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3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38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700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0篇
  10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64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81.
15例直肠肛管癌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加化疗低位直肠癌与肛管癌的疗效与副反应。方法 15例低位直肠癌与肛管癌中4例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者先行1~3个疗程化疗,其余先行DT40~60Gy外照射治疗。近距离放射治疗包括腔内和肛周组织间插植治疗(8~18Gy)。同时全身以氟尿嘧啶为主的静脉化疗,共3~6个疗程。结果 平均随访49.1个月,15例中14例肛门全部获得保留,局部控制率为60.0%,5年生存率为66.7%。主要急性并发症发生在消化道,腹泻发生占12/15,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2级以上腹泻占5/12;2例经保留灌肠治疗缓解;1例因放射性直肠炎慢性便血30个月;2例出现肛门失禁症状,其中1例经外科切除肛门结肠造口。9例出现UICC2级以上骨髓抑制,4例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缓解,其余5例被迫中断化疗。结论 低位直肠肛管癌的全身化疗加放射治疗远期疗效较好,其疗效不比根治性手术差,能保留肛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2.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嗅神经母细胞瘤 (esthesioneuroblastoma ,ENB)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 ,约占所有鼻腔肿瘤的 3%~ 5 %。 192 4年Berger和Luc[1] 首次以感觉性嗅神经上皮瘤 (olfactoryesthe sioneuroepithelioma)报道此病 ,至 1997年全世界文献报道共约10 0 0余例[2 ] 。由于其发病率低 ,各研究机构的病例数有限 ,应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对此病的治疗至今尚未达成共识。笔者根据近 2 0年来发表的中英文文献 ,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一、临床表现嗅神经母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最小 1岁 ,最大 83岁 ,2个发病高峰分别在 10~ 2 …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食管癌所致的放射性脊髓炎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女3例,男2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经根治性放射治疗,食管癌虽被治愈,但于放射治疗后7~30个月发生横贯性放射性脊髓炎.结合文献分析放射性脊髓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及其防治.结果迟发横贯性放射性脊髓炎一旦发生,虽经多方治疗不可逆转,4例死亡,1例带病生存.结论迟发横贯性放射性脊髓炎是一种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尚无有效疗法,预后很差,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84.
黄芩中酚性苷类对腮腺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中酚性苷类对鼻咽癌患者腮腺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从2000年4月-2001年3月将85例鼻咽癌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放疗加黄芩酚性苷类组(实验组),分别在放疗前和两侧对穿野放疗至60Gy时以^99m锝核素扫描检测腮腺的摄取和排泌功能,同时每周观察患者的口干症状和口腔黏膜反应。结果:急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分级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341;两组口干程度差异比较也无显著意义,P=0.079。放疗前后双侧腮腺摄取和排泌功能下降程度的比较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521和0.572。结论:黄芩中酚性苷类对接受两侧对穿野放疗达60Gy鼻咽癌患者的腮腺未能显示出放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患者男,63岁。右上腹肿块、伴发热,B超、CT检查发现肝肿物就诊。病人1988年5月发现咽部不适、吞咽困难,行钡餐造影及食管镜检查,发现下咽部约3×2cm2隆起,活检证实为下咽癌,行根治性放射治疗。1991年10月发现在舌左前部白斑,伴破溃、出血,活俭为口腔白斑癌变,行舌部分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1994年5月因反复右上腹疼痛伴寒战,发热,黄胆,诊为总胆管结石、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入院手术,术中发现总胆管扩张约2.5~3cm粗,未触及结石,切开12指肠发现壶腹部有1.5X2.Ocm‘灰白肿物,突向腔内,质硬,术中病理报告为腺癌,行根治性…  相似文献   
86.
高剑铭  毛志达 《癌症》1998,17(4):283-285
目的:了解同期缩野加量治疗在鼻咽癌颈淋巴结治疗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从1995年2月至1997年2月将108例初治鼻咽癌病人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同期缩野加量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颈淋巴结阳性者为38例;实验组平均颈淋巴结大小为4.684cm,对照组为4.140cm,P〉0.05;实验组平均颈部剂量为68.67Gy,对照组为66.42Gy,P〉0.05。实验组平均颈部放疗天数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联合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FSCR)交替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90例PHC患者随机分成单纯介入组与介入加放疗组(综合组).综合治疗组采用TACE结合FSCR,观察近期疗效与生存率,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1%、62.2%、24.4%和73.3%、37.8%、8.9%,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对病灶周边门静脉供血为主的肿瘤病灶的杀灭,是本疗法比单纯介入治疗(TACE)疗效增高的关键.综合治疗组中肿瘤直径、肿瘤数目、Child分级、Okuda分期为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神经损伤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颅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512例鼻咽癌中Ⅰ、Ⅱ、Ⅲ、Ⅳ期分别为31、212、198、71例.60Coγ线或6MVX线为放射源,面颈野或耳前野为主野加鼻前野放射,部分病例根据鼻咽肿瘤情况辅以颅底野、耳后野及鼻咽腔内后装放射.鼻咽部放射中位剂量为7130cGy,颈部根治性放射的中位剂量为6410cGy,预防放射的中位剂量为5480cGy.合并化疗101例.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7年.512例中81例发生颅神经损伤,中位潜伏期4.6年.5、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0.3%、25.4%.以第Ⅻ颅神经损伤最为多见.多因素分析显示前组颅神经放射性损伤主要与放射治疗前颅神经侵犯、化疗、鼻咽外放射总剂量及年龄有关,而后组颅神经损伤与N分期、放射野分组有关.颅神经侵犯、合并化疗、鼻咽总剂量>7000cGy者前组颅神经放射性损伤增加.而颈淋巴结分期晚者后组颅神经损伤增加,放射野分组中以第1组后组颅神经损伤发生的危险性大,其次为第2组,第3组后组颅神经损伤的危险性较小.34例鼻咽腔内后装放射者仅1例发生前后组颅神经损伤.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神经损伤并不少见,随着生存期延长而呈上升趋势.前、后组颅神经放射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不同,可能与其解剖部位及走向有关.控制外放射总剂量、面颈野放射有助于减少颅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89.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原发性肝癌疗效。方法 采用8MV X线直线加速器对117例中晚期肝癌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肿瘤靶体积为30~2015cm^3(平均478.5cm^3)。单次剂量4~8Gy,隔日1次,总照射剂量40.0~57.6Gy(平均50.8Gy)。结果 完全缓解(CR)率为11.9%,部分缓解(PR)率为64.2%,无变化(NC)率为18.3%,进展(PD)率为5.5%,总有效(CR PR)率为76.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6%、42.0%、28.8%。门脉癌栓CR率为82.5%,PR率为10.0%,NC率为7.5%,CR PR率为92.5%。合并门脉癌栓的中晚期肝癌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1%、19.7%。放射性肝炎发生率为7.3%。Cox回归分析提示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及大体肿瘤体积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是治疗门脉癌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
血管靶向及抗血管生成联合放射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生长必须依赖足够的血供,切断肿瘤的血供则可抑制肿瘤生长,甚至造成肿瘤细胞坏死。以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从而影响肿瘤血供的治疗方法是近几十年来肿瘤学研究中一个相当热门的领域。其治疗作用具有:①高效性,一根血管可供应较多的肿瘤细胞,药物易于到达作用部位;②广谱性,肿瘤都需要血供;③不易耐药,内皮细胞不易发生突变等优点。具体又分为血管靶向和抗血管生成两种策略,前者针对已有的肿瘤血管,后者着眼于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二者既有区别又联系紧密,有时难于完全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