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4篇
  免费   751篇
  国内免费   241篇
耳鼻咽喉   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87篇
临床医学   1949篇
内科学   18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32篇
综合类   2551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08篇
  8篇
中国医学   266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819篇
  2022年   541篇
  2021年   764篇
  2020年   528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885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624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123篇
  2013年   50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2 毫秒
51.
52.
岳甫嘉诊病重视脉症合参,尤以诊脉见长;处方多用中和之剂,收固真阴,反对过用热药,耗散精血。诊治思维贯穿其著作《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上卷所载验案。此卷专门论述男性不育的诊治,虽仅载验案八则,但八者皆奇,诊治结合,涵盖多法,可归纳为“先清热毒,再施温补”“药用滑涩,当辨标本”“先治脾,后治肾”“脾肾同治”“先祛痰火,再滋肾阴”及“交通心肾”6类,诸法之中的诊治思维,蕴含奥妙,颇具特色,特作探析。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肝豆汤(GDD)对Wilson病毒奶小鼠(TX)模型海马神经元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影响,并通过研究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通路,探讨肝豆汤对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60只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肝豆汤低、中、高剂量组(5.5、11、22 g·kg-1)和青霉胺组(0.09 g·kg-1),予以相应灌胃8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悬挂实验及爬杆实验检测行为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合透射电镜观测细胞凋亡、超微结构、细胞自噬及线粒体结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神经元细胞Pink1、Parkin、自噬标记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p62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Beclin-1、LC3Ⅱ/Ⅰ、p6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定位巡航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悬挂得分降低,爬杆时间显著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豆汤中、高剂量及青霉胺组小鼠定位巡航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悬挂得分上升,爬杆时间缩短(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元细胞损伤显著,自噬体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肝豆汤中、高剂量组及青霉胺组神经元细胞损伤改善显著,自噬体减少。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DA、ROS水平升高,SOD水平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肝豆汤低、中、高剂量组MDA、ROS下降,SOD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nk1、Parkin、LC3Ⅱ、Beclin-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上升,p62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肝豆汤中、高剂量组Pink1、Parkin、LC3Ⅱ、Beclin-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下降,p62明显上升(P<0.05,P<0.01)。结论 肝豆汤显著的抑制TX小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过度自噬,保护神经元细胞的损伤,其机制考虑可能为通过调控Pink1/Parkin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54.
《中成药》2017,(5)
目的采用UPLC法测定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中3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萹蓄60%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5%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45℃;体积流量0.2 m L/min;检测波长360 nm。再对各产地(湖南、山西、河南、安徽、河北、湖北、吉林、甘肃、四川)76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杨梅苷、萹蓄苷、槲皮苷分别在2.42~48.4、2.523~50.46、2.314~46.28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5%、97.60%、98.94%,RSD分别为1.83%、1.46%、1.92%。各批样品被分为2类。结论萹蓄属于广布种,河北省产者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55.
"析霜"是指某些药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时可在其表面析出化学成分结晶的一种特殊现象。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对历史中所记载的五味子、牡丹皮、苍术、厚朴、柿霜和西瓜霜等6味药材的"析霜"现象进行了本草梳理。从历史源流来看,五味子的"霜"发现最早,首载于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柿霜在宋代被发现,于《本草图经》中记载为"白柿",并在《本草纲目》中独立成为药材;西瓜霜始见于清代《疡医大全》;民国《增订伪药条辨》记载牡丹皮药材中有"砂星";此后,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陆续发现苍术和厚朴具有"析霜"现象的记载。根据析霜方式,五味子、牡丹皮、苍术、厚朴为自然析霜类药材;西瓜霜则可通过人工制霜;柿霜则可通过人工干预促进"析霜"。6味"析霜"药材所析晶体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均不同。根据传统经验鉴别认为,"析霜"现象与药材品种及质量优劣有关系。该文为中药材"析霜"的现代学研究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206-208
目的:分析观察补肾壮阳方对中老年男性性功能障碍及血清性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男性性功能障碍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强肾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补肾壮阳方治疗,治疗6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29%,明显优于对照组70.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优于对照组64.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研究组患者性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患者性功能(性交持续时间)无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患者血清睾酮(T)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二醇(E2)显著下降,与治疗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血清FSH、LH值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研究组患者勃起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患者勃起功能无显著性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与观察期间研究组患者3例患者出现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0%,对照组患者5例患者发生眩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阳方对中老年男性性功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对性激素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患者研究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7.
张进军副主任医师为徐经世国医大师学术经验第六批师承弟子,承徐老学术思想,行医多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张进军从五行制化理论出发,结合现代疾病谱的变迁,认为痤疮的病因病机多始于肝气郁滞,后延及肺胃肾,故提出痤疮可从肝论治,治疗上注重"调肝",运用疏肝、泻肝、养肝等治法,总结出巧用芦荟,妙用"三甲"(龟甲、鳖甲、炮山甲)等独特的用药心得,针对不同证型,纠偏除弊,在临床上取得良效,本文对其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并举典型案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8.
李安  方朝晖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0):1614-1617
脾为后天之本,而糖尿病的根源主要在脾脏,早期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失司,精不化正,日久成浊,导致血糖升高。中后期脾虚至极,牵连余四脏六腑,不仅血糖居高不下,而且出现全身症状。方朝晖教授抓住从脾论治这一重要理论,无论糖尿病早期还是中后期,均以脾脏为核心,取得确切的疗效。作者通过跟师继承学习,对方朝晖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新安鼻渊方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0例鼻后滴漏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应用新安鼻渊方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症状积分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组患儿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安鼻渊方治疗儿童鼻后滴漏综合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0.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原料,其质量控制与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中国药典》2020年版对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但仍缺乏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与专属性特点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基于上述问题,通过综述性状电子检测、色谱-质谱联用、多效应生物评价等技术在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探索中药饮片“性状-质量标志物-生物效应”的关联性,为构建符合中药饮片整体性及专属性的质量识别关键技术,实现中药饮片质量识别模式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