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2篇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探讨肠上皮Metrnl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作用及其对肠道菌群调节机制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DSS(3%和1%)对C57 小鼠进行造模,确定实验条件。给予肠上皮Metrnl特异性敲除小鼠(Metrnl(-/-))及其对照小鼠(Metrnl(+/+))3%DSS造模5 d,观察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体重、疾病评分(DAI)、结肠长度以及结肠组织切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使用16S核糖体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组成。结果 与1%DSS相比,3% DSS可显著缩短C57小鼠的生存时间(P<0.05),降低体重(P<0.05),增加DAI评分(P<0.05),缩短结肠长度(P<0.05),增加病理学评分(P<0.05)。给予3%DSS造模5 d后,与对照组Metrnl(+/+)小鼠相比,Metrnl(-/-)小鼠体重下降更多(P<0.05),DAI评分更高(P<0.05),结肠长度更短(P<0.05)以及病理学评分更高(P<0.05)。检测16S核糖体RNA结果显示,Metrnl(-/-)小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显著降低,而厚壁菌(Firmicutes)显著升高。结论 Metrnl对3%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Metrnl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不同方法在基因及蛋白质水平探究CRELD2在小鼠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研究CRELD2在各组织中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C57BL/6J小鼠的肝、胰腺、胃、肺等组织中CRELD2 mRNA与CRELD2蛋白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二氯乙酸钠(dichloroacetate,DCA)对氧糖剥夺(oxygen glucose deprivation,OGD)损伤模型中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BV2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OGD组、DCA治疗组,通过OGD 4 h建立损伤模型。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ROS和NO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F-κB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CK-8及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DCA可显著降低OGD诱导的BV2细胞凋亡,并且减少OGD后细胞中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CA可显著影响OGD损伤介导的BV2细胞JNK、I-κB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DCA对OGD损伤的BV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凋亡、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包含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和肝硬化等一系列病变,是造成肝硬化、肝细胞癌症的主要因素和肝脏器官移植的重要诱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除了加强运动、改善饮食习惯外,目前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依赖于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或caspase-11等介导的炎性小体的激活。细胞焦亡过程中常伴有炎症反应的发生,而炎症小体则是细胞产生焦亡和炎症反应所必需的多聚体蛋白复合物,其主要功能是活化caspase-1,从而间接调控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和IL-18的表达和分泌。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和炎症小体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针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防治提供新的科学认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16.
张平平  吴文斌  曹奇  曲卓  王培 《药学实践杂志》2022,40(6):494-498,504
目的 利用细菌16S核糖体DNA(16S rDNA)测序技术,研究使用便携式腹腔镜进行腹腔探查术后腹腔中微生物群落多态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将新西兰兔分为模型组及对照组。模型组兔使用便携式腹腔镜进行探查手术,对照组兔不做任何处理。一周后,取模型组和对照组的腹腔积液,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多态性,探究腹腔积液的微生物群落变化情况。结果 针对测序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和组间差异分析,发现两组的微生物群落相似度良好。OTU分类学分析及物种组成成分分析(丰度-均匀度曲线和Venn图)发现,模型组相对于对照组,在微生物群落水平上有显著升高。α多样性分析(Sobs、Ace、Shannon、Simpson)显示,模型组在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微生物组成成份分析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杂菌数量占比增加约30%。对两组样本物种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发现巴斯德菌、奈瑟菌、冢村菌的比例有显著升高。结论 新西兰兔在腹腔镜行腹腔探查术后,腹腔积液中微生物群落数量上升,且以 巴斯德菌、奈瑟菌、冢村菌升高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18.
19.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是一门结合了理论、实验、科研、临床实践的专业课。药理学实验课程将药理学理论内容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在夯实理论基础,培养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传统药理学实验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以经典的有机磷中毒和解救实验课程为例,探索了如何深入有机地融合课程思政与教学方法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专业化人才。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案例教学法等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医药人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其仁心仁术、科研诚信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根据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师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案例教学法和线上线下教学法相融合,这种混合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对PC 12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培养PC 12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神经生长因子(NGF)、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共处理5 d,1次/d,连续3次,观察PC 12细胞突起向外生长的情况。同时,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上述化合物对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和芒柄花苷(0.01~10.00μmol/L)未能促进PC 12细胞突起向外生长和β微管蛋白的表达。结论毛蕊异黄酮、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不能促进PC 12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