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鼻鼽属祖国医学"鼽窒"、"鼽嚏"等范畴,为儿科常见难治病,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疗法、激素吸入、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方法,多伴有不同程度毒副反应,且远期疗效不佳。中医治疗小儿鼻鼽有独特优势,但文献研究多以腑脏虚损、寒热等观点立论。根据本病发病特点,提出"伏风"理论,并从消风论鼻鼽辨证治疗,在发作期、缓解期分别治以疏风宣肺化痰通窍、扶正治本消风,颇有收效。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对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抗-CCP抗体、RF的影响。方法:选择类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隔天1次;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隔天1次,治疗8周后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记录WOMCA量表评分(疼痛、僵硬、关节功能障碍),采血测定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浓度,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 78%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4. 45%,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6. 11±1. 89)(4. 32±1. 45),僵硬评分分别为(3. 85±1. 42)(2. 77±1. 26),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分别为(16. 28±3. 21)(12. 69±3. 14),血清抗CCP抗体分别为(16. 28±5. 23)(13. 17±3. 89)RU/mL,血清RF分别为(26. 34±5. 27)(17. 28±4. 69) U/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无中断治疗、死亡及失随病例,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温针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的疗效确切,降低抗-CCP抗体、RF含量,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调查海南省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获取海南省新生儿CHD的流行病学信息,为海南省建立新生儿CHD防治计划提供支持。方法 本研究采用多中心、多民族、横断面筛查研究,纳入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海南省17个城乡地区分娩机构连续出生的117 005例新生儿。采用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POX)联合心脏听诊筛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及随访等方法确定CHD病例。结果 共有572例新生儿(男性50.7%)被诊断为CHD,海南省活产儿的总体CHD患病率为4.89‰,不显著、显著、严重和危重型CHD患病率分别为2.13‰、2.25‰、0.28‰和0.23‰。最常见的CHD是房间隔缺损(ASD),患病率为1.889‰。显著型CHD和危重型CHD中早产儿占比明显高于无CHD的新生儿(χ2=4.088、4.923,P<0.05);严重型CHD和危重型CHD中低出生体重婴儿的比例明显高于无CHD的新生儿(χ2=24.284、110.556,P<0.001)。在患CHD的早产儿中,胎龄28~32周早产儿的CHD总占比为60.3%(47/78),高于胎龄33~36周早产儿的39.7%(31/78)(χ2=6.564,P<0.05);在患CHD的低出生体重儿中,出生体重 1 500~<2 000 g者患CHD的总占比为63.0%(29/46),高于出生体重2 000~<2 500 g者的37.0%(17/46)(χ2=6.261,P<0.05)。与汉族人口相比,其他一些民族(苗族、哈尼族和彝族)的CHD患病率明显较高(χ2=5.327、8.233、8.82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CHD的患病率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r=0.513,P<0.05)。结论 POX联合心脏听诊适用于偏远地区新生儿CHD筛查。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海拔升高是CHD的危险因素,在CHD筛查时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外周血在带状疱疹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初诊的带状疱疹患者的外周血和疱液标本,通过PCR的检测外周血细胞和疱液中带状疱疹病毒,并通过免疫荧光、免疫病理进行验证。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30例患者外周血和疱液中带状疱疹病毒的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结论:PCR能检测外周血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用于带状疱疹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1例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的家系遗传及COL7A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利用GenCap目标基因技术对患儿全基因组外显子区域DNA捕获并富集,再利用IlluminaHiSeq 2 000第二代测序仪进行测序,与正常人进行数据比对分析,采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患儿COL7A1基因第104号外显子出现7769delG纯合突变,该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父母该位点有杂合变异,父母及其家系中其他成员表型均正常。结论:该例患儿诊断为严重泛发型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致病机制为COL7A1基因出现纯合突变,产生提早终止密码。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治疗组患者先行新辅助化疗后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分析联合治疗组患者化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R0切除率。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完成3个疗程的化疗,未出现治疗中断或停止现象。化疗结束后客观有效率(ORR)为45.83%,临床获益率(CBR)为93.75%。化疗不良反应多数为Ⅰ~Ⅱ级,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患者均可耐受。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下肢深静脉血栓、胃排空障碍等,联合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与对照组的25.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R0切除率为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5)。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R0切除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对腹腔镜围术期指标及手术并发症并未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7.
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修复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的手术修复方法并对各术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围手术期的注意事项。方法对46例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患者的三种手术修复方式的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移植皮瓣成活43例,成活率93.5%。43例随访18—36月,平均24月,指腹感觉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25例恢复至S4,18例恢复至s3,疗效满意。结论根据拇指指腹缺损类型,采取恰当有效地修复术式,加强手术期的管理是外伤性拇指指腹缺损修复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8.
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泌尿科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量泌尿系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治疗后,总结体外冲击波碎石在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范围、辅助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总结临床治疗体会。通过总结分析,我们得出ESWL经几十年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且ESWL术后并发症多较轻,而且可以预防和治疗。因而,ESWL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黄燕 《中医药导报》2013,(10):61-6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及护理脑卒中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听流水声、下腹部按摩、局部热敷治疗,治疗组予针灸治疗。观察患者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灸治疗及护理脑卒中后尿潴留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益母草胶囊,每次0.4 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以滋阴清热为治疗大法,给予自拟方剂。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外周出血、凝血及症状、舌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舌脉中血色鲜红、血质正常、痛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带下白色、口干、脉沉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乳房疼痛、带下无味、经前烦躁、舌质偏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2.0%,对照组有效率为44.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清热法治疗阴虚血热型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