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522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781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80篇
  4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宋海英  牛向宏 《河北医学》2016,(10):1737-173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定痫丸加减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80只断乳的6周龄的小白鼠,全部构建急性癫痫模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为4个不同的剂量组(10只),将用药物纯化的不同浓度的定痫丸提取液,经过胃灌肠灌入治疗组的胃内,对照组給胃灌以生理盐水,观察两组小白鼠癫痫模型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之间有效率经过秩和检验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小白鼠在治疗前每次惊厥持续的时间、发生的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惊厥持续的时间、惊厥次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四组经过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小白鼠给予定痫丸提取液按照0.16mL/kg的量时治疗效果最佳。结论:定痫丸加减治疗小白鼠的癫痫,效果明显,且当剂量为0.16mL/kg时治疗效果最佳,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2.
33.
34.
35.
36.
尽管对于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L)并没有一个普遍可以接受的定义,但人们广泛共识的高QL包括"身体,精神和社会状态"。QL也依赖于个体所生活的文化和价值体系。QL也被认为是多维的,  相似文献   
37.
38.
王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1):2061-2064
目的 研究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榆林市星元医院进行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每次10 BU,加入50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每两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将0.4 g葛根素注射液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和纯音听阈值。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均明显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低切、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纯音听阈值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巴曲酶,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以及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9.
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焱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56-57
目的:探讨患者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7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镇痛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 d疼痛改善情况优于术后6 h(P<0.05),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避免了因药物引起的各种毒副作用,且缩短病程,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术与开放术式运用于创伤性脾破裂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创伤性脾破裂患者92例,其中45例接受腹腔镜微创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另47例接受开放术式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失血量、引流量、手术以及住院时长,分别在手术前后测定两组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研究组失血量、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手术与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IgG、IgA、IgM均高于出对照组(P<0.05),TT、PT、APTT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术运用于创伤性脾破裂中效果突出,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长,并促进免疫指标恢复,减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