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5篇
  免费   44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488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969篇
预防医学   29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59篇
中国医学   1015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63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31.
赵恺  陈燕娣  李晓一 《浙江医学》2023,45(3):313-314
本文报道2022年5月30日入住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高龄男性抑郁伴失眠患者1例,因病情需要服用小剂量喹硫平1个月后,出现不自主口-舌-颊动作,被诊断为迟发性运动障碍,予停服喹硫平,给予氯硝西泮、银杏叶提取物等对症治疗效果欠佳,予氘丁苯那嗪后迟发性运动障碍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32.
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吻合及其与尺、桡骨膜血管的关系。结果: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来自:桡侧副动脉皮支2~6支,外径(0.6±0.3) mm;骨间后动脉皮支6~9支,外径(0.7±0.3) mm;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皮支3~5支,外径(0.8±0.2) mm;尺、桡动脉腕背支皮支2~6支,外径(0.6±0.1) mm。尺骨中上段骨膜血管来自骨间后动脉的肌骨膜支6~8支,外径0.3~1.0 mm;骨间后动脉桡侧骨皮支与桡骨中段裸区骨膜血管吻合。上述支发出皮支、筋膜支、骨膜支和神经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干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其远端蒂复合瓣,旋转轴点在腕关节平面,适宜手背远处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33.
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肌皮瓣的临床应用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报道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不同原因所致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男36例,女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6岁;皮瓣最大面积17.0cm×15.0cm,最小6.0cm×5.0cm,其中12例皮瓣面积在10.0cm×10.0cm以上;6例设计为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瓣最大为10.0cm×7.0cm×2.0cm,最小为6.0cm×5.0cm×1.0cm。结果:所有病例术后皆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瓣肿胀,暗道较明道者明显。2例大皮瓣经行小隐静脉远端结扎仍出现肿胀、色暗,皮瓣近侧1/3坏死。皮瓣边缘坏死3例,换药治愈。部分坏死需行植皮者3例。36例术后伤口I期愈合,骨外露软件组织缺损覆盖修复满意,6例II期愈合,其中糖尿病,地中海贫血各一例。结论:(1)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下1/3及足踝部缺损创面,极有临床实用价值;(2)设计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填充感染创腔是可行的;(3)但对其皮瓣及所携带的肌瓣究竟切取多大面积是安全的、肌瓣的血运机理以及远端蒂筋膜皮瓣中小隐静脉干是否结扎,何处结扎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4.
目的:报道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与肌皮瓣转位修复膝下截肢后残端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下肢严重创伤后行膝下截肢的创面,设计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与肌皮瓣修复,其中急诊截肢6例,保肢失败而二期行截肢3例,创面面积最大15cm×15cm,最小7cm×7cm,皮瓣面积最大17cm×16cm,最小8cm×8cm,其中带股外侧肌瓣者4例。结果: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有3例皮瓣边缘出现小面积皮肤坏死,经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未再次手术。供区无功能障碍,受区外形满意,安装假肢后功能良好。结论: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转位修复小腿膝下截肢后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简便,成功率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自身关节,改善假肢功能。  相似文献   
35.
"山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又寄当归."这是辛弃疾一首词中的句子.当归亦药草名,语意双关,谓故人劝其归隐. 民间传说 三国后期,姜维在坚守剑阁时,母亲被司马昭派人抓去了.当姜母听说儿子不思以身殉国,反而率兵投敌时,气得大骂"逆子无德",并写了一封斥责姜维不忠不孝不义的信,叫人送给他.当姜维看到母谕后,心中忐忑不安,心想照实对老母说吧,难免坏了大事.  相似文献   
36.
金杰  章平 《中国卫生》2021,(4):104-105
今年以来,全国医疗机构正配合落实国家医保局《关于贯彻执行15项医疗保障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通知》,以全面完成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医用耗材和医保基金结算清单等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化工作(简称“贯标工作”)。标准化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卫生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医保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但贯标工作不仅仅是一次信息标准升级,其将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全面反映医院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客观评价医生技术水平、资源消耗水平及医院管理效率。可以说,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数据治理。  相似文献   
37.
