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腹直肌后鞘阻滞在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镇痛效果及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全麻下行开腹结直肠切除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TR组)及对照组(C组)各30例,TR组给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腹直肌鞘阻滞(RSB)及常规全身麻醉组,C组为常规全身麻醉组,两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4、8、16、24、36、48 h静息及运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肠蠕动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等早期康复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TR组术中、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较少(P<0.05),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少(P<0.01),术后4、8、16 h VAS评分,肠蠕动时间及早期下地时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_2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组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及腹直肌鞘阻滞定位准确,可减少术中及术后镇痛泵舒芬太尼用药量,对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肠蠕动,肛门排气及早期下床时间缩短,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在经脐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经脐单孔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腹直肌鞘阻滞组(S组)、局部浸润麻醉组(L组),各30例。记录两组患者切皮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差值(△MAP、△HR);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2 h、6 h、12 h、24 h、48 h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按压次数、PCIA吗啡总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48 h内镇痛不全患者例数。结果 S组和L组患者切皮前后△MAP、△HR、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46、0.30、1.42,P均>0.05);S组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均早于L组,住院天数少于L组(t分别=3.20、2.80、2.37,P均<0.05);S组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L组(t分别=4.44、3.65、3.05,P均<0.05),BCS评分高于L组(t分别=4.08...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收集盐城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6月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56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双侧腹直肌鞘阻滞(腹直肌鞘阻滞组)和常规麻醉组,每组28例。记录切皮前(T1)、切皮时(T2)和腹腔镜镜头固定后(T3)3个时间点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观察并记录拔除喉罩的时间、停留在麻醉复苏室的时间、手术后疼痛和躁动情况和麻醉使用芬太尼总量。结果常规麻醉组3个时间点MAP(F=23.76,P<0.001)和心率(F=21.5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T2时间点MAP和心率高于T1和T3时间点(P均<0.05),而腹直肌鞘阻滞组3个时间点MAP(F=0.41,P=0.53)和心率(F=2.14,P=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直肌鞘阻滞组T2时间点MAP和心率低于常规麻醉组(t=10.72,P<0.001;t=7.83,P<0.001);2组拔除喉罩时间、停留在麻醉复苏室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常规麻醉组FLACC评分、躁动情况评分、使用芬太尼总量均明显高于腹直肌鞘阻滞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腹直肌鞘阻滞可以减少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脐部操作时血压和心率的波动,术后疼痛轻,芬太尼用量少,苏醒质量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拟行择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病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麻醉。观察32例病人阻滞前(T0)、切皮时(T1)、分离腹直肌时(T2)、进入腹腔时(T3)、置管时(T4)、做皮下遂道时(T5)、缝合荷包时(T6)、缝皮时(T7)、出手术室时(T8)和术后24h(T9)、术后48h(T10)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值的变化,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镇痛起效时间、阻滞麻醉消退时间及T1-10时的疼痛程度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VAS)评分]和围术期不良反应(恶心、呕吐、低血压、皮肤瘙痒、尿潴留、局麻药毒性反应等)、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感染、内脏损伤、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发生率。结果 32例病人中,T1-8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T9-10(均P<0.05)。与T0比较,T1-10时SBP、DBP和T9-10时HR值均无明显变化(P>0.05),T1-8时HR值均明显降低(均P<0.05)。32例病人围术期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腹膜透析置管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在剖腹肝胆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接受剖腹肝胆手术患者,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和常规组(常规气管插管全麻),各48例,记录术后静态和咳嗽时VAS评分及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良反应以及静脉自控止痛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静态时术后0~12 h各时间点及动态(咳嗽)时术后0~48 h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切皮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至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至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呕吐、躁动、头晕、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术后自控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低位前锯肌平面复合腹直肌鞘阻滞用于剖腹肝胆手术作用时间持久,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资料和方法本组7例,男2例,女5例。年龄23~47岁。5例女性患者有妊娠史。因咳嗽及剧烈呕吐后发病者4例,有明确的外伤史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偏腹中线一侧的腹壁包块而行超声探查。全部病例均经穿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8岁。因“子宫肌瘤”入院。体检发现患者腹壁发育异常,腹白线增宽,自剑下至脐下腹壁局部膨隆。超声检查:上腹部横切面扫查时见腹直肌于腹中线处连续性中断,该处呈窄带样中强回声,厚约0.2cm(其后壁至表皮约0.4cm),宽约1.8cm(图1),与两侧的腹直肌鞘相延续,左右侧腹直肌对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直肌鞘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RSH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37~81岁,平均年龄60.6岁,其中接受抗凝治疗5例,抗血小板治疗2例。分析患者症状、体征、血肿解剖特点、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12例RSH中位于上腹部4例、下腹部8例。10例有突发腹痛症状,11例可触及腹壁包块并明显压痛。12例行腹部CT平扫均正确诊断,其中Ⅰ型血肿8例、Ⅱ型2例、Ⅲ型2例。11例患者保守治疗后血肿吸收,1例经保守治疗血肿液化后行穿刺引流术,血肿完全吸收。