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88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71篇
综合类   914篇
预防医学   41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98篇
中国医学   411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血流动力学反应模式及构成比例,方法 19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安静环境下空腹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持续监测心电和血压,观察其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19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经典血管迷走反应者106例(55.8%),其中混合型12例(6.3%),心脏抑制型4例(2.1%),血管减压型90例(47.4%),正常直立反应者56例(29.4%),自主神经障碍型10例(5.3%),体位性心动过速型4例(2.1%),心脏变时功能障碍型8例(4.2%),直立性低血压者6例(3.2%)。结论 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真诚立倾斜试验中以经典血管迷走反应为主,但还存在其他4种异常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92.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能否改变终末期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4+/CD8+比值和NK细胞。结果与腹膜透析前相比,腹膜透析后6个月、12个月,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CD3+透析后12个月与6个月相比继续升高。CD8+腹膜透析后无变化。NK细胞腹膜透析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与透析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结论腹膜透析可以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两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临床优缺点。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病例 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5例,观察组对隐股静脉连接部的处理采用经皮高位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高位结扎术。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14.57±4.39)min、术中出血量( 25.00±9.77)mL、切口长度( 3.00±0.94)mm、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1.79%)优于对照组病人的手术时间( 25.00±5.02)min、术中出血量( 50.00±12.56)mL、切口长度( 40.00±5.02)mm、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1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随访 6个月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较传统开放式高位结扎术在6个月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方法,是一种等效而又微创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经皮高位结扎,随访,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透析式冰冻红细胞( RBC)洗涤机的处理程序进行改进,使之适用于2 U冰冻RBC的洗涤处理。方法深低温保存2 U冰冻RBC解冻复温后,采用透析式冰冻RBC洗涤机进行洗涤处理,对洗涤程序进行了提高泵速和加液速度、调整溶液渗透压等方面的改进,大幅缩短2 U冰冻RBC洗涤处理时间。对洗涤后的RBC进行血红蛋白( Hb)含量、Hb回收率、甘油残留量(上清渗透压)、游离Hb含量、变形性以及凋亡率等指标的检测,并据此判断洗涤效果。结果改进前后的透析式洗涤程序处理得到的RBC的Hb含量分别为(35.03±4.20)和(53.82±2.08)g;Hb回收率分别为(61.10±8.46)%和(80.22±3.73)%;上清渗透压分别为(307.00±14.50)和(322.00± 29.00)mOsm;游离Hb分别为(0.74±0.04)和(0.80±0.08)g/L;程序改进前后的洗涤时间分别为(1.64±0.31)和(1.04±0.16)h;改进前后的洗涤程序处理得到的RBC在Hb含量、Hb回收率、RBC变形性、洗涤时间等指标上有明显改善。而在甘油残留量、游离Hb含量、细胞凋亡等方面无显著变化。结论经过程序改进,2 U冰冻RBC洗涤时间缩短、洗涤后RBC和Hb含量显著升高,提高了洗涤效率及冰冻RBC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5.
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冰冰  陈珺  万征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7(3):179-180,186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2 2 8例进行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冠心病病人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为正常组、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四组。测定和比较血脂各项指标 TC、TG、HDL、L DL、apo A1 、apo B1 0 0 、L p(a)。结果  L p(a)、HDL、apo A1 / apo B1 0 0 在各组之间存在着差异。L p(a)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高 ,apo A1 / apo B1 0 0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减少。 HDL与冠状动脉积分呈负相关 ,L p(a)与冠状动脉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HDL和 L p(a)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目的:比较 CT 仿真内镜(CTVE)与气钡双重造影(双对比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89例经手术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先进行双对比造影检查,待造影剂排空后行 CTVE 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部位及肿瘤大小。结果:CTVE 检出胃肠间质瘤的阳性率高于双对比造影,尤其是胃、小肠及直肠间质瘤的检出;CTVE 对瘤体<5 cm、瘤体5~10 cm 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双对比造影检查。结论:CTVE 对早期间质瘤检出敏感性高,能够生动反应瘤体大小及黏膜皱襞改变情况,具有一定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脑微出血灶(Cerebral microhemorrhage foci,CMHF)的MRI多序列成像的影像特征与价值。方法 :对45例CMHF患者进行3.0T MRI多序列成像,将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所有CMHF分为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CMB)和灶性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ICH 15例,急性脑挫裂伤或轴突损伤4例、高血压性或脑淀粉样血管病伴出血9例、梗塞区出血2例。CMB 30例,老年性微血管病或与多发性腔梗伴随的陈旧性出血16例,陈旧外伤史或无特别主诉及病史者14例,14例中有10例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两类病灶表现为信号丢失,除SWI(100%)外,DWI也有较高的敏感性(>80%)。结论 :多序列3.0T MRI对急慢性CMHF提供更多的病理信息,进而对疾病做出诊断、鉴别及进展预测。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4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踝关节和后足活动度及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和足活动度、AOFA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显著提高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患者踝关节和后足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在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中的疗效。方法:筛选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在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同时皮下注射利拉鲁肽0.6~1.8mg,1次/d。临床观察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空腹血糖( FPG )、餐后2h 血糖(2h PG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体重、C肽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对采利拉鲁肽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体重均降低,而C肽水平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能耐受治疗。结论:在原有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减轻体重,减少低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