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目的:探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比重结果是否可靠。方法:使用CLINITEK200型尿液分析仪及配套Multistix尿试带Miditron尿液分析仪及配套Combur-10尿试带和折射仪法同步对100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同时,用上述三种仪器进行比重液测定。结果:对100例尿液标本分别用于化学法及折射仪检测尿比重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折射仪与比重计所测得的比重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化学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比重误差大,建议使用折射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血尿酸对高血压的影响机制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8年01月至2011年01月我院接收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要求透析3个月以上,每周透析2~3次,使用碳酸氢钠透析液透析,分为血尿酸升高组30例和血尿酸正常组30例(以血尿酸正常参考值440 umol/L为分界点).指标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压采用间接测量方法.高血压合并高尿酸患者,别嘌呤醇100 mg口服,1次/d,4周后观察血压和血尿酸.结果 在尿酸正常组高血压发生率为26.67%,在血尿酸升高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为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尿酸正常组相比,尿酸升高组的UA值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尿酸与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有着密切关联,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可能是防治高血压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3.
石磊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46-14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1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发病后24h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将其分为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20例。另外,还有2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正常组没有并发症发生;低浓度组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痊愈;中浓度组中出现休克、上消化道出血、DIC和死亡情况,各有1例患者,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高浓度组中出现休克、上消化道出血、DIC和死亡情况,分别有5、6、3和4例患者,与对照组和低浓度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清降钙素原对于早期诊断、判定炎症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及疗效,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核型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临床症状的关系及ANA核型用于评估MCTD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6例MCTD患者血清中ANA核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MCTD患者血清ANA阳性65例,阳性率98.4%;其中斑点型最常见(41例);均质型患者临床受累系统多、症状重,且转化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比例高于斑点型(P<0.05)。结论:ANA核型对MCTD患者病情严重性、预后评估及用药指导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总胆汁酸(TBA)的关系,以及血清TBA测定在新生儿肝胆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TBIL和TBA浓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TBIL,和TBA浓度进行相关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TBA值增高,血清TBA测定在新生儿黄疸实验室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67.
贾梅香  马茹  郭珊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2):1517-1517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现状.方法:收集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株584株,用Kirby-Bauer法做药敏试验,并根据耐药表型分析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结果: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28.4%,亚胺培南34.0%,环丙沙星36.5%,左氧氟沙星43.2%,头孢他啶48.0%,阿米卡星49.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5.1%,哌拉西林62.5%,氨曲南62.6%,替卡西林-克拉维酸63.9%.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相对较高,耐药机制非常复杂,需引起实验室和临床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对血尿进行检测,分析其在实验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58例血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红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体积及宽度进行检测,分析血尿实验室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3.3%,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畸形发生率为7.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的血液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血液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实验室检查中,联合血尿检测,其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研究并推广。  相似文献   
69.
刘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74-275
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和血色素的影响。方法 136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通过血球计数仪放置0.5、1、3、6、9 h的血液标本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和血色素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在9 h时对白细胞、血小板和血色素检测者显著超出0.5、1、3、6 h时间段检测水平,9 h红细胞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需保持在6 h内完成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确保临床诊治参考数据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