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离腓骨皮瓣是修复长骨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但由于受区创伤严重 ,血管及神经也同时有广泛损伤而限制其使用。我们用长段血管移植的游离腓骨神经皮瓣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自1 989年以来我们治疗 4例 ,均获成功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4例 ,男 3例 ,女 1例。年龄 2 0~ 43岁。重物砸伤 2例 ,车祸伤 1例 ,高空坠落伤 1例。小腿损伤 3例 ,右前臂损伤 1例。同时伴有严重骨、软组织缺损和血管、神经损伤及缺损。胫骨缺损 3例 ,最长1 5 cm,最短 8cm。桡骨缺损 1例 ,缺损长度 6 cm。软组织缺损最大 2 3 cm× 8cm…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12年3月椎体压缩性骨折急性期行择期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200例,新发骨折分为骨折组,未出现新发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术后1周及随访截止日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新发骨折34例,发生率为17.00%,骨折组和对照组骨折程度、手术部位、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例数及骨水泥渗漏部位无显著差异(P>0.05),骨折组年龄、女性比例、BMI、骨折病史率、BMD的T值、术前伤椎数、手术椎体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BMD的T值、术前伤椎数、手术椎体数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椎体压缩性骨折疼痛,高龄、骨质疏松、伤椎及手术椎体数多为术后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郑华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5):567-567
2005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病毒性尺神经炎患者11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16~34岁。4例有明确的感冒病史,1周内出现局部疼痛,手部尺侧麻木。来院就诊时间距发病后3周~4个月。11例均为前臂尺神经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健康教育路径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院先后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膝关节置换术的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及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4.6±1.9)、(17.8±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P<0.01).结论 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率,缩短住院时间,确保健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胸廓出口综合征26例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报道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手术治疗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26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及臂丛神经松解术后进行5年3个月-10年7个月的长期随访,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14例颈肩部疼痛、手麻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好转,6例自觉效果不佳或无效,优良率为76.93%。结论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常见病,一旦确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者,应及早手术。但必需注意术后大约有23.07%的患者效果不佳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6.
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新星  沈彦  谢文龙 《中国骨伤》2017,30(4):339-344
目的 :探讨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降低切口并发症的有效干预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85例(315足)行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治疗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术后切口并发症的18个临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存在统计差异的变量再给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85例(315足)共有29例(30足)出现切口并发症,其中切口皮缘红肿渗出、不愈合9足,皮缘发黑坏死或者切口裂开16足,皮肤软组织浅层感染3足,骨髓炎2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坠落高度(P=0.017)、糖尿病病史(P=0.026)、吸烟史(P=0.001)、手术时间(P=0.003)4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这些因素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P=0.029)、吸烟史(P0.001)、手术时间(P=0.018)是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戒烟、积极控制血糖以及熟悉手术操作,有效减短手术时间可以减少跟骨外侧延长"L"形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刘玲 《新中医》2021,53(1):158-161
目的:观察老年髋部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采用前列地尔结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和护理效果。方法: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2组实施手术后,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DVT发生率和48 h伤口引流量、治疗前后髌下10 cm周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的差异。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48 h伤口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髌下10 cm周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髌下10 cm周径、VAS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治疗后髌下10 cm周径较对照组短,V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小板、APTT、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APTT、D-D较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少,APTT较对照组短,D-D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下肢DVT采用前列地尔和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明显降低下肢DVT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显微神经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及应用小切口作腕管切开术,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远侧腕横纹远侧1cm,大鱼肌纹尺侧0.5cm作2.5~3cm切口。直视下切开腕横韧带,切除增生水肿的屈肌腱滑膜。在放大6倍头戴式放大镜下显微松解正中神经。【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25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大部分症状缓解。拇、示、中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9例大鱼肌萎缩者,肌萎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无一例产生腕掌部瘢痕痛及尺神经、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直视下微创显微神经松解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年龄超过7岁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患儿保守治疗后往往会出现再脱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对于大龄DDH患儿多采用手术治疗。2000年3月-2009年8月,我科对12例大龄DDH患儿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结合短期合理的石膏外固定,并加强复位术后分阶段的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1跖骨远端改良Chevron截骨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改良Chevron截骨结合第1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松解手术治疗28例(30足)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其中男2例(2足),女26例(28足);年龄35 ~74 (57.3±9.3)岁;左侧10足,右侧16足;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