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儿童"浮肘"损伤1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英  王英  杨礼淑 《四川中医》2005,23(4):75-76
目的:为了提高对儿童“浮肘”损伤(肱骨髁上骨折伴同侧尺桡骨远端骨折)的认识,并有助于在临床中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儿童“浮肘”损伤的3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结果:发现尺骨鹰嘴牵引加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方法对预防和减小后期肘内翻发生的几率和程度,以及肘、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着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医疗"背景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医院-家庭康复模式的优势.方法 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80例LDH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互联网+医疗"模式组(观察组)与传统医疗模式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互联网+医疗"康复治疗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腰腿疼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治疗后6个月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腰部及腿部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腰腿VAS评分、腰椎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87.50%,对照组为62.50%,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医疗"的医院-家庭康复模式能缓解临床症状,获得较好的疗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该模式为传统医疗模式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2016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腰椎椎体后缘骺环离断症患者,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经症状侧单侧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采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6~30个月的随访,中位时间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50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0.3%.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康复时间短,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等优势.经椎间孔入路在切除离断组织的同时,对椎间盘后方纤维环及后纵韧带损伤大,术前应根据离断骨块需切除范围选则最佳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初步结果。方法2004年4月到2005年5月,采用微创切口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18例,同期随机抽取25例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组年龄、性别及疾病谱相似。对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早中期功能恢复情况及假体位置进行比较。结果微创切口组切口长度为7.8~9cm,平均8.2cm;较常规组短,围手术期出血量(286±150)ml、引流量(116±20)ml,微创手术均较常规组少,平均手术时间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较常规组快,而3个月后结果相似。术后随访,两组假体位置均良好。结论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具有创伤小,围手术期出血少,切口小,不影响假体位置,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应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8.
刘辉  刘波  伍萨 《中医正骨》2014,(4):307-309
目的:探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12月,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法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经治疗后遗留平衡能力下降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7-70岁,中位数39岁。骨盆骨折术后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5例,足踝部骨折术后7例,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术后3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经电针治疗后2例,踝关节韧带损伤经电针治疗后5例。病程0.5-24个月,中位数4个月。分别于静态平衡训练前、2周后由同一名测试者对患者进行动态平衡测试,测试总体稳定指数、前后向稳定指数和左右向稳定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32例患者在平衡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静态平衡训练2周后,患者的总体稳定指数由训练前1.13±0.61降低至训练后0.95±0.33,前后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70±0.40降低至训练后0.57±0.23,左右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69±0.43降至训练后0.61±0.24。结论: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后期康复中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及协调能力,提高其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实验组则在术后第3天实施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并使用辅助器械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4.54%(P<0.05).结论: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伤科汤剂与小儿伤科泡腾颗粒对闭合性骨折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5只幼年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骨折器建立大鼠胫骨闭合性骨折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原则,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汤剂组和颗粒组,每组15只。所有大鼠手法复位固定后,对照组大鼠采用温开水灌胃作为对照,汤剂组大鼠采用小儿伤科汤剂灌胃治疗,颗粒组大鼠采用小儿伤科泡腾颗粒灌胃治疗。分别在治疗14 d、28 d、35 d时,每组处死5只大鼠,采集腹主动脉血检测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同时对患肢进行X摄片检查骨折愈合情况,以Lane-Sandhu X射线评分标准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治疗14 d时,三组大鼠血清钙、血清磷、血清ALP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 d时,汤剂组和颗粒组大鼠血清钙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汤剂组和颗粒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35 d时,汤剂组和颗粒组大鼠血清AL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汤剂组和颗粒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三组大鼠Lane-Sandhu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35 d时,汤剂组和颗粒组大鼠Lane-Sandhu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汤剂组和颗粒组大鼠Lane-Sandhu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伤科汤剂与小儿伤科泡腾颗粒治疗闭合性骨折模型大鼠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