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377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791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365篇
  16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护理是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结合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和治疗康复的需求,尽可能满足其各方面需求和疾病治疗与康复需要的护理,内容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多项护理工作[1].PET/CT检查是当今最完美、最高档次的医学影像技术,它在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治疗指导、评价疗效、提高治愈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2 282例肿瘤患者针对其不同病情和检查需要为其提供全面的基础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李双庚  周珍萍  赵翠玲 《中外医疗》2012,31(29):17+19-17,19
目的对皮肤病患者的常见致敏原以及相关特点展开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在2011年8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病例68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其进行血清吸入性或食入性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得出皮肤病组68例患者的血清总IgE抗体的阳性率为92.65%,明显较对照组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原同过敏性皮肤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介绍1例颅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病例成功治疗经验并文献复习。方法通过脑脊液真菌培养和颅脑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颅内白色念珠菌感染。结果静脉注射和口服伏立康唑,患者痊愈。结论伏立康唑治疗氟康唑治疗无效的颅内白色念珠菌感染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报道1例以肢体无力为首发症状的病人,误诊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PPS),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小细胞肺癌并副癌综合征。结合文献对神经系统副癌综合征和PPS进行分析比较,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和腹型肥胖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95例脑梗死病人和256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根据腹围标准将两组均分成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分析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脑梗死及腹型肥胖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和对照组比较,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χ2=31.779,P<0.01),等位基因差异亦有显著性(OR=1.956,95%CI1.527~2.506,χ2=28.51,P<0.01)。腹型肥胖与非腹型肥胖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75,P>0.05)。结论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脑梗死发病风险,而与腹型肥胖无关。  相似文献   
996.
鞠芳  杨晓慧  陈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89-490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多野照射、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早期、长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 106例胃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多野照射组、3DCRT组和IMRT组,放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钡餐造影改善情况、血常规、肝功能、胰淀粉酶,以及三年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三种放疗方法对胃癌术后的疗效均可排序为IMRT组>3DCRT组>多野照射组,对周围组织脏器的影响程度IMRT组<3DCRT组<多野照射组,且除钡餐结果外,其余指标3DCRT组、IMRT组与多野照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3DCRT和IMRT较普通多野照射能更好提高胃癌疗效,且IMRT优于3DCRT。  相似文献   
997.
病例:患者,男,74岁,因"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于2010年8月入我院治疗,在行直线加速器放疗和化学治疗的同时给予保肝治疗.治疗方案:舒肝宁注射液20mL(贵州瑞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00312,规格10mL)+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分钟60滴.当首次滴注舒肝宁注射液约10分钟,患者突感胸闷、气促、出冷汗、口唇紫绀、小便失禁、神志由清醒渐转为模糊.查体:血压40/20mmHg(1mmHg=0.133kPa),呼吸22次/分,脉搏120次/分,心率140次/分.立即停药,平卧,更换输液器,给予多巴胺4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2L/min),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3分钟后患者烦躁不安,用手猛击头部,并出现喷射状呕吐,立即给予20%甘露醇250mL加压静脉滴注,40mg呋噻米静脉推注,5分钟后患者逐渐安静.30分钟后患者症状基本缓解,血压升为100/60mmHg,脉搏86次/分,呼吸19次/分,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为主题,对心内科工作的护士进行心电监护仪的应用能力进行调查评估,设定目标,对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偏低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制定规范化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的培训方案。培训后对心内科护士进行效果检查,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结果提高了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能力,护士心电监护仪应用知识理论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实施前成绩(75.82±5.62),实施后(94.17±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操作成绩比较有明显差异,实施前成绩(81.36±3.27),实施后(95.32±2.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由87.8%提高到9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提高了心内科护士心电监护仪的应用能力,规范了临床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9.
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发现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09年7月637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行18F-FDG PET/CT显像者的影像资料,并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CT显像共发现恶性肿瘤10例,分别为甲状腺癌、肺癌、结肠癌各2例,食管癌、肝癌、肾癌、宫颈癌各1例。除肝癌与肾癌外,均表现为病灶局部18 F-FDG代谢增高。结论 18 F-FDG PET/CT显像可以在健康体检中有效地筛查恶性肿瘤,尤其对于肿瘤高危人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检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1个疗程及放疗结束后血清EB病毒衣壳抗原IgA(VCA-IgA)抗体水平及EB病毒DNA(EBV DNA)载量的变化,探讨其在鼻咽癌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EBV阳性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1个疗程及放疗结束后的血清标本,提取外周血细胞DNA。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VCA-IgA抗体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BV DNA载量的变化。结果 22例鼻咽癌病人3个不同放疗阶段血清VCA-IgA抗体和E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3.305、9.461,P<0.05)。放疗结束后VCA-IgA抗体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水平(t=2.081,P<0.05),而放疗1个疗程后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7例病人从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均未检测到EBV DNA,其余15例病人EBV DNA载量放疗前与放疗1个疗程及放疗结束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t=2.47、4.34,P<0.05),而放疗1个疗程和放疗结束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同时检测血清中EBV抗体及EBV DNA水平有助于鼻咽癌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