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旨在探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肺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7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总结79例肺癌患者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为对照,比较螺旋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 34例腺癌者CT净增强值为(27.12±5.13)HU,21例鳞癌者CT净增强值为(33.15±8.22)HU,24例小细胞癌者CT净增强值为(22.00±7.96)HU,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CT净增强值存在明显差异性(F=14.39,P0.001);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1.13%、89.87%、93.67%,明显高于CT平扫68.35%、63.29%、6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例肺癌患者CT平扫病灶直径1.02-5.62cm,41例患者可见病灶呈现不规则形,病灶周围可见"毛刺征";12例患者病灶周围呈现"分叶征",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少数患者伴肺不张、阻塞性肺炎。三期增强扫描中,42例患者呈现中度强化,24例患者呈现稍强化,13例患者呈现显著强化;仅9例患者出现胸膜凹陷征。结论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32.
33.
刘畅  王立峰  万百顺  赵芳芳  张珉 《安徽医药》2019,23(7):1393-139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瘤的42例病人的磁共振成像(MRI)与DTI资料,统计其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及平均扩散系数(ADC)值,分析两者在不同类型疾病中的差异性。结果 不同疾病类型的FA值和ADC值有所不同,其中FA值自高而低分别为食管癌肝转移瘤(0.641±0.054)、胰腺癌肝转移瘤(0.602±0.064)、肺癌肝转移瘤(0.525±0.103)、肝癌(0.488±0.041)、直肠癌肝转移瘤(0.301±0.077)和胆囊癌肝转移瘤(0.284±0.059),各个类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自高而低分别为胰腺癌肝转移瘤(1.95±0.21)×10-3 mm2/s、结直肠癌肝转移瘤(1.81±0.17)×10-3 mm2/s、肝癌(1.68±0.17)×10-3 mm2/s、食管癌肝转移瘤(1.52±0.21)×10-3 mm2/s、肺癌肝转移瘤(1.44±0.14)×10-3 mm2/s、胆囊癌肝转移瘤(1.22±0.09)×10-3 mm2/s,各个类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脏MRI与DTI序列联合检测可获得较全面的信息,有助于肝癌及肝转移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卵巢癌临床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卵巢癌患者(卵巢癌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临床资料。两组受试者均接受DCE-MRI和DWI检查,比较其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及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记录不同临床分期卵巢癌患者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及ADC值差异。经ROC曲线评价上述参数对卵巢癌临床分期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结果卵巢癌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K~(trans)、K_(ep)、V_e等DCE-MRI定量参数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卵巢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及ADC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临床分期与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均呈正相关(r=0.523,0.483,0.356,P均0.05),与ADC值则呈负相关(r=-0.359,P0.05)。K~(trans)、K_(ep)、V_e与ADC值诊断卵巢癌临床分期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2.6%、83.7%、70.5%、89.2%和88.9%、91.6%、53.4%、92.4%。结论DCE-MRI和DWI均在卵巢癌的临床分期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intracranial hemangiopercytoma,HPC)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总结其MRI特点。结果 MRI特点:8例HPC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平扫均具有颅内脑外肿瘤的征象,边界清晰,周围脑组织受压;平扫8例均表现为信号不均,T1WI、T2WI等信号为主,内可见囊变坏死区,瘤体内可见到流空血管影;2例出现瘤周水肿,6例未见到瘤周水肿;2例与邻近脑膜宽基底相连,6例与邻近脑膜窄基底相连,增强后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硬脑膜未出现鼠尾状强化。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这对于术前准确诊断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胃间质瘤CT表现与病变恶性程度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CT表现及其与病变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并将其与病变的恶性程度做对照分析。结果:高度恶性的GSTs多为直径超过5 cm的边界不清的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图像上呈不均匀强化,且病变内部可见明显囊变坏死改变,而低度恶性的GSTs则多表现为5 cm以下的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增强后均匀强化,以上改变在两者中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肿瘤是否伴有钙化及表面是否出现溃疡在二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93和0.265)。75%的低度恶性病变和7.1%的高度恶性病变表现为胃腔内生长方式,二者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26.635,P=0.000)。结论:GSTs的恶性程度与CT增强表现中病变的大小、形态、中心坏死程度、强化特征、边界清晰与否及生长方式有关,可有助于提高对GISTs的诊断准确率,并进一步为其恶性程度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TACE后胆汁瘤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TACE后胆汁瘤合并感染患者,采用以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为主的综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常规变化。临床症状消失和血常规恢复正常两者均具备为治愈,两者具备之一为有效,两者均不具备或左氧氟沙星耐药为无效。结果7例治愈,其中1例加用青霉素后治愈,1例同时行经皮肝穿刺胆汁瘤置管引流治愈;1例无效。8例患者均无药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TACE后胆汁瘤合并感染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X线透视下经皮介入治疗恶性消化道肿瘤术后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7例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胆总管结石形成,X线透视下采用篮网取石技术行胆总管取石。 结果7例患者均一次取石成功,取石后1周总胆红素下降至正常范围内。所有患者随访半年以上,未见结石复发。1例患者出现胆道少量出血,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X线透视下经皮介入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9.
【摘要】 目的 分析和比较经皮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gastrostomy,PG)和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 stent,SEMS)置入两种营养提供方式在吞咽困难的老年食管癌患者应用中的优劣。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6例伴有吞咽困难评分≥2分的老年食管癌(≥7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受SEMS置入或者PG分为PG组和SEM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死亡、并发症与额外治疗情况,以及术后2个月时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 术后PG组的局部严重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SEMS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局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吸入性肺炎、术后早期死亡、与额外治疗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PG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SE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体质量指数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SEMS置入,PG术后安全性和营养状态具有优势,在伴有吞咽困难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可以考虑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CT表现,提高对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个(45例)经病理证实的乏血供肾癌病灶的CT表现特征并与其病理结构对比分析,其中透明细胞肾癌(CCRCC)27个(26例),乳头状肾癌(PRCC)17个,肾嫌色细胞癌(CRCC)2个,对前两个亚型的CT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的CT表现与病理结构相关。透明细胞肾癌中形态不规则或边界不清楚、直径≤3cm及伴肾实质外侵犯者分别为17、11和15个,而乳头状肾癌中分别为5、2和4个,这3个征象在两种病变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CT表现在两亚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不同亚型乏血供肾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