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多帕菲)联合顺铂与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 将103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多西紫杉醇 顺铂组(54例)和长春瑞宾 顺铂组(49例).多西紫杉醇 顺铂组(A组):多帕菲75 mg/m2 顺铂80 mg/m2;长春瑞宾 顺铂组(B组):长春瑞宾25 mg/m2 顺铂80 mg/m2;两组均为每3周重复.结果 入组的103例中101例可评价疗效,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0.4%和36.7%,有效率相似.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其它发热、脱发、恶心呕吐及乏力.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率A组为13.0%,而B组为34.7%,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32);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为11.1%,B组为32.7%,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7).其余不良反应两组间相似.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和长春瑞宾联合顺铂方案在治疗晚期NSCLC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且两者的疗效相似,但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组的不良反应较低,患者更易耐受.  相似文献   
102.
CVVH加腹腔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加腹腔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SAP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行CVVH加腹腔引流治疗,每例次至少持续32 h;监测并计算血气分析、血生化、CRP、炎症细胞因子、血乳酸、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及胃粘膜内pH值、膀胱压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1天后血气分析、血生化、血乳酸、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合功能参数、膀胱压(UBP)、炎症细胞因子及APACHEⅡ评分有显著改善P<0.01).血pH值、胃粘膜内pH值(Phi)治疗1 d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3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早期、及时、合理地使用CVVH加腹腔引流,能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可成为治疗SAP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与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临床及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嘉兴市第二医院初诊的85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和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中心24615例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人群 PNI 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PNI分界值,分为高PNI组(≥43.05)和低PNI组(<43.05),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两组间的总生存的情况。同时把85例患者根据NRS2002评分分为高NRS2002组(≥3)和低NRS2002组(<3),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和总生存。结果:高PNI组和低PNI组相比,在乳酸脱氢酶水平(246.11±123.31 VS 390.42±293.25,P=0.007)、β2微球蛋白水平(1.91±1.08 VS 3.36±2.65,P=0.003)、白蛋白水平(40.77±5.06 VS 32.90±4.00,P=0.000)、白细胞水平(7.02±5.06 VS 4.79±2.12,P=0.016)、血红蛋白水平(125.28±19.28 VS 109.63±23.04,P=0.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淋巴瘤分期、危险分层、有无骨髓侵犯方面也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低NRS2002组和高NRS2002组相比,在β2微球蛋白水平(2.06±1.06 VS 2.93±2.54,P=0.039)、血小板水平(207.65±71.83 VS 172.89±64.40,P=0.021)有显著性差异,在危险分层、有无B症状也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高PNI组总生存优于低PNI组(P=0.026),低NRS2002组总生存优于高NRS2002组之(P=0.032)。结论:高PNI组及低NRS2002组具有更好的一些临床特征,且高PNI组和低NRS2002组具有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4.
VEGF-C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细胞的转移播散是关系临床预后的危险因子,其中淋巴结转移是癌转移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的新成员VEGF-C是特异地作用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因而VEGF-C被称为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由于肿瘤转移与淋巴管生成及VEGF-C之间的相关性还少有研究,为此,本文探讨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原发性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组),20例行开腹脾切除术(开腹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远期效果。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167.5±37.4)min vs.(123.3±34.2)min]、术后住院时间[(5.6±2.1)d vs.(8.6±2.7)d]、疼痛评分[(2.3±1.2)分vs.(5.4±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远期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开腹脾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脾肿瘤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人胎盘提取液对高脂饮食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及肝组织中Leptin的影响。方法:42只Wistar大鼠,雄性,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胎盘提取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予既定试剂4周后,取肝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Leptin的含量。结果:组织学观察表明造模组均出现了中度以上大泡性肝脂肪变性,人胎盘提取液低剂量组和易善复组较造模组有好转,但无明显差异(P〉0.05),人胎盘提取液高剂量组脂肪浸润状态较造模组有明显好转,且差异明显(P〈0.05)。造模组大鼠血清、肝组织中Leptin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人胎盘提取液高、低剂量组、易善复对照组较造模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细胞因子Leptin参与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人胎盘对高脂饮食脂肪肝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细胞因子Leptin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超声平面内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6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S组和L组,每组各30例。S组患者行经股神经短轴髂筋膜阻滞,L组患者行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比较神经阻滞前(T0)、神经阻滞后10min(T1)、2h(T2)、6h(T3)和12h(T4)两组患者的静态数字评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动态NRS评分,各神经分支阻滞有效例数和神经阻滞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静态和动态NR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略有升高。L组患者T2、T3时点的静态和动态NR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P<0.05);L组患者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和闭孔神经阻滞有效例数均显著多于S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局部麻醉药中毒、外周神经损伤、镇痛掩盖病情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股神经长轴髂筋膜阻滞可有效减轻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早期疼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系统评价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截止时间2019年9月20日,收集所有关于泊沙康唑与其他抗真菌药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3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泊沙康唑预防疗效优于氟康唑(RR=0.41,95%CI:0.27~0.62,P<0.0001)和伊曲康唑(RR=0.21,95%CI:0.09~0.54,P=0.001),但与伏立康唑(RR=0.34,95%CI:0.05~2.11,P=0.24)、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物(RR=0.30,95%CI:0.01~7.02,P=0.46)及米卡芬净(RR=0.44,95%CI:0.19~1.02,P=0.06)预防疗效相当。泊沙康唑全因死亡率(RR=0.80,95%CI:0.66~0.97,P=0.02)和证实或很可能是侵袭性真菌感染引起的死亡率(RR=0.35,95%CI:0.18~0.67,P=0.002]均低于其他抗真菌药,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甚至比伏立康唑(RR=0.36,95%CI:0.20~0.67,P=0.001)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泊沙康唑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能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侵袭性真菌感染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9.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对31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31例GIST患者发生部位以胃(19例61.3%)和空肠(6例19.3%)为主.首发症状以腹痛、腹胀(20例64.5%)和消化道出血(12例38.7%)、腹部包块(8例25.8%)为主要表现.病理报告良性1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16例.免疫组化CD117阳性28例(90.3%),CD34阳性26例(83.9%).结论 (1)GIST消化道症状无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易造成误诊;(2)CD117和CD34阳性可以作为GIST的诊断标志;(3)治疗应以局部切除为主,恶性者应扩大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10.
赵宏伟  陆忠烈   《放射学实践》2009,24(6):685-686
有孔型椎基底动脉(fenestration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是一种较少见的脑血管发育异常,国外文献报道有孔型基底动脉、椎动脉发现率分别约为0.3%~0.6%、0.2%~2.2%,以小样本和个例报道为主,国内少见报道。笔者通过MRA诊断2例有孔型基底动脉,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