重症药疹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一枫  闰永宁 《浙江医学》2001,23(12):742-743
随着新药增多 ,临床上导致重症药疹的药品种类也有所改变。为了探讨近年来临床应用药物与重症药疹发生的关系 ,我们将杭州铁路中心医院皮肤科和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1994年5月~1998年5月因药疹住院并在住院过程中确诊为重症药疹的81例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1例患者男性49例 ,女性32例 ;年龄3~82岁 ,平均 (47.8±21.7)岁。占全部药疹患者 (186例 )的43.5% ,2.致重症药疹药物共有20余种 ,其中前4位分别是抗生素22例 (头孢菌素10例 ,氨苄青霉素3例 ,青霉素2例 ,氯霉…  相似文献   
38.
温佩彤  徐平  虎力  张伟波  高原 《中国骨伤》2021,34(3):275-281
目的:探索低频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对增龄性骨骼肌萎缩的效应,以及IGF-I/Akt及其下游蛋白质合成相关通路信号蛋白的影响。方法:以自然衰老SD大鼠为研究对象,将6月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400~450 g,饲养至大鼠12月龄,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YC,只抓取、固定、放回,不做其他干预),电针组(YA,电针干预),运动组(YE,运动干预),电针+运动组(YEA,电针结合运动干预),自SD大鼠12月龄开始持续干预至18月龄,实验结束时观察各组自然衰老大鼠:骨骼肌湿重/体重比;光学显微镜下比目鱼肌HE染色形态;Real-time qPCR法检测骨骼肌中IGF-I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法测定的大鼠腓肠肌中AKT、mTOR、p70S6K和p-p70S6K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YC组相比,YA组、YEA组皆明显增加18月龄大鼠腓肠肌湿重/体重比(P0.05);YEA组能明显增加比目鱼肌湿重/体重比,高于YC组和YA组(P0.05)。与YC组相比,各个干预组大鼠的腓肠肌IGF-I mRNA表达水平皆有上升趋势,其中YEA组IGF-I mRNA表达增加更为明显(P=0.051)。与YC组相比,电针组(YA)p-Akt,p-mTOR表达升高(P0.05),电针+运动组(YEA)p-Akt,p-mTOR,p-p70S6K表达也显示出升高趋势(P0.05)。结论:电针结合有氧运动可延缓18月龄自然衰老大鼠增龄性骨骼肌萎缩,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通过激活IGF-I/Akt通路,促进蛋白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39.
丁锐  王奎龙  沈梦丹  吴鑫  吴国清  曹岗 《中草药》2023,54(3):798-807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肝肾毒性的差异及减毒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Q-TOF/MS的方法对商陆醋制前后正丁醇部位的成分变化进行研究。小鼠ig商陆生醋品正丁醇部位低、高剂量(27、54 mg/kg)28 d后,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评价商陆醋制前后的肝肾毒性差异;采用UPLC-Q-TOF/MS对血清进行数据采集;通过QI、HMDB及MetaboAnalyst 5.0寻找与商陆炮制减毒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结果 商陆醋制后部分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显著,并能够明显降低生品导致的肝肾功能指标的异常升高。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生品组的肝、肾组织病变明显;醋制后病变程度显著减轻。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胆汁酸代谢可能与商陆醋制减毒密切相关;进一步对胆汁酸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商陆醋制后能够改善生品导致的结合型胆汁酸含量的下降及次级胆汁酸含量的升高,从而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结论 商陆生品具有肝肾毒性,醋制后皂苷类成分含量下降,毒性显著降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胆汁酸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
顾燕频  朱光  刘玮  吕雯 《新中医》2023,55(13):29-33
目的:研究紫菟二仙汤对雷公藤多苷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模型大鼠卵巢凋亡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N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采用雷公藤多苷灌胃法制作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分为模型组(M组)、西药组(X组)、紫菟二仙汤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Z组)和高剂量组(H组)各10只。给药期间观察各组大鼠动情周期,9周后观察子宫指数及卵巢指数变化,蛋白印迹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 (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蛋白含量,并计算Bcl-2/Bax比值。结果:各组大鼠子宫指数及卵巢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M组大鼠动情周期延长(P<0.05);与M组比较,X、Z及H组大鼠动情周期缩短(P<0.05);各治疗组动情周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Bax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M组Bcl-2表达水平及Bcl-2/Bax降低(P<0.05),Caspase-3表达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