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4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3210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9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良性疤痕增生性中心气道狭窄病因复杂、治疗存在挑战,本文探讨内镜下激光治疗疤痕增生性气道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21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呼吸内镜激光治疗的良性疤痕增生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23例,回顾性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价患者气道通畅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动态评估治疗的有效性,监测并发症评估安全性。  结果  患者年龄为(57.43±10.85)岁,男女比例为1.87 5∶ 1。既往气管切开术后是狭窄最常见的原因(56.5%),其次是气管插管(43.5%)。内镜下激光治疗23例(23/23,100.0%)患者症状均好转,气道通畅,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SF-36评分[(107.02±10.72)分]显著高于术前[(70.34±6.17)分,t=19.877, P < 0.001],mMRC显著下降(P < 0.001)。操作激光过程中和治疗后近期未观察到并发症。2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60个月,平均1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0(4.0,23.0)个月。17例(17/23,73.9%)患者在随访中出现再狭窄,其中12例(12/17,70.6%)需再次介入治疗。  结论  内镜下激光消融良性疤痕增生性中心气道狭窄安全有效,表现为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尤其适用于危急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行置管溶栓(CDT)过程中监测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静脉通畅度评分的变化,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抗凝、置管溶栓等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测量并记录术前1 d、术后每天监测2次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至术后7 d,计算置管溶栓术前1 d、术后3 d、术后7 d的静脉通畅度评分。  结果  37例患者在行置管溶栓过程中均未出现呼吸困难、咯血、胸痛等肺栓塞症状。本治疗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腘窝穿刺点出血,1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未予特殊处理,均未出现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行置管溶栓过程中,D-二聚体平均值在DVT溶栓过程中先呈升高趋势,在术后2 d达最高水平,最高值为77.4 mg/L,此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纤维蛋白原平均值在置管溶栓过程中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术后3 d静脉通畅度评分为(3.7±0.9)分,术后7 d通畅度评分为(2.4±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置管溶栓过程中,D-二聚体可以作为监测溶栓时间及治疗效果的指标,纤维蛋白原可以作为监测停止溶栓和出血情况的指标,静脉通畅度评分的变化可以作为血栓清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通过测定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探讨术前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41例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清晨空腹多项血脂数据及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及无病生存期(DFS)。  结果  患者TC水平 < 6.2 mmol/L的平均OS为96.2个月,患者TC水平≥6.2 mmol/L的平均OS为95.4个月(P=0.556),患者TC水平 < 6.2 mmol/L的平均DFS为95.9个月,患者TC水平≥6.2 mmol/L的平均DFS为94.0个月(P=0.122)。在不同水平的TC组中,总体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HDL-C水平 < 1.04 mmol/L的平均OS为94.7个月,患者HDL-C水平≥1.04 mmol/L的平均OS为97.6个月(P=0.019),患者HDL-C水平 < 1.04 mmol/L的平均DFS为93.2个月,而患者HDL-C水平≥1.04 mmol/L的平均DFS为97.6个月(P=0.003)。在不同水平的HDL-C组中,总体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发现,高水平HDL-C患者DFS更长(HR=3.916,95%CI:1.355~11.313, P=0.012)。  结论  术前HDL-C水平可能是预测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联合血脂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评估。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颈动脉斑块的59例体检者作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59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所有受试者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血脂水平测定。  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为(1.58±0.34) mm, 其与对照组IMT值[(0.76±0.12) mm]相比明显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LDL-C值和HDL-C值分别为(3.09±1.01) mmol/L和(1.18±0.37) mmol/L, 其与对照组相对应的LDL-C值[(2.67±0.68) mmol/L和HDL-C值(1.33±0.32) mmol/L]相比, 前者显著升高而后者显著降低,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观察组的TC值[(4.94±1.18) mmol/L]和TG值[(1.85±0.67) mmol/L]与对照组[(4.69±0.76) mmol/L、(1.71±0.92) mmol/L]相比虽有一定的升高,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与血脂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具有密切相关性, 高水平的TC、TG和LDL-C导致动脉IMT的增厚继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因此, 对于高脂血症的患者应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以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 为早期调控血脂以积极预测相关并发症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对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  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1日—2021年5月3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80例,观察患者入科24 h内的SAA、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估计(SOFA)评分。根据脓毒症诊断标准将80例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25例)和脓毒症组(55例),通过ROC曲线评估SAA、IL-6对脓毒症的诊断效能,利用Spearman分析探究SAA、IL-6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根据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将5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组(2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0例),评估SAA、IL-6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价值。  结果  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示,IL-6的灵敏度和特异度(94.4%、63.4%)较高;联合应用时, SAA联合PCT的特异度(95.8%)最高;IL-6联合CRP的灵敏度(100.0%)最高。SAA、IL-6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评估病情程度的ROC结果示,SAA单独应用以及IL-6联合PCT的特异度(均为80.0%)最高,SAA联合PCT的灵敏度(96.0%)最高。  结论  SAA、IL-6可作为评估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标志物,IL-6也可以辅助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两者与PCT、CRP联合应用后可提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王立群  何玉  李旭  杨康  朱宏  王亚飞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704-1707