结论:RSH常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突发腹痛并腹壁包块,CT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保守治疗多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直肌及其周围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及高频超声检查特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38例经临床确诊的腹直肌及其周围病变患者,其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28d至65岁,平均(38.2±1.6)岁,采用高频探头对腹直肌及其周围进行纵、横、斜切扫查,将资料分为损伤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肿瘤性及肿瘤样病变三大类,分析各类疾病的声像图特点及超声检查特异性。结果高频超声对腹直肌及其周围病变的敏感性为97.4%(37/38),特异性73.7%(28/38),其中损伤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肿瘤性及肿瘤样病变特异性分别为75.0%(9/12)、90.0%(9/10)、62.5%(10/16)。结论高频超声对腹直肌及其周围感染性病变及损伤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肿瘤性及肿瘤样病变特异性较低,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研究产后女性腹直肌的变化规律,为产后康复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280例产后女性及60例年龄相近的未孕未育女性,用高频超声测量并分析产后女性实验组I(产后1天)、实验组II(产后1月)、实验组III(产后2月)、实验组IV(产后3月)、实验组V(产后6月)、实验组VI(产后12月)六个阶段和对照组(未孕未育)女性的腹直肌厚度、腹直肌分离间距。结果:实验组的腹直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II、实验组IV、实验组V、实验组VI的腹直肌厚度呈递增关系(P<0.05),实验组VI的腹直肌厚度接近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腹直肌间距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II、实验组III、实验组IV、实验组V、实验组VI的腹直肌间距小于实验组I(P<0.05),且前者五组数据相近。结论:产后腹直肌厚度变薄,产后2个月后逐渐恢复变厚,但至产后12个月仍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产后腹直肌分离间距显著大于对照组,产后一个月明显恢复,之后平缓恢复至产后12个月均处于平台期,产后至12个月期间均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行剖宫产手术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组,奇数号100例为对照组,偶数号100例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术后对照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观察组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血清因子水平、镇痛泵按压次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产妇血糖、皮质醇、白介素-6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直肌鞘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腹直肌鞘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腹直肌鞘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肿物均位于腹直肌鞘内,最大直径7.0~4.0 cm,无包膜,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内部为低回声,部分呈无回声表现.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部可见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的动脉性血流频谱.结论 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腹直肌鞘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男,28岁.因右下腹疼痛1d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突感右下腹疼痛,为持续性钝痛,伴轻微畏寒、恶心,无呕吐、腹泻及黑便.  相似文献   

15.
不规范的胰岛素注射会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硬结、脂肪萎缩、皮下血肿以及注射部位的感染等。我院收治一例因注射胰岛素引起腹直肌鞘血肿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对产后女性腹直肌分离(DRA)的类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我院行超声检查且产后时间为8~12周的产妇157例,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脐上3 cm、脐上2 cm、脐部、脐下2 cm及脐下3 cm五个位置的腹直肌间距(IRD).根据2019年疝学会发布的指南,任一位置IRD≥2cm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与腹直肌鞘加腹膜阻滞对尿毒症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60例接受腹膜透析管置入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局麻,研究组采用TAP阻滞联合腹直肌鞘加腹膜阻滞麻醉。对比两组各时间点[进入手术室时(T0)、手术切皮时(T1)、手术结束时(T2)]的心率、舒张压及疼痛程度(VAS)评分水平;对比两组追加舒芬太尼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T1和T2心率和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高于T0(P<0.05);常规组T1和T2心率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联合组(P<0.05);两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T0(P<0.05);联合组T1和T2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追加舒芬太尼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TAP联合腹直肌鞘加腹膜阻滞在尿毒症腹膜透析管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术中疼痛,且对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建立产后短期内(42~60 d)腹直肌间距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为产后腹直肌治疗给出建议。 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产后42~60 d门诊回访产妇126名,超声测量产后42~60 d经产妇的腹直肌间距,测量位置为腹中线脐上缘、脐上3 cm、脐上5 cm和脐下3 cm处,测量体位包含平卧位、屈卧位和站立位。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第一胎与非第一胎组在不同体位的不同脐水平时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并以第20百分位数和第80百分位数定义腹直肌间距的参考值范围。 结果产后42~60 d,经阴道分娩组(89例)和剖宫产组(37例)所有位点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一胎组(72例)和非第一胎组(54例)所有位点腹直肌间距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产后腹直肌间距第20~第80百分位数定义参考值范围,经阴道分娩组在平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9.60~38.30 mm、15.10~28.80 mm、11.00~21.50 mm、2.70~15.50 mm;在屈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6.70~30.90 mm、12.90~26.30 mm、9.20~19.90 mm、1.90~12.00 mm;站立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19.00~39.10、15.90~35.50、11.20~28.50、0.00~8.60。剖宫产组平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5.92~44.04 mm、19.78~32.44 mm、14.94~28.76 mm、7.78~24.88 mm;在屈卧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0.12~36.68 mm、17.20~28.44 mm、13.38~26.24 mm、4.08~18.62 mm;站立位4个测量点依次为:28.80~45.68 mm、21.18~40.38 mm、18.04~33.70 mm、0.00~18.62 mm。 结论鉴于超声测量时屈卧位腹直肌边缘最易识别,在产后40~60 d时屈卧位腹中线最大腹直肌间距超过30.90 mm(经阴道分娩)、36.68 mm(剖宫产分娩)时表明产妇的腹直肌间距已经超过80%的产妇,建议接受进一步的治疗或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19.
采用腹直肌前鞘条行直肠骶骨悬吊术治疗直肠脱垂 2 3例。 2 0例效果良好 ,2例出现并发症 ,1例复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