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建  黄赵刚  夏泉  许杜娟  李俊 《安徽医学》2012,33(7):903-905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当归补血总苷中阿魏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ODS C18柱为固定相(150×4.6 mm,5μm),乙腈-1%醋酸(17:83)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0 nm,柱温为30℃。结果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3.3~26.4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当归补血总苷的质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2.
牛膝总皂苷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牛膝总皂苷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用维甲酸复制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给于牛膝总皂苷30,100,300 mg.kg-1连续灌服,测定大鼠血清钙、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含量以及尿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牛膝总皂苷可升高骨质疏松大鼠血钙含量,升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血清骨钙素水平,降低尿中羟脯氨酸水平。结论:牛膝总皂苷可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7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的总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补血汤中总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黄芪甲苷为对照品,在波长540 nm处测定当归补血总苷含量.结果 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4.167-41.667 μg*ml-1(r2= 0.9986),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74% (n=5).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快...  相似文献   
74.
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爱玲 《安徽医药》2010,14(7):770-771
目的建立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5%冰醋酸(20∶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35℃。结果阿魏酸在20.0-400.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99.18%,RSD=1.61%。结论该法简单,快捷,可用于当归补血益气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5.
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红细胞中硫唑嘌呤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及6-甲巯基嘌呤(6-MMP)浓度,为硫唑嘌呤(AZA)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红细胞经高氯酸沉淀,6-TGNs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6-硫鸟嘌呤(6-TG),6-MMP水解生成4-氨基-5-(甲硫基)羰基咪唑(AMTCI),以5-溴尿嘧啶(5-BU)为内标,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色谱柱:Kromasil 100-5-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20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6∶94),流速:0.8 ml·min-1,柱温:30℃;6-TG、6-MMP及5-BU检测波长分别为340,303,280 nm。10例IBD患者,口服AZA 50~100 mg·d-11个月以上,检测其6-TGNs及6-MMP浓度,焦磷酸测序检测TPMT基因型。结果:6-TG在8~800pmol﹒(8×108)-1RBC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4 0);低、中、高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为63.24%~69.09%(n=5)。AMTCI在250~16 000 pmol·(8×108)-1RBC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8);低、中、高3个浓度的绝对回收率为85.17%~92.28%(n=5)。10例患者TPMT均为野生型。1例患者6-TGNs浓度偏高,白细胞减少;2例患者6-MMP浓度较高,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结论:本方法专属性、精密度及稳定性较好,灵敏度高,适用于同时测定炎症性肠病患者红细胞中6-TGNs及6-MMP的浓度。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保障肝硬化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继发性腹膜炎患者的治疗,分别从抗病毒药物、利尿药及自发性腹膜炎抗菌药物选择等方面实施全程药学监护,提出药学建议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结果通过药学监护,明显提高了肝硬化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避免再次发生。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协同临床医生优化用药方案,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7.
宫鹏  高建 《安徽医药》2014,(6):1001-1004
中药滴鼻剂为鼻腔给药剂型之一,近年来中药滴鼻剂给药发展迅速,对其临床应用和质量控制研究也日益增多,该文从中药滴鼻剂的临床应用、中药滴鼻剂的工艺研究以及中药滴鼻剂的质量控制研究这三个方面就近年来国内中药滴鼻剂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目的:测定双黄连分散片中绿原酸(C16H1809)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采用HypersilODS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水-冰醋酸(15∶85∶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4nm.结果:绿原酸对照品在6.03~108.54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57%(n=6),RSD为0.98%.结论:定量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双黄连分散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9.
目的:通过对血小板胞内摄取莪术二酮的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莪术中抗血小板活性成分的作用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血小板中莪术二酮的浓度并对其方法学进行验证;体外实验采用人洗涤血小板与不同浓度莪术二酮共培养,LC-MS/MS筛选血小板胞内摄取莪术二酮的最佳条件。体内实验通过采集莪术二酮溶液灌胃小鼠的血样和莪术油注射液滴注的临床患者血样,分步离心法提取血小板,LC-MS/MS检测血清与血小板胞内莪术二酮浓度。结果:莪术二酮质量浓度在1~200 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r=0.997 5);定量限为0.4 ng·mL-1;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与批间精密度均<5.0%,准确度均<8.8%;提取回收率在93.1%~110.2%。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在血小板计数相同的条件下,莪术二酮(1、0.5、0.25 mmol·L-1)均能在血小板裂解液中检测到;体内实验结果显示灌胃小鼠和给药患者的血小板裂解液、血清中均检测有莪术二酮;实验证明莪术二酮在体内外均可被血小板结合和摄取。结论...  相似文献   
80.
邢耀莹  王姿杨  王露  杨苗苗  庞哲  赵宁  崔治家  邵晶 《中草药》2024,55(4):1237-1247
目的 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探讨牛蒡子-甘草药对抗炎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收集到的18批牛蒡子-甘草药对进行质量评价;以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制备炎性细胞模型,以一氧化氮分泌量为指标考察18批牛蒡子-甘草药对的抗炎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GCA)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HPLC共有峰与炎性指标间的谱效相关性。结果 指纹图谱研究共标定38个共有峰,经混合对照品指认出13个成分,聚类分析与PCA结果一致,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样品S7质量最佳。GCA结果显示,牛蒡子-甘草药对HPLC指纹图谱各共有峰抗炎活性关联度为F5(甘草苷)>F17(甘草酸)>F1>F3>F4>F9>F11(异甘草苷)>F13(牛蒡子苷)>F19>F23>F21(牛蒡苷元)>F14;通过PLSR分析发现,牛蒡子-甘草药对38个共有峰中17个特征峰(VIP>1)与其抗炎作用显著相关,且F21(VIP>1.5)贡献较大。结论 建立的牛蒡子-甘草药对HPLC指纹图谱可用于其质量评价,谱效相关性研究初步筛选出的17个成分可作为其抗炎作用有效成分群,为牛蒡子-甘草药对抗炎活性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的阐释提供研究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