  目的  评估R-way阴道镜诊断系统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18年1—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阴道镜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保留有完整图像及病理随访结果的380例患者,应用R-way阴道镜诊断系统对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出诊断结果,以宫颈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R-way诊断系统与2011版阴道镜诊断术语对宫颈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一致性,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估R-way诊断系统在宫颈疾病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果  R-way系统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为62.9%,特异度为100.0%,约登指数为69.2%,符合率为98.9%;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89.5%,约登指数为74.5%,符合率为88.4%;诊断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的灵敏度为76.1%,特异度为79.0%,约登指数为55.1%,符合率为78.2%。设定宫颈高级别以上病变为阳性组,低级别以下病变为阴性组;R-way诊断系统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90.5%;2011版阴道镜诊断术语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90.9%;两者诊断宫颈阳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7、0.822。  结论  R-way诊断系统是一种简单易学、稳定有效的客观评价阴道镜图像的诊断系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及快速成型(RP)技术(简称为CAD-RP技术)联合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与可行性。  方法  将2019—2020学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84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人,观察组采取结合CAD-RP技术联合三维有限元分析的PBL教学法,对照组则采取传统PBL教学法。在课程完成后开展结课考试及教学满意度调查。考试方式包括骨科专业理论课内容以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满意度调查包括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效率、师生互动交流及教学环境等方面。  结果  专业理论知识:观察组成绩为(35.36±2.40)分;对照组成绩为(33.90±2.55)分。临床实践技能:观察组结业考核成绩为(35.21±2.41)分;对照组结业考核成绩为(33.36±2.84)分。满意度:观察组满意率为78.6%(33/42);对照组满意率为45.2%(19/42)。观察组较对照组在考试成绩与教学满意度方面均有所提高(均P<0.05)。  结论  CAD-RP技术联合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骨科临床教学有重要意义,激发了医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推广和采用。   相似文献   
998.
在核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消除医学生的恐“核”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充分掌握核医学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是核医学学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核医学课程是一门特殊的医学专业课,涉及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属于多学科交叉,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为繁多,复杂且抽象,学生理解消化课程内容比较困难。因而,在理论课的教学结束后,适时开展核医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提升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实验课程中紧密结合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学生对核医学理论知识的正确掌握和深刻领会。通过对临床上辐射防护现状的讲授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的恐惧心理。结合临床案例分析有助于加强学生们对核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验操作中讲述辐射防护相关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在提高核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对核医学感兴趣并有志投身于核医学研究的专业人才。本文旨在结合临床专业学生的核医学实验课程“癌胚抗原放射免疫分析”,探讨通过核医学实验课的教学提高课程的理论教学质量,希望为核医学实验课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并为培养高素质核医学专业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利用在线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POSTN基因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差异表达对其预后的临床意义,寻找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新的生物标志物。  方法  使用TCGA公共数据库获取头颈部鳞癌患者的基本信息、POSTN的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不同POSTN表达水平的头颈部鳞癌患者生存曲线;采用TIMER数据库分析POSTN与头颈部鳞癌中各种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GEPIA数据库分析POSTN表达与免疫细胞标志物表达的相关性;GO和KEGG基因富集分析探索POSTN共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通路。  结果  POSTN在头颈部鳞癌中高表达(P<0.05),其表达与头颈部鳞癌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累积生存率与多种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相关;POSTN表达水平与头颈部鳞癌中的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24),并与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呈正相关关系(P<0.001),POSTN高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富集分析显示POSTN与细胞外基质调节过程相关。  结论  POSTN表达与头颈部鳞癌患者预后及免疫浸润相关,并且其可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而导致患者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转化医学理念在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为外科学的临床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  方法  选取2020年8—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烧伤外科见习的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9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的随机数发生器将学生简单随机化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实验组将转化医学理念作为整形烧伤外科临床教学的指导思想,采用以病例为基础和模拟临床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考核,从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教学结束后,实验组的理论成绩[(88.21±4.43)分]和及格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79.73±1.80)分]和及格率(82.22%),且实验组的理论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能力[(71.22±9.84)分]和及格率(91.11%)均高于对照组的技能操作能力[(66.21±9.71)分]和及格率(80.00%),且实验组的技能操作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实验组科研课题申报人数及中标人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转化医学理念应用于整形烧伤外科的临床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为健康中国打造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和今后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