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04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33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26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64篇
  1篇
中国医学   181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ADC值及相对ADC值(rADC)对乳腺肿块样和非肿块样强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1例乳腺病变患者(共177个病灶)的术前 MRI和DWI(b=0和800s/mm2)资料,测量并比较(t检验)乳腺肿块和非肿块样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及r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及r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177个乳腺病变中良性病变112个,恶性病变65个;按病变形态分组,肿块性病变144个,非肿块性病变33个。肿块性病变中恶性47个,平均 ADC 值及平均 rADC 值分别为(1.06±0.27)×10-3mm2/s和0.62±0.17;良性97个,平均ADC 值及 rADC 值分别为(1.58±0.26)×10-3mm2/s 和0.91±0.17;ROC分析显示,以ADC值和rADC值分别为1.23×10-3mm2/s和0.72作为阈值,鉴别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92.8%和80.9%、89.7%。33个非肿块性病变中恶性18个,平均ADC值及rADC值分别为(1.25±0.40)×10-3mm2/s 和0.76±0.25;良性15个,平均 ADC 值和 rADC 值分别为(1.50±0.18)×10-3mm2/s 和0.89±0.12;ROC分析显示,以ADC和rADC值分别为1.36×10-3mm2/s、0.84作为阈值,鉴别非肿块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80.0%和77.8%、73.3%。结论:根据ADC和rADC值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诊断价值略高于rADC值,对乳腺肿块性和非肿块性病变应采用不同的ADC。  相似文献   
72.
7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危险疾病之一,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引起。从HIV-1病毒发现后的30余年,已有大量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投入研发,抑制病毒复制增殖周期的关键阶段。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延长了患者生命,同时也产生了病毒的耐药变异,因此需要开发针对耐药的新药物。简述美国已上市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信息,重点关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研发进展以及非临床研究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通过对现阶段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安全状况进行系统评价,为各层次决策者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患者等提供合理选择干细胞治疗技术的科学信息和决策依据。
  方法采用卫生技术评估方法对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在临床研究和应用中的死亡率,伤残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持续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评估。
  结果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这一类别研究报告的不良反应较多,多数与合并使用的放化疗和移植前的预处理有关;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易出现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还常用于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后的支持,此时虽然仍会出现一些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但不会出现 GVHD。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尝试治疗一些肝脏和缺血性疾病等,不良反应报道相对较少。②无论是自体还是异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临床试验中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和致瘤性报道,无 GVHD 报告。临床上见到的不良反应多数较轻微,短暂发热和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偶有报道,有些不良反应与注射途径和部位有关。③胚胎干细胞移植的动物实验均表明有畸胎瘤的形成,尚未有关于直接用胚胎干细胞进行临床研究的报道。④神经干细胞移植多见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⑤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肛周瘘,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致瘤性报道。⑥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目前多数仍为方法的研究,无临床文献报道。动物实验表明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后其后代会发生肿瘤,同时诱导过程中反转录病毒的使用对安全性的影响仍需研究。
  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展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和广泛,间充质干细胞是继造血干细胞之后临床应用研究最多的一类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脂肪干细胞目前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因其致瘤性等安全问题,目前还在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试验报到很少。从目前文献看,自体造血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成体干细胞移植,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由于目前多数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尚处于试验阶段,病例数不多,特别是干细胞不似普通药品或生物制品,各项研究采用的制备方法、质量控制不尽相同,一项研究的数据不一定能全面反应所有同类干细胞的安全性,因此,干细胞的安全性需要随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77.
