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0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386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493篇
口腔科学   62篇
临床医学   1704篇
内科学   925篇
皮肤病学   72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149篇
外科学   471篇
综合类   6047篇
预防医学   649篇
眼科学   115篇
药学   1040篇
  40篇
中国医学   862篇
肿瘤学   256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462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661篇
  2013年   852篇
  2012年   1049篇
  2011年   1268篇
  2010年   1065篇
  2009年   848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205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肠梗阻的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崇亮 《华夏医学》2003,16(3):432-434
将近5年来有关肠梗阻的新诊治方法作一综述,结论如下:①B超、CT和76%泛影葡胺口服造影等对肠梗阻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②腹腔镜小肠梗阻手术是最能体现微创技术优越性的手术之一。③EPII应以非手术疗法为主。  相似文献   
42.
邹国耀  唐志宏 《华夏医学》2004,17(6):987-988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大多为关节内骨折波及负重关节面,常可出现负重部的塌陷及腔内骨或软骨游离体,严重者可合并半月板及关节韧带损伤,引起膝关节活动障碍。虽然治疗方法众多,但并发症十分常见,特别是膝关节强直、创伤性关节炎、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甚至造成病残。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膝关节镜对12例胫骨平台塌陷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靶向血管治疗对人增生性瘢痕Ⅰ型胶原蛋白在裸鼠体内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TBSA深Ⅱ度创面愈合后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块(取自1例女性烧伤患者)植入48只BALA/C裸鼠肩胛部皮下,建立裸鼠增生性瘢痕移植模型。术后3周,将裸鼠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及对照组,每组12只,分别用0.01 mol/L灭菌磷酸盐缓冲液(PBS)稀释的15、10、5μg/ml VEGF单克隆抗体200μl以及等量、同浓度的PBS进行瘢痕内直接注射,每周2次,持续3周。术后45 d,测量各组裸鼠瘢痕组织的大小,计算体积;以HE染色行组织学观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与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瘢痕组织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瘢痕体积分别为(55.3±4.1)、(67.9±5.7)、(78.9±5.5)mm3;与对照组(85.0±7.3)mm3比较,大剂量组、中剂量组瘢痕体积明显变小(P< 0.05)。大剂量组、中剂量组血管和成纤维细胞较少,胶原纤维减少,排列较整齐。与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Ⅰ型前胶原蛋白mRNA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小剂量组与之接近。结论VEGF抗体靶向血管治疗可抑制增生性瘢痕血管形成、胶原表达及瘢痕生长。  相似文献   
44.
1986年11月至1987年12月,我们对来院进行人工流(引)产的2000名妇女的避孕状况及失败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现择其中资料完整的1616例统计报告如下:调查结果(一)调查对象的构成情况(1)年龄构成(百分比):<20岁1.42%,20~24岁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由于CT的广泛应用,配合脑电图(EEG)检查.明显地提高了临床诊断率.CT扫描和EEG检查,两者起到了相互补充的作用.今选择本院自1985年1月至1986年12月同时作了CT和EEG检查的119例神经系统疾病的门诊、住院患者,对照分析如下. 资料、方法与结果分析对象系我院门诊和神经内科住院诊断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19例中男性69例,女性50例;年龄分布为4(1/2)~81岁,除了<14岁的2例小儿外,均属成人病例;平均年龄43.17岁。按疾病分类:脑血管病31例(脑出血6例、脑梗塞25例;平均年龄54.05岁);颅内占位性病变14例(肿瘤11例、脓肿1例、囊肿1例、囊  相似文献   
46.
文琼仙 《华夏医学》2002,15(5):641-642
呼吸衰竭是新生儿期重要的死亡原因 ,随着呼吸机正压呼吸在临床上的应用 ,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我科于 1998年元月至今 ,使用呼吸机正压呼吸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 10 9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 9例符合 1988年 9月杭州会议制订的新生儿呼吸衰竭诊断初步方案的临床及血气分析两方面指标[1] 。其中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5 6例 ,新生儿肺炎 2 0例 ,窒息和早产儿频发呼吸暂停 15例 ,硬肿症 3例。主要临床表现 :青紫 36例 ,苍白19例 ,呼吸困难 83例 ,呼吸抑制 4例 ,明显吸气三凹征 6 6例 ,呼吸暂…  相似文献   
4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 ,病死率一直徘徊在 5 0 %左右 [1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科抢救的 35例 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影响 ARDS预后的几个因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均为我院急诊科 ICU所收治 ,男2 3例 ,女 12例 ;年龄 14~ 79岁 ,平均 4 7.3岁 ;外伤致失血性休克 16例 ,流行性出血热 4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2例 ,胸腹腔手术术后 8例 ,急性重症胰腺炎 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4年美国和欧洲学者联席会议所制定的 ARDS诊断标准 [2 ,3]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骨膜骨髓自固化磷酸钙(简称FP—BM—CPC)复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兔制造双侧挠骨中段10mm的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一侧骨缺损用FP—BM—CPC复合移植修复;对侧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兔挠骨骨缺损处在8周时均获得骨性修复,对照组均为骨不连。结论:FP—BM—CPC复合移植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望成为修复低负重或非负重部位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9.
蛛网膜下腔注入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与PCEA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小剂量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与 PCEA相比较。方法 :将 ASA I~II级 6 0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实验组采用腰麻 ,局麻药为 0 .75 %布比卡因 10~ 15 m g加入吗啡 0 .5 mg。对照组采用腰麻复合 PCEA,局麻药 0 .75 %布比卡因 10~ 15 mg,术后 PCEA。术后镇痛效果以视觉模拟评分 (VAS)、Ram say镇静评分、BCS舒适评分、成功率、不良反应并结合医疗费用比进行评价。结果 :VAS评分两组在 4、8、36 h时段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实验组在 12、2 4 h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 ,4 8、5 4 h对照组优于实验组。 BCS舒适评分、Ram say镇静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蛛网膜下腔注入小剂量的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并不亚于 PCEA,如采用医疗费用与治疗效果比 ,更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