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5篇
  4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22.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HF总人数的50 %,它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左心房对于调节左室充盈量和维持全心功能至关重要,最近研究发现左心房功能在HFpEF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HFpEF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因此,该文对HFpEF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二者关系展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在HFpEF患者诊断和评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调查使用阿米卡星(Amk)、依替米星(Eti)的老年患者发生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促进老年患者合理使用这类药物。方法采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4家医院呼吸科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老年住院患者资料并分析。结果共纳入628例患者,其中男356例(56.69%),女272例(43.31%),平均(73.25±4.95)岁,Amk使用方案主要是0.4 QD(61.11%),Eti为0.2 QD(40.33%)。常联合β-内酰胺类药(62.42%)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50.16%)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59%),总有效率为82.32%(517/628),总肾功能损害率为2.23%(14/628)。Amk有效率为84.18%(394/468),肾损害率为1.92%(9/468)。Eti则分别为76.87%(123/160),3.13%(5/16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80岁,疗程5天,合并使用呋塞米,合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给药频次为肾功能损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疗程5天(OR=12.439;95%CI:3.315-46.670;P0.05),合并使用呋塞米(OR=4.939;95%CI:1.227-19.872;P0.05),合并使用ACEI/ARB(OR=8.656;95%CI:2.199-34.089;P0.05)是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尤其是≥80岁的高龄老人。疗程5天,合并使用呋塞米或ACEI/ARB时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4.
25.
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是广泛应用于口腔临床的局部麻醉剂,其不良反应偶有发生.本文报道了1例右上颌第二磨牙局部浸润麻醉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后导致硬腭黏膜局部组织坏死的病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MDR)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95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和15例正常肺组织中EGFR与肺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及谷光甘肽转移酶(GST-π)的表达。结果  95例NSCLC中,EGFR、LRP、P-gp、MRP及GST-π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53%、60.00%、40.00%、41.05%和55.79%。EGFR表达在有无吸烟史、不同病理类型(鳞癌vs腺癌)、不同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RP和MRP在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 <0.05),MRP在高分化癌的表达阳性率低于中、低分化(P <0.05)。MRP与LRP、P-gp与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r =0.341,P =0.001;r =0.213,P =0.038),EGFR与LRP、P-gp、MRP、GST-π的表达无关(P >0.05)。EGFR阳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为37.5%,低于EGFR阴性表达的化疗有效率(66.0%)(P <0.05)。结论  NSCLC组织中EGFR与多药耐药蛋白常阳性表达,形成MDR的4种蛋白相互联系,可能对耐药的形成起协同作用,EGFR可以作为评价NSCLC化疗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27.
邱翔  刘伟  刘冰  杨廷舰 《安徽医药》2018,22(4):674-67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微创与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4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神经内镜微创治疗组(内镜组)以及开颅微创血肿清除术组(开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以及术后半年的GOS预后评分.结果 内镜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的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开颅组.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开颅组(P<0.05).内镜组半年后GOS预后评分显著优于开颅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治疗能显著减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提高血肿清除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急性幕上皮质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短期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6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急性幕上皮质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患MS分为MS组46例和非MS组60例,以发病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所有患者行颅脑MRI检查,比较两组腔隙性梗死灶数量和Fazekas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入院及发病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和mRS评分;比较两组的血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MS组患者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腔隙性梗死灶数量、Fazekas量表评分高于非MS组(P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非MS组(P <0.05)。MS组患者的入院NIHSS评分、入院mRS评分、发病90 d的NIHSS评分均高于非MS组(P <0.05),入院MoCA评分和发病90 d的MoCA评分均低于非MS组(P <0.05),两组发病90 d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S是急性幕上皮质下腔隙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3.695(95% CI:1.288,10.600)]。结论 MS是急性幕上皮质下腔隙性脑梗死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与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伤有关,可能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究GCM1对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置control组、BMP2诱导组、BMP2+ov-NC组、MP2+ov-GCM1组、BMP2+sh-NC组、BMP2+sh-GCM1组,BMP2用于诱导细胞成骨分化。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检测GCM1对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分化相关蛋白及Wnt3a/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GCM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低表达。过表达GCM1能够促进BMP2诱导MC3T3-E1的成骨分化和矿化,而抑制GCM1表达则抑制了BMP2诱导MC3T3-E1的成骨分化和矿化。此外,过表达GCM1增加了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GCM1表达则与上述结果相反。结论 GCM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低表达,过表达GCM1则可能通过激活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成骨分化及矿化,进而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0.
氟喹诺酮类药物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例因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7例患者均无神经精神疾病史及家族史,在静脉应用此类药物2~5天后出现CNS症状,并排除了可以导致CNS不良反应的其他原因,停药后症状消失,提示不良反应系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