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81篇
综合类   228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59篇
  9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梁君林  万德森  潘志忠  周志伟 《广西医学》2006,28(12):1871-1873
目的探讨Dukes’A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行根治术的Dukes’A期结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非复发组144例,复发组28例。结果Dukes’A期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20.9%)比结肠癌(8.1%)高(x^2=4.800,P〈0.05)。肿瘤浸润至肌层术后复发转移率(18.4%,28/152)明显高于局限于黏膜下层肿瘤(0.0%,0/20)(P〈0.05)。而性别、年龄、病程、大体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与术后复发转移无关。结论Dukes’A期直肠癌比结肠癌术后更易发生复发转移。Dukes’A期结直肠癌浸润至肌层术后复发转移风险高于局限于粘膜下层。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多媒体教学以其课堂信息含量大、节省板书时间、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活泼多样以及便于学生课后复习查询等优势,已确立了其在今后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拟予TGF-β1作用于不同种系胰腺癌细胞,观察胰腺癌细胞的生长状态及表面抗原表达情况,寻求胰腺癌TGF-β1的临床靶向治疗的新策略。方法 本研究将TGF-β1作用于以下3种胰腺癌细胞系:PANC-1、BxPC-3以及AsPC-1。评估TGF-β1作用后3种胰腺癌细胞系的细胞生长状态以及表面抗原表达,形成及侵袭能力,同时比较E-Cadherin和Vimentin在不同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TGF-β1对PANC-1、BxPC-3和AsPC-1胰腺癌细胞系生长均存在明显抑制作用,在生长曲线的后期对照组胰腺癌细胞数量不同程度高于实验组胰腺癌细胞数量(P<0.05),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PANC-1、BxPC-3及AsPC-1 3种胰腺癌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CD133+细胞比例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 TGF-β1处理组PANC-1胰腺癌细胞,E-Cadherin表达较正常组有降低趋势,Vimentin表达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虽然对BxPC-3、AsPC-1及PANC-1 3种胰腺癌细胞系均有抑制其细胞生长作用,但TGF-β1作用增加CSC比例,提示非选择性应用TGF-β1可能并不利于胰腺癌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54例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7例实施分期手术,对乙组27例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观察比较甲组和乙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甲组22.22%,存活率92.59%高于甲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存活率较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皮桥袢式回肠造口方法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因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回肠造口80例病人资料。根据回肠造口方式不同分为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40例)和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4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和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病人比较,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造口旁疝及造口处伤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3.3)min vs.(21.2±3.8)min,15.0%(6/40)vs.17.5%(7/40),0(0/40)vs .2.5%(1/40),P均>0.05];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在术后VAS评分、DET评分及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均较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下降[(0.8±0.7)vs.(2.5±1.4),(1.8±1.5)vs.(6.4±3.6),2.5%(1/40)vs.62.5%(25/40),P均<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造口脱垂、造口回缩、造口狭窄;护士及病人对造口满意度评分调查比较,皮桥袢式回肠造口组均高于传统袢式回肠造口组[(2.9±0.3)vs.(2.6±0.5),(2.4±0.7)vs.(2.0±0.7),P均<0.05]。结论 皮桥袢式回肠造口在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中较传统袢式回肠造口更具优势,可显著减少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增加护士、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肛周脓肿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能达到最佳效果。方法在精心护理的基础上,对肛周脓肿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患者出院后进行6个月随访,统计痊愈和复发情况。结果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本组113例患者手术顺利,在6个月内全部痊愈,未发生复发。结论健康教育在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中是必要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疾病复发,促进疾病痊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13(RGS13)在结直肠癌(CRC)进展中的作用。方法:使用TCGA数据库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在mRNA水平分析CRC组织和细胞中RGS13 的表达量,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在蛋白水平进一步分析。用ATP细胞活力检测实验、软琼脂克隆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RGS13对CR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RT-qPCR等实验探究其下游分子机制。结果:RGS13在CRC组织与细胞系中低表达(P <0.01),RGS13 表达越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越短(P =0.017)。RGS13 的下调可显著促进CR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P <0.01),表明RGS13在CRC进展中发挥抑癌作用。机制上,RGS13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的蛋白水平,进而降低癌基因c-Myc、MMP7 和CCND1等的表达水平(P <0.01),发挥对CRC的抑制作用。结论:RGS13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发挥抑制CRC进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蒂大网膜组织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式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11例术中附加应用大网膜成形术的结直肠疾病患者病历资料。73例附加应用大网膜组织块加强具有高危因素的结直肠吻合口。24例用于填充骶前间隙促进Miles手术后会阴部切口愈合。12例用于覆盖Hartmann手术后的手术创面。2例用于隔离腹腔内感染区保护吻合口。结果术中附加应用带蒂大网膜组织块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4%(105/111)。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4%(3/73)。Miles手术后会阴部切口一期愈合87%(21/24)。随访6个月,未发现由该手术直接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选择性地附加应用带蒂大网膜组织块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0.
廖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389-390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探讨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将医院各科室的护士,进行分层使用和分层管理,即推行层级责任制管理模式,每个层级各设定岗位职责,进行全程护理。在护理部与护士绩效考核基础上,分析结果与信息反馈。结果通过对比性研究,进行分层管理后,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专科护理差错、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高,经χ2检验,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提升护理质量,实现护理结构的最优化,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