赵晓霞  赵巍  张永文 《中草药》2019,50(17):4008-4012
通过对中药制剂关键质量属性确认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分析,提出药品关键质量属性的确定应全面考虑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药用物质本身的性质等方面的因素,同时还应关注中药制剂成型的要求,体现药物质量控制的整体性要求,以提取完整的能表征药品性质的质量控制指标,为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和药品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杜乐梅  付淑军  吴增光  胡鹏  刘昌孝  何新 《中草药》2019,50(23):5760-5766
目的基于体外代谢模型对黄独素B的代谢稳定性、主要CYP450代谢酶表型及其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黄独素B分别在人肝微粒体(HLM)和大鼠肝微粒体(RLM)中共同孵育,采用UPLC-MS/MS检测孵育液中剩余的黄独素B含量,分析其在HLM和RLM中的代谢稳定性。利用10种重组人CYP450酶(1A1、1A2、1B1、2A13、2A6、2B6、2D6、2C9、2C19、3A4)分别与黄独素B共同孵育,确定其代谢酶表型,结合大鼠离体肝灌流模型对黄独素B的主要代谢酶表型进行确认。此外,分别对HLM和RLM孵育体系中的黄独素B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考察黄独素B在HLM和RLM中代谢产物的区别。结果在HLM和RLM中,黄独素B的转化率分别为37%、59%,经HLM和RLM代谢的体外半衰期(t1/2)为97.4、52.3 min,推算得到的HLM和RLM中的固有清除率(CLint, in vivo)为8.23、23.9 mL/(min·kg),肝清除率(CLh)为5.89、16.8 mL/(min·kg),由此可知黄独素B在RLM体系中的代谢转化速率较HLM中快。黄独素B体外代谢酶表型结果可知其I相代谢是由多个CYP同工酶介导的,包括3A4、2C19、2C9、1A13及1A1,其中CYP3A4对黄独素B的代谢起主导作用;肝灌流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酮康唑给药剂量的增加,对肝脏中CYP3A4的抑制作用增强,黄独素B在肝脏中的代谢减少,在灌流液中的剩余量增加,印证了CYP3A4对黄独素B的代谢作用。此外,2种肝微粒体孵育后的黄独素B都只产生了1个代谢产物(M1),为黄独素B去甲基化产物。结论黄独素B在RLM中的代谢转化速率较HLM中快。黄独素B的主要代谢酶表型为CYP3A4,其在HLM和RLM中产生的代谢物均为去甲基化产物。  相似文献   
79.
目的描述外周血嵌合染色体变异(mCA)在我国10个地区30~79岁自然人群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纳入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10个项目地区中已有基线数据(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等)和外周血基因分型数据的100 297名研究对象, 通过嵌合染色体变异工作流计算mCA表型检出率, 采用logistic回归比较mCA检出率在不同地区、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分布差异。结果共检出5 810名mCA携带者, 检出率为5.8%, 标化后检出率为5.1%。mCA检出率随基线年龄增长逐渐升高, 30~、51~、>60岁人群检出率分别为3.4%、5.0%和9.4%(趋势检验P<0.001);男性检出率(8.0%)高于女性(4.0%), 城市检出率(6.4%)高于农村(5.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调整年龄、性别和10个地区后, 当前吸烟或因病戒烟者、低体力活动水平者mCA检出率较高, 肥胖者mCA检出率(5.3%)低于正常体重者(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我国10个地区30~79岁自然人群的mCA检出率存在地区和人群分布差异。相...  相似文献   
80.
摘 要 目的:探讨医改新形势下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新型管理模式,为药师参与慢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在我院及医联体所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且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COPD患者,由我院临床药师带动指导社区药师共同参与,与医生协作,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安全用药干预管理,包括:用药安全综合评估与分级管理、追踪随访与用药指导,全程化处方审核、建立共享数据库等。结果:该工作模式干预1年后,患者安全用药认知能力及用药依从性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P<0.01),患者COPD疾病控制情况(CAT评分)明显改善(P<0.05或P<0.01),药师有效辨识并干预不合理处方能力显著提升(P<0.01)。结论: 医联体药师团队参与COPD患者长期用药安全评估管理工作模式对于保障COPD 患者安全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药师团队专业服务水平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