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泌尿系感染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PK/PD参数理论指导下,观察左氧氟沙星静滴每日1次和每日2次治疗泌尿系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泌尿系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400 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200 mg,静脉滴注,2次/d。结果:用药3 d后两组血和尿中白细胞数、血中性粒细胞数及体温〉37℃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95.3%(41/43),对照组为83.7%(36/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静滴每日1次给药疗效优于静滴每日2次。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OM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耳积液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2例急性OME患者为病例组,同期100名接受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人员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水平.病例组患者经耳内镜行鼓膜穿刺,分析耳积液中上述炎症因子的水平,并评估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D4+T淋巴细胞的含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CD8+T淋巴细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耳积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血清(P<0.05),其中,IL-2、IL-4、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含量、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均呈负相关(P<0.05),但与CD8+T淋巴细胞含量呈正相关(P<0.05).此外,病例组患者耳积液中的IL-10水平也正相关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含量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P<0.05),但其与CD8+T淋巴细胞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急性OME患者耳积液中的炎症因子水平高于血清,且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33.
CT导引下经皮纵隔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软组织切割针在CT导引下对纵隔肿块性病变穿刺活检技术及其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纵隔肿块性病变在CT导引下应用18G和20G软组织切割针进行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纵隔肿块穿刺技术成功率100%(85/85).病理明确诊断75例(88.2%),不能明确诊断10例;18G针活检39例、20G针活检46例,阳性率分别为92.3%、84.8%;≤3cm病灶18例,>3cm病灶67例,活检阳性率分别为83.3%、89.6%;胸腺类肿瘤、转移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活检阳性率分别为92.3%、93.8%、87.5%、63.6%,P<0.05有统计学意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11.8%.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纵隔肿块性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加用清脑降压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非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25 mg/次,3次/d;治疗组加用清脑降压片,5片/次,3次/d.疗程8周.测定治疗前、4周及8周血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第4周,8周治疗组SBP和DBP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hs-CRP,IL-6,IL-8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症候疗效及血压控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脑降压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调节炎性因子,保护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窒息脑损伤早产儿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的水平,并分析其对窒息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该院住院的单纯窒息早产儿96例,其中有脑损伤早产儿46例(研究组),无脑损伤早产儿5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儿血清HMGB1、GFAP、UCH-L1水平,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脑功能,采用20项行为神经测定方法(NBNA)对患儿神经行为进行评分,利用智能发育量表(CDCC)评估神经运动及智能发育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HMGB1、GFAP、UCH-L1水平及aEE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BNA、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脑损伤窒息早产儿血清HMGB1、GFAP、UCH-L1均与aEEG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NBNA、MDI、PDI评分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MGB1、GFAP、UCH-L1水平单独诊断窒息早产儿脑损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0.781、0.773,敏感度分别为71.70%、69.30%、68.70%,特异性分别为92.00%、89.00%、91.30%,三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81,敏感度为97.80%,特异度为96.00%。结论脑损伤窒息早产儿血清HMGB1、GFAP、UCH-L1水平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窒息早产儿脑损伤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期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尿白三烯E4(LTE4)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12月8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中重度两组,每组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及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测定3组血清IL-4及尿LTE4水平,其中轻度组与中重度组分别于发病期和恢复期采血.结果: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发病期血清IL-4及尿LTE4水平较恢复期及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组又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恢复期测定水平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4及尿LTE4水平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37.
慢性阑尾炎临床上可分为反复发作性和慢性两大类,前者多由于急性阑尾炎发作时病灶未能彻底除去,残留感染,病情迁延不愈而致;后者没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有阑尾点压痛,可能与阑尾慢性梗阻有关。2006—08—2008-03,我们自拟消肿生肌散药包压敷治疗慢性阑尾炎226例,并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26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8.
高午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8):1245+1285-1245,128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作的单侧(偶发双侧)周围性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高全生老中医临证50余载,于本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独特。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高师诊治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讨论两种微创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结局,如何选择适应证。方法对100例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及阴式子宫全切术。结果所有病例手术过程顺利,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和阴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是微创手术,患者无切口瘢痕,对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0.
笔者总结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2种手术方式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22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