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肌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7至 1999年间本院收治的 2 7例计 3 1条膝肌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肌损伤病例以膝内部疼痛感及膝关节不能完全屈曲为主要临床表现 ,对其采用NSAIDS、骨骼肌松驰剂及外用药联合治疗 ,部分病例辅以推拿或局部封闭治疗。随访 2周~ 2月 ,9条膝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2 0条膝症状减轻 ,2条膝症状无改善。结论 肌损伤临床表现不典型 ,易引起误诊 ,诊断明确后以消炎、镇痛、推拿等综合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约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46.2%,如治疗不当可造成膝关节不稳,继发关节内结构损害,远期可继发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1]。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缝合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  相似文献   
3.
4.
小腿皮瓣及复合瓣在小腿严重外伤中的应用梅锦荣*朱剑华*谈晓芳*1989年~1995年,我院治疗17例小腿皮肤、骨、神经损伤的患者,根据伤情应用小腿皮瓣及复合瓣修复,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17例,男15例,女2例。年龄22~69岁。车祸伤7例,石...  相似文献   
5.
胸廓出口综合征26例术后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报道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TOS)手术治疗后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26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及臂丛神经松解术后进行5年3个月-10年7个月的长期随访,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14例颈肩部疼痛、手麻症状消失,6例症状明显好转,6例自觉效果不佳或无效,优良率为76.93%。结论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常见病,一旦确诊,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作者,应及早手术。但必需注意术后大约有23.07%的患者效果不佳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0例,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18例.比较Ⅰ、Ⅱ型术式的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Ⅰ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时间为(91±20)min,Ⅱ型术式为(63±21)min,两者相差显著(P<0.05).Ⅰ型术式的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10.0%(2/20)、45.0%(9/20)和(20±2)d,Ⅱ型术式分别为5.6%(1/18)、38.9%(7/18)和(23±2)d,两种术式间无显著差异.Ⅰ型术式发生胰瘘2例(10.0%),Ⅱ型术式发生1例(5.5%),两者间亦无显著差异.结论 Ⅰ型和Ⅱ型捆绑式胰肠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无差别,有区别地选择Ⅰ型和Ⅱ型术式有利于捆绑式胰肠吻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与方法 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试验以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重质芳烃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 重质芳烃无移码突变和碱基置换效应 ;微核试验显示在316~ 15 80mg kg剂量范围内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 (6 2 5‰~ 10 0 0‰ ,与阴性对照组的 2 38‰比较 ,P <0 .0 1) ;SCE试验结果显示在活化系统 (S9混合液 )存在的条件下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在0 5mg ml及 5mg ml剂量组分别为 3 48及 4 84,对照组为1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8 ~2010年共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47例,年龄17 ~62岁,平均41岁.术后复位质量及手术和X线随访疗效均按Matta标准评定.异位骨化采用Brooker分级法评估.结果 本组47例至少获得24个月随访,解剖复位者29例,满意复位者13例,不满意复位5例.根据评定标准,手术疗效优25例,良11例,可6例,差5例;其中7例异位骨化.BrookerⅠ级4例,Ⅱ级3例;4例发生骨性关节炎;无感染、股骨头坏死或下肢深静脉和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臼后壁骨折者采用X线摄片、CT平扫和三维重建等检查能获得早期诊断,早期切开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门静脉系统三维解剖结构及其与左侧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分布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行上腹部CT检查的1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CT影像学资料并重建门静脉系统三维图像,进行门静脉系统解剖结构分型,并分析其中61例左侧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CT或MR二维图像及其临床资料,记录肿瘤原发部位,观察肝转移病灶的位置、数目以及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类型。结果肠系膜上静脉(SMV)和脾静脉(sV)汇合成门静脉主干(MPV),在肝门处分为门静脉右支(RPV)和门静脉左支(LPV)进入肝脏(A型)者占83.98%(152/181),其中肠系膜下静脉(IMV)汇入SMV(A1亚型)65例(35.91%),IMV汇人SV(A2亚型)64例(35.36%),1MV汇入门静脉角(A3亚型)23例(12.71%);其他变异(B、C和D型)者29例,占16.02%。61例左侧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中,IMV汇人门静脉角者12例,其肝转移灶均分布在肝左右叶(100%);而IMV汇入SMV或SV者49例,其肝转移灶分布在肝左右叶者30例(61.22%),分布在肝左或右叶者19例(38.78%),两种IMV汇入门静脉类型其肝转移灶分布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9例IMV汇人SV的患者中,肝内门静脉为2支型(A2亚型)者28例,其肝转移灶分布在肝左右叶者21例(75.00%),分布在肝左或右叶者7例(25.00%);而肝内门静脉为3支型(B2+C2亚型)的11例中,肝转移灶分布在肝左右叶者3例(27.27%),分布在肝左或右叶者8例(72.73%),两者的肝转移灶分布构成比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伊〈0.01)。结论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复杂多变,与左侧结直肠癌肝转移病灶的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闭合性胰腺损伤外科治疗的经验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收集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15例行外科治疗的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闭合性胰腺损伤的受伤原因、早期诊断方法、外科治疗结果、并发症的处理等。结果 15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者的受伤方式:交通伤7例(车把手伤5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撞击伤3例,挤压伤1例。胰腺损伤分级:Ⅱ级5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1例。7例入院时血清淀粉酶值大于参考值上限(104 U/L)4倍以上者、8例行增强CT者术前均确诊胰腺损伤。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胰周血肿清除术+胰管-空肠吻合术,7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2例行胰腺裂伤缝合止血术,2例行胰腺坏死清除术。1例死于复合伤并出血。并发症:生化瘘5例,B级胰瘘3例,C级胰瘘1例,假性囊肿1例,腹腔假性动脉瘤并出血1例。结论 应结合患者受伤史、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腹部增强CT对胰腺损伤进行早期诊断及分级,对于高级别胰腺损伤应尽早外科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