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目的:观察结肠灌洗法应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肠道准备时间、不良反应并进行应用可行性分析。方法将200例拟进行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结肠灌洗法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根据结肠镜检查结果判断肠道准备效果,比较两组肠道准备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肠道准备所需时间等重要指标,并在研究中贯彻盲法实施思想。结果两组肠道准备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0%)低于对照组(1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肠道准备所需时间研究组为(17±2)min,对照组为(150±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虽然两组肠道准备效果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结肠镜检查要求,但是结肠灌洗法与口服药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肠道准备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对人体生理干扰较少的优势。提示结肠灌洗法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是一个更好的方法,不但可行而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总结自拟协定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效果,分析从"湿热疫毒"诊治及防治病情进展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选取2020年2月3日至18日在北京市回民医院连续住院的2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抗病毒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全程服用自拟协定方治疗。疗程6~14 d。通过体温、症状、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和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的改变评价疗效。结果 研究显示该病传染性强、以发热、咽干、咽痛、咳嗽、乏力及肌肉酸痛、纳差、腹泻、舌红、黄腻苔为主要临床表现,属湿热疫毒、侵袭肺胃。24例患者中,15例发热患者平均热程(从开始发热到体温正常的时间)(6.23±3.67)d。呼吸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23例患者治疗前后复测血常规,入院时降低的WBC、NE及LY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50岁以上患者入院时NLR>3.13的5例患者CT显示炎性反应明显吸收,3例经过治疗后,NLR降至2.90以下。22例入院胸部CT检查符合肺炎改变者,治疗后21例复测胸部CT。结果显示,6例患者CT显示炎性反应明显吸收,11例患者CT显示炎性反应部分吸收,3例患者CT无明显变化,CT好转率80.95%。2例CT有加重者均为60岁以上,NLR>3.13,出现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下降,1例转院,1例及时应用祛湿排痈化瘀药物显著好转,NLR下降至2.90,SpO2上升至95%以上,胸部CT显示大部分病灶范围缩小。由普通转重型1例占4.2%。结论 依据"湿热疫毒"拟中药协定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效果显著。对素有络脉瘀阻或存在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群,建议重视早期化瘀通络,有湿热蕴毒、闭肺趋势者,建议清利排痰消壅、解毒逐瘀通络防治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不足型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3-06间门诊就诊的肝肾不足型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72例(110只眼),随机分成西药组与中西医联合组,西药组给予口服维生素C 500 mg和维生素E 100 mg,3次/d;中西医联合组给予驻景丸加减方联合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视力比较:西药组有效率43.40%;中西医联合组有效率78.95%。两组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059241,P<0.05)。两组治疗后眼底病变消退情况比较:西药组有效率18.87%;中西医联合组有效率33.33%。两组治疗后眼底病变消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02052,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治疗肝肾不足型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在视力改善方面有着较好作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升清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论证脾气升清理论在2型糖尿痛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将28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升清降糖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拜唐苹治疗,对两组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升清降糖方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并证实了脾气升清理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切除腘窝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腘窝囊肿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囊肿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6个月。观察组的术后复发率以及康复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Rauschning-Lindgren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血管、神经、肌肉损伤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行腘窝囊肿切除术效果良好,可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并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针刺"老十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确诊为BPPV且经手法复位成功的门诊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手法复位成功后采用针刺"老十针"治疗,对照组在手法复位成功后予安慰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4周记录两组眩晕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DHI评分分别为(54.17±17.53)分和(52.86±16.85)分,治疗 1 周为(23.47±8.76)分和(31.23±9.65)分、2周为(12.56±5.63)分和(20.95±5.96)分、4周为(6.32±3.23)分和(15.33±4.56)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HADS评分分别为(25.63±5.32)分和(24.22±5.03)分,治疗 1 周为(20.32±4.47)分和(22.16±3.85)分、2周为(16.51±3.23)分和(18.46±3.42)分、4周为(12.25±2.89)分和(15.32±2.32)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3.6%比18.5%,P<0.05).结论 针刺"老十针"能有效改善BPPV复位后的残余症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复发率,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从Ras同族体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Rho激酶(Rho-associated kinase,ROCK)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16 mg/kg)、中剂量(24 mg/kg)、高剂量(32 mg/kg)组和依那普利组(1.5 mg/kg),每组15只。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复制左心室肥厚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计算左心室肥厚指数(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LVHI);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的组织形态学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LVHI及血清Ang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升高,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低、中、高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尾动脉收缩压、LVHI及血清Ang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心肌纤维程度降低,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依那普利组大鼠心肌组织RhoA、ROCK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最低,天麻素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天麻素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大鼠尾动脉血压、LVHI和血清AngⅡ、IL-6水平,改善其心室重构,其机制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8.
张隽 《中外医疗》2008,27(16):72-73
目的 观察龙胆疏风汤治疗单纯疤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单纯疤疹性角膜炎患者观察组46例(49只眼)用龙胆疏风汤治疗,对照组45例(46只眼)局部滴氯霉素滴眼液,利福平滴眼液,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严重病例用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通过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治疗前后角膜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情况.结果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中有效者46只眼(93.9%),对照纽有效者38只眼(82.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倪于对照组.结论 用龙胆疏风汤治疗单纯疤疹性角膜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中药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外治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新途径。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骨伤科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证患者10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骨伤科验方"腿浴方",采用腿浴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友灵擦剂纱布热敷,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及中医证候评分,评价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1,2周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分在治疗1,2周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患者无痛苦,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中药腿浴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疗效确切,中药腿浴疗法是治疗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证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吕新会  史玮  武佶  李颖  李军 《北京中医药》2017,36(3):201-205
目的分析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内科治疗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7月228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共涉及方剂408首,包含药物309种。将支持度设置为61,置信度设置为0.6,得到常用药物的组合模式24种,得到关联规则13条。设置相关度为8,惩罚度为4,基于复杂网络熵聚类的核心组合38种,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的新方组合19个。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心内科治疗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房颤以益气养阴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健脾祛湿;在此基础上通过复杂网络熵聚类分析得出新方组合19个,有待临床的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