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727篇
预防医学   20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45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对HPLC法测定头孢曲松钠和有关物质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选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30:70),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本品中头孢曲松钠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4.580—6870ng(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7%(RSD=0.5%,n=6);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9ng和0.31ng。结论该改进后的测定方法更快速、准确,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同《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比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比较鼻内镜下双极电凝与传统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住院的鼻出血患者77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传统填塞治疗,比较两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7.50%,平均住院时间为(3.42±0.64)d;对照组治愈率为83.78%,平均住院时间为(6.55±1.31)d;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综合征发生率为20.00%,黏膜变化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治疗后综合征发生率为54.05%,黏膜变化发生率为56.7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具有操作简单、直视下操作的特点,能尽快找准出血点,止血效果好,而且可缩短治疗时间.是鼻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羟糖甘滴眼液对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术后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8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眼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羟糖甘滴眼液。观察两组术前、术后3、7、30 d干眼症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l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结果两组术后3、7、30 d BUT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0 d观察组恢复正常水平,术后7 d观察组干眼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糖甘滴眼液可以缓解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干眼症状,对早期恢复泪膜稳定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探讨和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个月内宫腔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发生2次或2次以上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后同时放置曼月乐环1枚;对照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口服优思明治疗。所有患者均选择术后每3个月复查阴道B超,术后1年常规宫腔镜检查,进而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5.0%(1/20)、25.0%(5/20);此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前后月经量及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治疗,同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可有效地防止患者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26例单侧腹股沟疝患儿,61例行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改良组),65例行传统手术(传统组),改良组应用普通外科缝针于腹腔镜下荷包缝合内环口2圈。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传统组(P<0.01),住院费用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备一定腹腔镜操作经验的术者行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无需特殊的手术器械,患儿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疝,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6.
57.
58.
59.
背景: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可获得最佳固定效果。但由于跟骨复杂的解剖特点和术中有限的X线透视效果,完成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工作难度极大。而准确置入载距突螺钉的方法仍存较大争议。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时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载距突螺钉的准确置钉效果。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42例(48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例,男35例,女7例;年龄15-67岁,平均38.9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22足,Ⅲ型19足,Ⅳ型7足。所有手术均采用跟骨外侧入路,术中使用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辅助置入跟骨载距突螺钉。术后复查X线与CT,验证螺钉置入载距突的准确性。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访7-28个月,平均17.4个月。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21足,良19足,可8足,差0足;术后Maryland足部评分平均为87.8分,优良率83.3%。共置入53枚载距突螺钉。1枚螺钉从跟骨后关节面内下方露出部分螺纹,1枚螺钉从载距突前方穿出,1枚螺钉穿出载距突关节面进入距跟中关节,1枚螺钉远端一半螺纹在载距突下方露出,余49枚螺钉位于载距突内;螺钉置入精确率为92.5%(49/53)。结论:跟骨载距突螺钉导向器能辅助术者从跟骨外侧入路准确完成载距突螺钉置钉。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对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方法:每天A班交班后,由护士长主持,对新收治、重病、特殊背景或有特殊要求的患者进行规范的高级责任护士查房,1次/d。结果:规范神经内科高级责任护士查房后,护士的病情知晓率由78.95%上升至100%,护士专科理论考核优秀率由52.63%上升至94.93%,操作技能考核优秀率由47.36%上升至94.73%。护士寻求真相、分析能力、求知欲评分及评判性思维总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规范高级责任护士查房能激励护士主动学习热情,提高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水平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是提高神经内科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