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毒性与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初步探讨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择泊洛沙姆407作为去甲斑蝥素局部用药的载体,将去甲斑蝥素制成缓释剂型,在初步证实该制剂兔肝内注射后确能缓慢释放的前提下,比较不同剂型的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及对荷W256肿瘤大鼠的抗肿瘤效果。结果:(1)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肝内注射后在局部至少能停留4 h;(2)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的毒性明显低于单纯去甲斑蝥素;(3)去甲斑蝥素缓释剂型治疗组大鼠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肿瘤组织坏死广泛,治疗后平均生存期延长(与单纯去甲斑蝥素组相比,P<0.05),综合疗效优于单纯去甲斑蝥素组。结论:去甲斑蝥素缓释制剂肝内局部注射能够通过延缓去甲斑蝥素的释放速度,增加其与肿瘤细胞直接作用的时间等途径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建立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氟比洛芬的浓度。方法:兔血浆经甲醇除蛋白质后,加入0.1 m l分离用缓冲液溶解后进样测定。电泳条件为:75 μm ×100 cm 空心石英毛细管柱,缓冲液为20 m m ol/L 硼砂(含25 m m ol/L十二烷基硫酸钠)。结果:本法以酮基布洛芬为内标,在1~24 μg/m 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和重现性,2.4,7.2和12.0 μg 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5.36% ,93.55% 和95.22% ,最低检测浓度为0.2 μg/m l。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3.
高原护肤霜的制备及抗紫外线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适合高原地区使用的防晒、防裂护肤霜。方法:选用疏水性强、润滑涂展性好、能抗高寒气流的聚甲基硅氧烷为主要基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为主要乳化剂,附加其他多种防晒护肤成分制得O/W型高原护肤霜。抗紫外线实验采用氯丙嗪在光照下发生光毒反应模型,从光毒反应的减轻程度反映霜剂抗紫外线作用的强弱。结果:动物实验表明,高原护肤霜具有显著的抗紫外线效果,优于擦脸油产品,且对皮肤、角膜等均无刺激性和过敏反应发生。结论:高原护肤霜具有可靠的防晒作用,建议作为一种特殊防护用品装备部队使用。  相似文献   
24.
全反式维甲酸缓释微球的差热分析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皮肤病。由于该药不稳定,半衰期短且副作用较大,如引起高脂血症[1]、高颅压综合征[2]、高白细胞综合征[3]、维甲酸综合征[4]等。因此,我们将其做成缓释制剂,以减少副作用,延长作用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为判断维甲酸在载体中的分散情况,我们应用差热分析法(DTA)对其进行研究,获得了简便、快速的鉴定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 差动热分析仪CDR-1型,上海天平仪器厂。1.2 样品 全反式维甲…  相似文献   
2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和聚羧乙烯(Carbopol934p)[2]是目前骨架型凝胶缓释片的研究和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用辅料,由于两者相容性好,往往混合使用。在进行片剂处方和制备工艺的研究中,考察药物与辅料、辅料与辅料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压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考察透皮促渗剂对双乌跌打损伤药方体外透皮吸收和体内药理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以小鼠离体皮肤为渗透屏障,比较不同透皮促渗剂对双乌跌打损伤复方中指标成分胡椒碱透皮吸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筛选最佳透皮促渗剂的比例和浓度。采用小鼠热板法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平行比较了含与不含透皮促渗剂药方的消炎镇痛作用。结果月月月月酮和NMP合用促透效果最好,稳态渗透速率达到4.1712μg·cm-2·h-1。NMP与月月月月酮比为7:3,浓度为3%时,对胡椒碱的促透作用最强。双乌跌打损伤药方有明显的消炎镇痛作用,促透剂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加强药效(P<0.1)。结论采用浓度为3%,以此月月月月酮复合促透剂可取得对胡椒碱的最大促透效果,并提高药方消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四氢帕马丁(tetrahydropalmatine,THP)在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跨膜转运机制。方法:利用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研究在有或无P-糖蛋白(P-gp)专属抑制剂维拉帕米时,THP双向转运特性,同时考察了温度、浓度对THP吸收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THP的含量,计算其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当加入100μg/ml维拉帕米时,细胞单层顶端(apical,A)→基底端(basolateral,B)的Papp(A→B)增加,而B→A的Papp(B→A)显著降低。不加维拉帕米时外排率值为5.5,添加维拉帕米时外排率值为3.9。结论:THP在MDCK-MDR1单层细胞模型中的转运受到P-gp的外排作用,THP可能是P-gp的作用底物。THP跨MDCK-MDR1单层细胞转运具有温度依赖性和浓度饱和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虎杖苷浓度的LC-MS/MS方法。 方法 采用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虎杖苷的浓度,以二苯乙烯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 (100 mm×2.1 mm, 3.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甲酸水溶液(18∶15∶67),流速0.3 ml/min,柱温30 ℃。 结果 虎杖苷的线性范围为1.0~5 000.0 ng/ml (r=0.998 4),最低定量检测浓度为1.0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透皮促渗剂对复方跌打损伤药方中主要成分胡椒碱体外经皮渗透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选择氮酮、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NMP)、油酸、薄荷油及其组合作为透皮促渗剂,以预处理的离体小鼠皮肤作为渗透屏障,HPLC 法测定接收液中胡椒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除丙二醇以外,其余透皮促渗剂均能显著提高胡椒碱的渗透速率(P<0.05),其中以氮酮与NMP合用促渗效果最好,渗透速率达到4.49 μg·cm-2·h-1。结论:氮酮与NMP联用的复合促透剂促渗效果最好,适合作为本复方的透皮促渗剂。  相似文献   
30.
中药口崩片体外崩解时限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口崩片体外崩解时间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筛选重现性、分辨率、体内外相关性好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自制和常用方法测定实验样品(空白和中药口崩片)的体外崩解时间,与口腔内崩解时间比较,评价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分辨率、体内外相关性等。结果:不同方法测定同一类型口崩片具有不同崩解时间。量筒静态法、崩解仪改良法均有缺陷,测定结果与口腔内崩解时间偏离较大;自制崩解装置能较真实地测试口崩片的崩解性能,测定的崩解时间接近口腔内崩解时间,终点判断明确,重现性、分辨率均优于其他方法,体内外相关性良好。结论:自制崩解装置适合测定口崩片(包括中药口崩片)的体外崩解时间,可作为质量控制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