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4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1篇
  1篇
中国医学   3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对泽泻中原三萜、降三萜和倍半萜化学成分分离和鉴定及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速逆流色谱、中压制备色谱和半制备色谱法对泽泻中各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利用1H和13C NMR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通过测定各单体对LPS(1 μg·mL-1)诱导Caco-2细胞中NO生成的抑制作用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 从泽泻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包括8个原三萜类成分:alisol A 23 acetate (1),alisol G (2),16-oxo-11-anhydroalisol A (3),16-oxo-11-anhydroalisol A 24 acetate (4),alisoma A (5),alisoma B (6),alismanol J (7),alismanol B (8);1个降三萜类成分:17-nor-protostane (9);9个倍半萜类成分:orientalol L (10),orientalol M (11),orientalol N (12),orientalol O (13),orientalol P (14),alismanoid A (15),heyneanones D (16),leptocladol B (17),chabrolidione B (18);1个木脂素类成分:pnoresinol (19)。原三萜类成分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8的IC50分别为2.1、0.9、7.3、10.0、11.0、16.0、13.5和10.5 μmol·mL-1,降三萜及倍半萜活性较弱,化合物10、11、13、15、16和17的IC50分别为24.0、26.2、30.6、15.7、17.2和15.2 μmol·mL-1结论 化合物16、17、18和19为该植物首次分离得到。首次报道了倍半萜类成分对LPS诱导Caco-2细胞中NO生成的抑制作用,其中alisol A 23 acetate和alisol G的抑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52.
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一种能客观测量并评价正常生物过程、病理过程或对药物干预反应的指示物,可有效提高新药研究开发决策,指导候选药物早期临床试验,降低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其在药品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业内普遍关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关于生物标志物研究开发和资格鉴定程序的指南,鼓励医药企业将生物标志物作为创新药物发现的工具,在药品上市后通过生物标志物监控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针对我国药品生命周期特点,对生物标志物在药物基础研究、先导化合物/创新药物的设计与发现、临床前药物开发、临床研究、新药研究及上市后再评价等药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作用情况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3.
54.
55.
56.
目的 考察用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提取龙须藤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以龙须藤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并采用Design expert 7.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提取龙须藤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每1 g药材酶用量9.13 mg、酶解时间2.06 h、酶解温度51.03℃.在优化条件下,提取率平均值为19.24%(RSD为1.68%),与预测值19.02%接近.结论 纤维素酶-乙醇协同提取龙须藤总黄酮可获得较高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 采用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芪枣口服液提取工艺.方法 以提取工艺中加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等参数为自变量,进行D-最优设计;以黄芪甲苷总量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 优选芪枣口服液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2倍、煎煮时间1.53 h、煎煮次数3次.结论 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能够优选芪枣口服液提取工艺,有利于提高有效成分含量和保证口服液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研究精眯对脾虚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修复及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方法 将利血平造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精眯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表皮生长因子(EGF)组及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组,每组6只,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检测对葡萄糖吸收的影响及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肠黏膜损伤修复情况,利用实时定量PCR(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相关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SGLT-1)mRNA、易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2)mRNA及SGLT-1、GLUT-2表达差异.结果 根据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app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对葡萄糖的吸收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精眯各给药组随剂量增加吸收增大;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肠黏膜明显变薄受损,腺体数目减少,SGLT-1,SGLT-1 mRNA,GLUT-2,GLUT-2 mRNA明显下调;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肠黏膜得到修复,SGLT-1、SGLT-1 mRNA、GLUT-2、GLUT-2 mRNA上调,其中以精眯高剂量组与EGF组最为显著.结论 精眯通过肠黏膜的修复促进葡萄糖的吸收.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清热解毒中药复方对头孢拉定的体外抑菌增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棋盘法观察中药复方与头孢拉定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利用生物大分子分析、糖代谢、AKP的含量测定等方法,来验证清热解毒中药复方的药效作用.结果 清热解毒中药复方与头孢拉定两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浓度指数(FIC)为0.125;中药复方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后,DNA和RNA的含量比正常组仅增加0.47%,糖浓度仅增加5.47%,AKP含量比正常组增加484.7%;菌体可溶性蛋白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变化.结论 清热解毒中药复方对头孢拉定有协同抑菌作用,其机理与增加细胞壁透性、影响蛋白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桔梗皂苷D对MG-63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桔梗皂苷D对MG-63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及其IC50值,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桔梗皂苷D作用24 h后的MG-63细胞的凋亡情况、凋亡类型.使用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DCFH-DA)检测加入桔梗皂苷D后肿瘤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加入JC-1线粒体染料试剂盒检测被桔梗皂苷D孵育24 h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MTT数据表明桔梗皂苷D对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80μmol/L.MG-63细胞被桔梗皂苷D作用24 h后,通过JC-1和DCFH-DA染色的实验结果表明桔梗皂苷D作用后的MG-63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上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 桔梗皂苷D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破坏线粒体从而导致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