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青少年L_5S_1发育不良性滑脱与峡部裂性滑脱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特点。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4例影像资料完整的青少年L_5S_1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8例,女16例,年龄10~18(13.4±2.0)岁;其中发育不良性滑脱(发育不良组)9例,峡部裂性滑脱(峡部裂组)15例。在站立位脊柱侧位片上测量滑脱相关指标(滑移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和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指标(矢状面偏移、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L_5入射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骨盆矢状面厚度、腰骶角、骶骨平台角)。对两组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滑脱距离、滑脱率和滑脱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育性滑脱组矢状面偏移、L_5入射角、骨盆倾斜角和骨盆矢状面厚度均明显高于峡部裂性滑脱组(P0.05)。发育性滑脱组的骶骨倾斜角、腰骶角和骶骨平台角则显著低于峡部裂性滑脱组(P0.05)。两组间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峡部裂性滑脱明显不同,发育不良性滑脱表现为躯干前倾明显,骨盆后倾。对于发育不良性滑脱,需要严密观察,出现矢状面失平衡时则应早期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伴胸腰椎后凸畸形和椎间盘退变性疾病(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DDD)患者L1-S1椎弓根CT扫描相关参数的测量,研究两者椎弓根解剖参数差异,为临床手术中置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行截骨矫形手术治疗并有完整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男性AS伴后凸畸形患者30例(AS组),年龄23~51岁,平均(35.7±9.5)岁,同时选取行手术治疗具有完整术前全腰椎及骶椎CT扫描全部附件结构影像清晰易辨的男性DDD患者30例(DDD组),年龄39~64岁,平均(52.4±8.9)岁。分别测量L1-S1节段椎弓根内聚角(pedicle transverse angle,EA),椎弓根矢状角(pedicle inclined angle,FA),椎弓根宽度(pedicle width,PW),椎弓根钉道长度(pedicle screw path length,PL),椎弓根高度(pedicle height,PH),统计比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AS组和DDD组椎弓根宽度(PW)自L1-S1均是逐渐增大的,AS组PW在L5、S1均显著大于DDD组,分别为(16.47±2.66)mm vs.(14.51±2.11)mm和(21.76±2.97)mm vs.(18.87±2.14)mm(P0.05);椎弓根钉道长度(PL)自L1-S1在AS组均大于DDD组(P0.05);PL两组最大值均在L3节段;AS组椎弓根内聚角(EA)在L1-S1均较DDD组小;AS矢状角(FA)在L3-S1显著小于DDD组(P0.05),分别为(-2.88±10.24)°,(-7.88±10.22)°,(-7.70±10.40)°,(-5.15±10.25)°vs.(4.05±2.21)°,(7.79±4.38)°,(7.07±3.21)°,(12.62±3.21)°。结论:在AS伴后凸畸形患者腰椎及S1椎弓根置钉时可选用更粗更长螺钉来增加内固定强度,需注意适当减小内聚角,并根据矢状面形态调整头尾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