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83篇
耳鼻咽喉   62篇
儿科学   174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135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82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171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科学   256篇
综合类   527篇
预防医学   327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376篇
中国医学   442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254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413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用C1 8色谱柱 ,以甲醇 - 0 0 5mol/L三乙胺水溶液 (用磷酸调pH 7 0 ) (85∶15 ,V/V )为流动相 ,流速为 1 0ml/min ,检测波长为2 5 4nm。结果  联苯苄唑在 35 0~ 6 0 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8)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 3%(RSD =1 6 3% ,n =5 ) ,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 10 0 9%、10 2 4 %、98 5 %。 结论  该法快速、准确 ,可以用来测定联苯苄唑凝胶中联苯苄唑的含量  相似文献   
72.
目前对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根治方法主要是行根管治疗 ,消除感染根管内的炎性牙髓和坏死物质 ,并进行适当的消毒 ,充填根管 ,感染根管内的细菌主要为需氧菌与厌氧菌共存的混合感染 ,以厌氧菌为优势菌 ,尤其是专性厌氧菌为感染根管内的主要菌群[1] 。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替硝唑与广谱抗生素配伍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治疗 ,作者采用替硝唑和根充糊剂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进行观察治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10月间共收治门诊患者 6 70例牙 ,年龄在 19岁到 73岁之间 ,均为成年恒牙 ,其中牙髓…  相似文献   
73.
采用精液培养方法确定支原体感染情况 ,采用男性尿道采集分泌物及上皮细胞后进行抗原测试方式确定衣原体感染情况 ,并对测试结果结合感染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 ,解脲支原体感染达 5 2 .0 % ,人型支原体感染达 17.9% ,沙眼衣原体感染为 7.2 %  相似文献   
74.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治疗下鼻甲肥厚的13种外科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疗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5.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鼻息肉组织及正常鼻腔黏膜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表达及分布 ,以探讨Fn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来源32例鼻息肉组织来源于我院鼻息肉手术切除标本 (鼻息肉组 )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1 9~ 60岁。 8例正常中鼻甲黏膜取自因鼻中隔偏曲手术切除标本 (正常中鼻甲组 )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2 1~44岁 ;5例正常鼻中隔黏膜取自健康志愿者 (正常鼻中隔组 ) ,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2 4~ 47岁。正常中鼻甲组和正常鼻中隔组患者均无呼吸道疾病。1 .2   试剂及方法试剂 :鼠抗…  相似文献   
76.
刘萍  陈鸿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6):499-499
牛黄是中医治疗中较常用的药材 ,是《中国药典》收录的品种 ,其用量在动物药中占首位。胆红素是天然牛黄的主要成分之一 ,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在天然牛黄中 ,胆红素含量高达 4 0 %~ 5 0 %。在中成药中 ,含牛黄的品种达百余种。因此 ,寻求一种测定中成药中胆红素含量的方法 ,对控制和检测中成药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 ] 。现将目前最常用的胆红素测定方法简述如下。1 重氮化法重氮化法作为传统测定胆红素的方法 ,应用十分广泛。这种方法利用胆红素与重氮化试剂 (对氨基苯磺酸 )发生偶联反应生成偶氮染料 ,在酸性介质中呈色 ,于 5 2 0nm波长…  相似文献   
77.
中药马兜铃对实验性大鼠肾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马兜铃对大鼠肾损害的特征及生化指标改变 ,探索其发病机理。方法 :用马兜铃水煎剂(30g/kg·d-1)Wistar大鼠灌胃 ,建立大鼠马兜铃酸肾病 (AAN)实验模型 ,监测灌胃后尿量 (U)、尿蛋白排出量 (Up ro)、血红蛋白 (Hb)、尿素 (BU)、肌酐 (SCr)指标和肾组织的动态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生化指标 :①U(ml) :灌胃后第 3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 ,P <0 0 0 2 ,至第 14w开始回降P <0 0 5 ,17w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P >0 0 5 ;②Upro(g/d) :灌胃后第 3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0 1,第 3w达高峰 ;③Hb(g/L) :灌胃后第 3w与对照组比较降低 ,P <0 0 5 ,第 12w降至最低点 ,P <0 0 1;④BU (mmol/L) :灌胃后第 1w与对照组比较升高 ,P <0 0 5 ,第11w及第 2 0w出现两个高峰 ,P <0 0 1~ 0 0 0 1;⑤SCr(μmol/L) :灌胃后第 10w突然升高并达高峰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0 1,随后下降 ,至第 14w降至正常 ,P >0 0 5 ,第 2 4w再次升高 ,P <0 0 0 1。肾脏病理改变 :①肾小管 :早期上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基底膜裸露 ;晚期小管灶性萎缩 ,可见小管基底膜增厚。②间质 :可见炎性细胞浸润 ,早期随时间增加 ,第 13w时最严重 ,以后逐渐减少。 2 4w时偶见间质纤维化。③血管 :血管改变呈进行性 ,早期为  相似文献   
78.
自拟宁心安神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莉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3):192-192
室性心律失常 ,为内科常见病。笔者近年来 ,以自拟宁心安神汤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30例 ,与心律平治疗 30例作对照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入选病历 6 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均符合 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 ] ,并经两次以上的心电图或者 2 4h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 ,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中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0~ 6 5岁。对照组 30例中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 2 8~ 6 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中医辨证分型等方面经统…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头孢他啶7β位三苯甲基侧链酸(Z)-2-[(1-叔丁氧基羰基-1-甲乙氧)亚氨基]-2-(2-三苯甲氨基噻唑-4-基)乙酸的合成路线。方法 以(Z)-2-酮肟-2-(2-氨基噻唑-4-基)乙酸乙酯为原料,经过氨基保护、醚化、选择性水解等反应,合成头孢他啶7口位三苯甲基侧链酸(Z)-2-[(1-叔丁氧基羰基-1-甲乙氧)亚氨基]-2-(2-三苯甲氨基噻唑-4-基)乙酸。结果和结论 合成了头孢他啶7口位三苯甲基侧链酸(Z)-2-[(1-叔丁氧基羰基-1-甲乙氧)亚氨基]-2-(2-三苯甲氨基噻唑-4-基)乙酸,核磁共振氢谱确证了目标化合物及各个中间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80.
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FasL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asL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是否异常 ,进一步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妊高征的发病机制。方法  2 0 0 1年 11月至 2 0 0 2年 7月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2 0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 ,6 5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其中轻度 2 2例、中度 2 0例、重度 2 3例 )胎盘组织中FasL表达强度。结果 FasL主要表达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 ,妊高征组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细胞FasL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FasL表达减少 ,母胎免疫耐受机制遭到破坏 ,引发胎盘绒毛发育不全、功能下降等一系列免疫病理改变 ,最终可能导致妊高征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