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关系密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归为Ⅰ类致癌因子。研究显示全世界约半数人口感染Hp[1],中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对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人群调查表明,Hp的总感染率约为54.76%[2],根除Hp是防治上述疾病的有效措施[3-5]。京都共识报告[6]中也提出每一例Hp  相似文献   
102.
肠道菌群由数万亿个微生物组成,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保持着共生关系,在调节宿主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各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受到了大量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肠道菌群与非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作一概述,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基础的重症酒精性肝炎(AH)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短期预后的评估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04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70例重症AH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肝病基础分为A型(无肝硬化,n=27)、B型(代偿期肝硬化,n=52)和C型(失代偿期肝硬化,n=91)。计算Maddrey判别函数(MDF)评分、慢性肝衰竭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ABIC评分(年龄、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以及Glasgow酒精性肝炎评分(GAHS)。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重症AH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各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敏感度、特异度,并应用DeLong法进行比较。结果A、B、C型患者28 d生存率分别为88.9%、80.8%和51.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3,P<0.001)。MELD评分、MDF评分、GAHS评分、ABIC评分和CLIF-SOFA评分预测28 d病死率的AUC(95%CI)分别为0.584(0.493~0.676)、0.696(0.605~0.786)、0.644(0.554~0.735)、0.745(0.662~0.827)和0.795(0.726~0.863);CLIF-SOFA评分与MDF评分、MELD评分、GAH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LIF-SOFA评分预测28 d病死率的最佳阈值为8.50分,敏感度为79.0%,特异度为67.9%。发病时不同肝病基础(HR=2.296,95%CI:1.356~3.887,P=0.002)以及合并肝性脑病(HR=1.911,95%CI:1.059~3.449,P=0.031)是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肝病基础的重症AH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短期预后,发病时不同肝病基础及合并肝性脑病与重症AH患者28 d预后密切相关。CLIF-SOFA评分能够较好地预测重症AH患者28 d预后。  相似文献   
104.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附着于人胃上皮细胞表面,导致黏膜慢性炎症。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公认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是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的重要病因之一。Hp根除的经典一线方案为标准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阿莫西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根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所规定的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制作原则与流程,开发肝硬化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方法通过文献查阅、患者访谈及参照国内外有关量表,收集和提取肝硬化患者的重要信息,构建概念框架,进而形成条目池。再经由患者认知测试、患者评价及专家评审,完善条目池,形成最初的量表。用此量表分别在山西省不同地区的不同级别的8所医院进行小规模的预调查,回收问卷后,应用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IRT)共7种方法对条目进行筛选,将其结果与专业知识结合后删除不符合要求的条目,形成初始量表。最后使用初始量表在上述8所医院开展大规模的正式调查,用与预调查相同的方法对条目进行第二次筛选,形成终选量表。结果终选量表含有50个条目,分为生理、心理、社会、治疗4个领域,共计13个维度。结论形成的终选量表基本符合理论框架,筛选出的条目能够较好地反映肝硬化患者生命质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基因5(PS1TP5)的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克隆PS1TP5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方法以PS1TP5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A)-PS1TP5转染HepG2细胞,以空载体pcDNA3.1(-)-myc-his(A)为对照,制备转染后的细胞裂解液,提取mRNA并合成cDNA,经RsaⅠ酶切后将实验组cDNA分成两组,分别衔接两种不同接头,再与对照组cDNA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PCR反应,产物与T/A克隆载体连接,构建cDNA消减文库,并转染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随机挑选克隆经PCR鉴定后进行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人PS1TP5蛋白反式激活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扩增后得到70个200~1 000 bp插入片段的克隆,随机挑选其中30个插入片段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其全长基因序列,结果共获得24种编码基因,其中1个为未知功能的新基因,电子拼接后命名为HBV PS1TP5TP1(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反式激活蛋白5反式激活蛋白1),GenBank注册号DQ487761。结论筛选到的cDNA全长序列,包括一些与细胞...  相似文献   
107.
