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8篇
临床医学   154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47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胫骨骨折是长骨中最常发生的骨折,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也明显升高.理想的治疗方法应该既能维持骨折良好的复位和固定,又能尽快地恢复下肢的负重和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大鼠 5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组和治疗组,后两组行双侧坐骨神经切断.术后治疗组颈后皮下注射他克莫司 (1 mg/kg),损伤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不同时间点取 L4~6脊髓,应用 Western blotting 技术及免疫荧光标记对脊髓组织中HGF 的表达变化进行定量和定位检测.[结果]HGF 在脊髓灰质前角、中间带和后角的各类神经元中均有表达;损伤组与正常组大鼠脊髓组织中 HGF 的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大鼠脊髓组织中 HGF 的表达在术后 7、14 d 时明显高于损伤组 (P< 0.05).[结论] (1) 周围神经损伤本身并不能使脊髓组织中 HGF 的表达上调;(2) 他克莫司能诱导周围神经损伤后内源性 HGF 的高表达,从而保护相应神经元,促进轴突生长.  相似文献   
63.
随着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增多,骨外科治疗理念的更新,各种新型的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内固定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使我国的骨科事业在近十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骨科医生应用先进的内固定材料攻克了许多骨科难题和"禁区",为百姓带来了福音.由于内固定材料的广泛应用,一些医生忽视对内固定材料的原理、力学、适应证、术后疗法的学习;由于患者本身康复意识的匮乏,也出现了一些内固定并  相似文献   
64.
;RT-PCR凝胶电泳法显示PQQ组c-myc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 结论 吡咯喹啉醌在适宜浓度范围内能促进许旺细胞的增殖,c-myc基因参与了许旺细胞的增殖过程并在其中表达上调.吡咯喹啉醌有望作为一种增殖促进剂刺激许旺细胞的体外增殖,提供大量种子细胞以满足脊髓及外周神经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及日后临床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随访我院60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运用椎板扩大开窗或全椎板切除减压,摘除髓核,椎体间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加压内固定及腰椎间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半年到3.5年,平均12个月,复查X线示骨性融合,2例出现断钉及松动现象,患者症状完全消失48例,基本消失7例,无明显缓解5例(可3例,差2例)。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优良率91.3%。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细菌内毒素(LPS)对人工关节磨损钛微粒诱导巨噬细胞释放破骨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列腺素(PGE2)的作用。方法:巨噬细胞分别与清洁钛微粒、LPS结合钛微粒、LPS联合培养,相应分为4组:清洁钛微粒组,LPS结合钛微粒组,LPS组及对照组。各组在1,2,3,4,6,8,10,12,16,20,24h时点分别取细胞培养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技术检测TNF-α、IL-1、IL-6、PGE2含量。结果:LPS组和LPS结合钛微粒组巨噬细胞在各相应时点较对照组和清洁钛微粒组分泌TNF-α、IL-1、IL-6和PGE2显著增高(P<0.01)。LPS组1-4h内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IL-6和PGE2迅速增加,并在随后24h维持在较高水平。LPS结合钛微粒组巨噬细胞释放TNF-α、IL-1、IL-6和PGE2缓慢逐步增高。LPS组和LPS结合钛微粒组巨噬细胞分泌TNF-α量比清洁钛微粒组高约一个数量级。LPS组巨噬细胞分泌TNF-α较LPS结合钛微粒组高1-3倍。清洁钛颗粒组较对照组IL-1、IL-6和PGE2分泌量无差异。结论:LPS具有强大的诱导巨噬细胞分泌破骨性细胞因子的作用。钛微粒与LPS结合后,延缓了LPS对巨噬细胞的刺激。LPS与清洁磨损钛微粒在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溶骨中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7.
无细胞的异体神经修复鼠坐骨神经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化学萃取同种异体神经,去除髓鞘和雪旺细胞,形成无细胞基膜管后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研究神经再生效果。方法 正常鼠坐骨神经用非变性生物剂处理后得到无细胞的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20mm缺损。实验分3组:无细胞基膜管移植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和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术后进行肌电图、光镜、电镜及图象分析仪检查。结果 A组再生神经有大量轴突通过移植体,术后2个月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潜伏期及波幅低于B组(P<0.05),术后3个月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髓鞘厚度在术后3个月时亦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轴突直径及数目两组无差异。C组因无神经再生,结果无法测量。结论 这种无细胞基膜管移植体能支持轴突的生长和雪旺细胞的迁移,是一种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68.
背景:骨在体生物力学长期在体测量一直是骨科和医学生物工程学者们关心的课题,应变计在此项测量中的应用被研究多年,但并未解决长期和连续测量问题。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安装方法测量及分析骨在体生物力学。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时轴向加压骨折端髓内、髓外的在体生物力学变化。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外科实验室。 材料:健康大耳白兔18只,雌雄不限,体质量3.6-4.2kg。 方法:2004-11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该课胚研究。取健康大耳白兔18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9只。髓外测量组:采用髓腔外骨皮质粘贴应变计法,根据轴向加压0.5倍和1倍体质量分为髓外测量0.5倍组和髓外测量1倍组;髓内测量组:髓腔内骨水泥包裹应变计法,根据轴向加压05和1倍体质量分为髓内测量0.5倍组和髓内测量1倍组。通过定标测得应变电压变化及加压后压力衰减值,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定标曲线数据。②两组不同加压后力衰减数据。 结果:④髓外测量组加压定标曲线早期变化大,达到稳态后与髓腔内趋势相同,但髓腔外应变值明显大于髓腔内。髓内测量组加压达到稳态时间短,应变绝对值较髓外测量组小。②加压后达到稳态前,髓外测量0.5倍组与髓外测量1倍组相比,衰减速度低,髓内测量0.5倍组与髓内测量1倍组相比同样结果,髓外测量组与髓内测量组相比,髓外测量组下降后有上升趋势,髓内测量组无上升趋势。达到稳态后,髓外测量0.5倍组、髓外测量1倍组均有下降趋势,髓外测量1倍组下降速度快,髓内测量0.5倍组维持一定水平。髓内测量1倍组出现波动。 结论:轴向加压时骨折端髓外应变值均显大于髓内,髓内较髓外易达到稳定状态,外固定器治疗骨折时初期加压量以0.5倍体质量为宜。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腰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3例腰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月~5年,12例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改善。结论:根据肿瘤侵犯的部位、性质,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瘤体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人工髓关节置换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26例人工髓关节置换术病例,其中股骨头置换组664例,全髋关节置换组162例。总结了早期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结果 35例(4.2%)患者出现早期并发症,其中早期伤口浅层感染2例;脱位2例;股骨上段劈裂5段;下肢深静脉栓塞26例。结论 严格手术适应证,正确手术操作,强调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是减少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