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1篇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以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为例调查2021~2022年度广东省工伤职工辅助器具(以下简称辅具)应用现状,总结现阶段工伤职工辅具配置特点、存在的困难与改善建议,为完善工伤辅具配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资料分析法、电话随访、数据统计等方法收集工伤职工的病种分布、配置辅具种类、各病种人均配置辅具数量、金额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情况;比较新旧版辅具配置政策调整幅度及统计分析新增辅具租赁服务现状。结果:156例广东省工伤职工适配辅具共739件,人均配置数量为4.4件,人均配置辅具金额为2.7万元,配置辅具后各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均较配备前明显提高,改良的巴氏指数(MBI)平均提高(8.7±10.9)分。结论:广东省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及应用在种类及支付金额方面均较前改善,配置适当辅具能提高工伤职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建议引入辅具配置评估机制,并推广医疗救治期的辅具租赁服务。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估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应用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8例轻、中度E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和观察组(4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治疗方案),比较组间血压、心率(HR)、治疗有效率、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压、HR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比对照组(81.82%)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6,P<0.05);观察组AD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轻、中度EH患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可以增强疗效,有效调控血压水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通过短发夹RNA(shRNA)延长对磷酸二酯酶5(PDE5)的抑制作用,探索shRNA-PDE5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细胞实验: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Ad-shRNA-PDE5和Ad-Null分别感染体外培养的MSCs,嘌呤霉素筛选稳定...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于2022年1—3月选取成都市1所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475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475名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76.84%(365/47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脑卒中、便秘、1年内吸痰史及自理能力下降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吞咽障碍发生率较高, 有关部门应增加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老年人吞咽功能的关注, 从预防、评估、康复等多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 减少老年人吞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了解痛风患者痛风石检出现状,并探讨其形成的相关因素,为痛风患者个性化综合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四川省成都市某风湿专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间的原发性痛风患者508例,调查其饮食行为情况和测量临床指标。痛风石形成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508例痛风患者中合并皮下痛风石267例(52.56%),其中男性264例(98.88%),女性3例(1.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痛风病程、高血压、血尿酸、肾小球滤过率、非结合胆红素、总蛋白、血尿素氮、豆类及其制品摄入、坚果类摄入、动物内脏类食物摄入与痛风石形成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类及其制品摄入(与<1次/周相比,≥4次/周:OR=0.253,95%CI:0.065~0.986)、蛋类摄入(与≤2次/周相比,3~5次/周:OR=0.522,95%CI:0.313~0.871)为痛风石形成的保护因素; 痛风病程(与<1年相比,5~9年:OR=11.106,95%CI:2.263~54.492; ≥10年:OR=40.476,95%CI:8.197~199.876)、血尿酸水平(与<40.0 mg/L相比,≥100.0 mg/L:OR=5.512,95%CI:1.283~23.674)、豆类及其制品摄入(与≤1次/周相比,≥3次/周:OR=3.078,95%CI:1.260~7.522)、动物内脏类摄入(与<1次/月相比, 1~3次/月:OR=2.301,95%CI:1.155~4.585; >6次/月:OR=3.364,95%CI:1.239~9.134)为痛风石形成的危险因素。 结论 痛风病程较长且血尿酸水平较高的痛风患者,豆类及其制品、动物内脏类食物摄入频率较高者易形成皮下痛风石。建议痛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控制血尿酸水平; 减少动物内脏类、豆类食品摄入,适当增加蛋类、乳类及其制品摄入; 临床医师对痛风患者诊疗时关注其饮食行为情况,帮助患者预防或延缓痛风石形成。  相似文献   
76.
77.
恒古骨伤愈合剂对骨折树鼩血液生理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恒古骨伤愈合剂对去势树鼩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的血液生理指标和脏器系数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树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和模型组树鼩切除双侧卵巢6个月证实骨质疏松后再造成胫骨骨折。于骨折次日起,治疗组用恒古骨伤愈合剂灌胃,每两天1次;模型组和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个月后,检测各组树鼩血液生理指标和脏器系数。结果在16项血液生理指标中,模型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也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单核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绝对值和百分率以及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脾脏系数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恒古骨伤愈合剂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树鼩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78.
陈洛嫔  侯延武  董元涵 《黑龙江医学》2023,47(22):2742-2744
目的:分析妇产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常见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升妇产科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3—2022年黑龙江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的83起妇产科医疗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常见原因。结果:引发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常见原因主要为医护人员手术操作不当导致患者受伤或产生生命危险;医生未能适时终止妊娠导致产科事故;漏诊误诊导致病情恶化;医护人员告知不当导致患者无法做出明智的治疗选择;医生在病例书写中不规范导致信息不清晰等。结论: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会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很大的精神痛苦,同时在经济上造成不可忽视的损失。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构建科学客观的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本科毕业生职业基准胜任力评价指标。方法 基于Hay Group公司的18个经典胜任力要素,应用行为事件方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构建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本科毕业生职业基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EpiData3.1进行资料录入,用SPSS 26.0和Excel 2010进行资料的分析,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5.5%,专家权威系数为0.80;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的本科毕业生职业基准胜任力评价指标。结论 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职业基准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对卫生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拔、培训、考核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口含糖果对结肠镜检查前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进行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病人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并结合病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结肠镜检查常规行肠道准备及服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其间歇有计划地口含糖果.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服药达标率(服药量≥7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接受再次服药意愿.结果 观察组肠道清洁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糖(1.27%比10.52%)、恶心(18.98%比32.89%)、及呕吐(7.59%比25.00%)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达标率(98.73%比89.47%)、服药完成率(78.48%比63.16%)及口感满意度(82.27%比65.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镜检查前有计划地间歇口含糖果可提高肠道清洁度,减少病人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口服泻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