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2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5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121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129篇
  1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2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曹丽  孙燕  张静  曹雷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9):1836-1839
目的 研究羟氯喹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榆林市第二医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iv利妥昔单抗注射液,100 mg/次,1次/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硫酸羟氯喹片,0.4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血肌酐、血清白蛋白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治疗后,两组的SLEDAI评分、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SLEDAI评分、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7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IL-4、IL-17和MCP-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羟氯喹联合利妥昔单抗能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血清IL-4、IL-17和MCP-4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 724(CA72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胃蛋白酶原比值( PGR)在胃癌诊断、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2017年 4月 ~2019年 4月入住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 84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 80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血清中 CA724,NSE和 PGR水平,观察上述指标在各组患者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在胃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胃癌组血清 CA724和 NSE水平与良性病变组对比,明显较高, PGR水平与良性病变组对比,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3.327,48.026,7.146,均 P< 0.05);胃癌组中, III~IV期患者血清 CA724和 NSE水平与 I~II期患者对比,明显较高, PGR水平与 I~II期患者对比,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6.687,47.916,16.358,均 P< 0.05);胃癌组中,淋巴结转移者血清 CA724和 NSE水平与未转移者对比,明显较高, PGR水平与未转移者对比,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9.679,30.872,22.573,均 P< 0.05); CA724, NSE和 PGR三项联合检测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 92.68%, 88.75%和 96.43%,与单项检测对比,均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96~20.993,均 P< 0.05)。结论 CA724, NSE 和 PGR在胃癌患者中表达异常,且与胃癌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一定关联,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术后脑脊液(CSF)中食管癌相关基因4(ECRG4)与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表达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的相关性,及其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康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基底节区ICH患者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0例对照组、10例腰大池引流组和10例腰椎穿刺组患者ICH术后ECRG4与S100B蛋白水平,进行GCS和BI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术后7天时,对照组ECRG4(1.14±0.39pg/ml)低于引流组(15.50±0.28 pg/ml)和穿刺组(10.71±0.89pg/ml),对照组 S100B(0.550±0.310ng/ml)水平高于引流组(0.154±0.025ng/ml)与穿刺组(0.192±0.030ng/ml),引流组两者表达水平与穿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30,28.120,均P<0.05)。术后7天时,引流组与穿刺组 GCS(11.62±1.71,10.19±1.41)及BI(43.24±10.05,40.64±10.10)评分均高于对照组(GCS:7.07±1.43,BI:21.7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66,4.180,P<0.05)。结论 ECRG4与S100B蛋白在脑出血患者脑脊液中的变化趋势与GCS和BI评分具有相关性,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从而降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4.
体内嘌呤代谢紊乱会引起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 HUA)。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相关 ,还与心、肾、神经和免疫等多个系统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健康。该文探讨了高尿酸血症与多系统疾病之间的最新进展,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高尿酸血症及血尿酸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西安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分型状况,为临床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 2020年 10 月~2021 年 3 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1 035 例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Hp 抗体及分型。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Hp 感染的情况。结果 1 035 例研究对象按照Hp 抗体分型检测结果分为Hp Ⅰ型感染组、Hp Ⅱ型感染组和对照组。Hp 总感染率为54.10%,其中Ⅰ型和Ⅱ型感染率分别为30.43% 和23.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982,P<0.05);男性和女性总感染率分别为52.38% 和55.8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5)。男性Ⅰ型感染率高于Ⅱ型(31.43% vs 2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992,P<0.05), 女性Ⅰ型和Ⅱ型感染率分别为29.41% 和2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7,P>0.05)。按不同年龄段分组分析:18 岁以下,31~40 岁和41~50 岁Ⅰ型感染率高于Ⅱ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5,5.000 和4.462,均P<0.05),18~30 岁和≥ 50 岁组Ⅰ型和Ⅱ型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9,3.452,2.693 和3.167,均P>0.05)。结论 西安地区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以Ⅰ型为主,尤其是男性患者,且年龄小于18 岁及30~50 岁患者更易感,Hp 抗体分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2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LCBDE组(116例)和EST组(94例),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1%vs.95.74%,P=0.175),但LCBDE组一期治愈率高于EST组(97.4%vs.90.4%,P=0.038);两组残余结石率、平均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EST组一期治疗后9例残余结石患者行第2次EST治疗,6例残余结石患者行第3次EST治疗;首次EST失败的患者,其住院时间与花费明显增加;LCBDE组围手术期总并发症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EST组(均P0.05),差异主要来源于EST相关并发症。结论:LCBDE治疗胆总管结石一期治愈率高于EST,且并发症率低于EST组,能保留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生理功能,可同时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处理胆囊病变。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应首先考虑LCBDE。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 SalB)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MPP+)所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使用MPP 处理PC12细胞建立损伤模型,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ATP合成被用于检测线粒体功能,使用PCR检测线粒体DNA、PGC-1、NRF-1和TFAM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用于检测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①SalB显著减轻MPP 所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和线粒体ATP合成减少。②SalB明显增加MPP 处理后线粒体DNA、PGC-1、NRF-1和TFAM基因表达。③SalB增加MPP 处理后Opa-1和Mfn-1表达,而抑制Drp-1和Fis-1的表达。结论 SalB可能通过调控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对MPP 所致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血浆中丹参素(DSS)、原儿茶酸(PA)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HPLC分析方法,研究丹红注射液主要酚酸类成分DSS、PA以及HSYA在正常和寒凝血瘀大鼠中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连续冰水刺激20天制作寒凝血瘀模型,给正常及模型大鼠尾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采用HPLC法检测给药后2、5、10、15、20、25、30、40、50、60、90min血浆中DSS、PA以及HSYA的浓度,流动相为0.2 %甲酸水(A)-甲醇(B),梯度洗脱,梯度波长检测:280nm(0~40min),402nm(40~60min),DAS3.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DSS和PA呈现二室开放模型,HSYA呈现三室模型,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体内,DSS、PA和HSYA的达峰浓度Cmax、DSS的分布半衰期t1/2α、PA和HSYA的消除半衰期t1/2α(t1/2r) 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以及总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增大;PA和HSYA的分布半衰期t1/2α和DSS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降低。结论 在寒凝血瘀病理模型下,DSS在体内分布减慢,生物利用度降低;PA和HSYA的分布加快,消除减慢,表观分布容积增大,生物利用度增加,更能发挥好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制备甘草酸脂质体,评价其在小鼠肝脏中的靶向性。方法 以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甘草酸脂质体,于小鼠尾静脉给药,RP-HPLC法测定肝脏和血液中不同时间的药物浓度。以甘草酸注射剂为对照,通过相对摄取率(re)、靶向效率(te )和峰浓度比(Ce )3个参数来评价脂质体的肝靶向效率。 结果 甘草酸脂质体肝脏相对摄取率re=1.4;甘草酸脂质体肝靶向效率te =0.092;甘草酸注射液te =0.059,肝脏中Ce=1.59,血液中Ce=0.99。结论:与甘草酸注射剂相比,甘草酸脂质体有明显的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在本科生《器官系统基础》P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临床五年制同一轨道的4个PBL班次,人数分别为3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以思维导图为基础,指导学生进行PBL教学,对照组为常规PBL教学。同时对4个班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期末《器官系统基础—病理生理学》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之间的互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期末的考试成绩等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思维导图在《器官系统基础》PBL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把握,进一步对整体理论课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