目的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风险预测的因素具有高维性、冗余性及类间不均衡的特征,研究变量筛选后的重采样和Voting异质集成分类模型的风险预测性能。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肝硬化住院患者950例,68例并发肝性脑病,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风险预报因子初筛;再采用SMOTE重采样技术及其改进算法处理不平衡数据;最后采用SVM、MLP、随机森林以及综合以上三种算法预测结果的Voting异质集成分类算法构建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风险预测模型。结果logistic回归筛选了7个风险预报因子,采用重采样技术后的分类模型的预测性能整体上优于不平衡数据模型,以SVM-SMOTE最优;相同重采样技术后的Voting异质集成与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SVM和MLP,其中Voting异质集成分类模型的性能略高于随机森林。综合各模型性能可知,采用SVM-SMOTE重采样技术处理的Voting异质集成模型在识别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效果最好,测试集各评价指标值分别为:AUC=0.947、准确率=0.877、精确度=0.898、召回率=0.855、F1分数=0.876。结论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风险预测因素的高维性、冗余性及类间不均衡的特征,本文所提出的基于logistic逐步回归特征筛选、SVM-SMOTE重采样的Voting异质集成模型的预测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比较壳聚糖(Ch)与半乳糖化壳聚糖(GC)纳米载体对肝癌细胞的转染效果;观察转染后的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启动子连接的自杀基因(pGL3-hTERTp—TK)对肝癌细胞株HepG2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ch及Gc;构建pGL3,hTERTp—TK质粒及ch/DNA和GC/DNA复合物;转染HepG2细胞和正常肝细胞L-02;通过单光子液闪计数仪观察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FCM)、Caspase-3万法观察自杀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质粒经酶切及电泳后在琼脂糖凝胶上出现300bp与1100bp两个清晰条带;在HepG2中,由Gc介导的pGL3-hTERTp.Luc^+荧光素相对活性表达明显高于ch介导的pGL3-hTERTp—Luc^+,但比去唾液酸糖蛋白(AF)介导的pGL3.hTERTp—Luc^+低,而在正常肝细胞荧光素相对活性表达极低;治疗质粒Gc介导的pGL3-hTERTp—TK转染的HepG2细胞抑制率和L-02细胞抑制率,在前体药物更昔洛韦(GCV)的浓度为10μg/m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0,P=0.000)。HepG2细胞组GC—pGL3-hTERTp—TK凋亡率为65.28%,明显高于其他组(LSD法,均P〈0.05)。L-02细胞组GC—pGL3-hTERTp—TK凋亡率仅为10.R0%,明显低于对照组Ch—pGL3-control(LSD法,P=0,000);FCM检测显示Ch—pGL3-hTERTp—TK转染HepG2细胞后其平均荧光强度为168.02±3.68,Gc—pGL3-hTERTp—TK转染后其平均荧光强度为204.45±3.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4,P〈0.05)。结论Gc较ch能提高pGL3-hTERTp—TK质粒对肝癌细胞的转染率,GC—pGL3-hTERTp—TK可以靶向攻击肝癌细胞,对正常肝细胞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大麻素受体1(CB1R)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使用CB1R拮抗剂利莫那般评价对NAFLD的治疗作用,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HSHF)建立大鼠NAFLD模型.分组并连续给药8周.取动物血清和肝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CB1R在实验组的表达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血清生化检测,观察利莫那般对肝脏组织病理学、肝功能酶学、血脂等的影响。结果CB1R在模型组的表达与对照组、干预组比较显著增加(P〈0.01),利莫那般可逆转肝组织脂肪变性,降低血清1eptin、TNF-α、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HSHF饲料喂养大鼠30d成功建立NAFLD模型。CB1R拮抗剂有望成为NAFLD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治疗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非酒精性脂性肪肝病患者30例,测定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体质量指数、内毒素、瘦素、IL-6、IL-8水平。评价重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采用硫普罗宁治疗3个月后,内毒素、瘦素、ALT、IL-6、IL-8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内毒素升高,伴随内毒素水平升高,瘦素、ALT、IL-6、IL-8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也明显升高(P〈0.05)。硫普罗宁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明显下降。结论 NAFLD患者存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瘦素、IL-6、IL-8等细胞因子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中具有重要的致病作用,硫普罗宁可明显改善内毒素血症,通过降低瘦素、IL-6、IL-8等细胞因子,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