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6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17篇
中国医学   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维生素K1浓度的HPLC-APCI-MS测定方法,并评价维生素K1软胶囊的药动学特征及其与维生素K1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0 名男性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2 组,分别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 10 mg,采用HPLC-APCI-MS法测定人血浆中维生素K1的浓度,估算维生素K1的药动学参数及两种制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结果:血浆中维生素K1的最低定量限为 0.3 ng·mL-1,在0.3~1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及批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各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分别为(5.5±0.8)h和(5.0±0.8)h,cmax分别为(210.1±86.7)ng·mL-1和(194.8±60.6)ng·mL-1,t1/2分别为(8.8±1.7)h和(8.7±2.1)h,用梯形法计算AUC0~48分别为(1032.6±204.6)ng·h·mL-1和(1053.9±185.7)ng·h·mL-1.两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48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7±21.2)%.结论: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2.
姜红  宋敏  杭太俊  张正行 《药学学报》2007,42(10):1078-1081
研究1-[1-(6-甲氧基-2-萘基)乙基]-2-(4-硝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氢溴酸盐(编号P91024)遇光后颜色变暗的光降解产物。采用HPLC-MS及波谱分析鉴定光降解产物的化学结构,并经有机反应合成对照验证。P91024光降解的3个主要产物分别为溴化N-(4-硝基苄基)-6,7-二甲氧基-3,4-二氢异喹啉、1-[1-(6-甲氧基-2-萘基)乙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和2-异丙基-6-甲氧基萘。  相似文献   
33.
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及缓释特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和普通片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后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缓释片的缓释特性。方法建立以纳洛酮(naloxone)为内标的LC-MS测定方法,测定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双交叉试验单剂量和多剂量服用氢溴酸加兰他敏缓释片与普通片后血浆中加兰他敏的浓度,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并评价缓释片的缓释特性。结果单剂量给药后,缓释片与普通片的HVD12Cmax分别为(15.4±1.7)h和(5.4±2.5)h;与普通片相比缓释片的延迟商R△为3.4±1.4;缓释片与普通片的Tmax分别为(4.4±1.5)h和(1.3±1.2)h;Cmax分别为(27.5±2.9)μg·L-1和(53.7±12.7)μg·L-1;缓释片的缓释特征明显。缓释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9±14.2)%。多剂量给药后,缓释片与普通片的CmSSax分别为(58.8±9.4)μg·L-1和(52.0±6.9)μg·L-1,CSmSin分别为(16.2±4.0)μg·L-1和(22.5±5.0)μg·L-1,Cav分别为(39.0±3.9)μg·L-1和(37.1±5.0)μg·L-1,DF分别为1.1±0.3和0.8±0.1;双单侧t检验结果表明两制剂的AUCss、CmSSax、Cav生物等效。结论缓释片与普通片吸收程度生物等效,该缓释片显示出明显的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34.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辛伐他汀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法,研究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辛伐他汀受试或参比制剂后的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随机双交叉试验,分别单剂量口服20 mg辛伐他汀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采用LC-MS/MS以洛伐他汀为内标正离子选择性反应检测测定辛伐他汀血浆浓度,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水平一致,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c_(max)分别为(8.0±s 1.9)和(8.1±1.8)μg·L~(-1);t_(max)分别为(1.9±0.3)和(1.9±0.3)h;t_(1/2)分别为(3.7±1.4)和(4.1±2.2)h;AUC_(0~24)分别为(30±8)和(30±6)μg·h·L~(-1);AUC`(0~∞)分别为(30±8)和(31±7)μg·h·L~(-1)。由2种制剂的AUC_(0~24)计算,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0)%。结论:建立的LC-MS/MS测定法专属、准确、灵敏度适宜。测得辛伐他汀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35.
建立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白藜芦醇衍生物3,5,4′-O-三甲基白藜芦醇(BTM-0512)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为该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血浆样品,以乙腈沉淀蛋白,用Hypersil C18柱(5μm,250mm×4.6mm)分离,己烯雌酚为内标,乙腈-水(65: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19nm。结果:BTM-0512的线性范围为0.01~10.0μ·mL,r〉0.99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小于10.0%;相对回收率在98.2%~101.3%之间,最低检出限为0.005μg·mL^-1,最低定量限为0.01μg·mL^-1。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经方法学确证和稳定性评价,可用于大鼠血浆中BTM-0512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6.
目的:对鱼腥草药材挥发油及其注射剂中抗菌成分癸酰乙醛是否存在进行研究考证。方法:采用LC—MS/MS的一级质谱全扫描、选择性离子检测和子离子扫描方式对癸酰乙醛进行分析确证,以GC—MS和GC—FID进行佐证。结果:多种分析手段一致确证了鱼腥草药材挥发油中含有癸酰乙醛,而注射剂中却未检出。结论:鱼腥草注射液现有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仅对化学成分甲基正壬酮进行分析控制,没有对挥发油中具有药理活性的癸酰乙醛进行测定控制,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金银花药材的HPLC特征图谱,为金银花药材的质量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nomenex Gemini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5%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柱温40℃。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和电化学检测器。结果:得到了分离度较好的HPLC—UV(238nm)和HPLC—ECD(250mV)2种特征图谱,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分别识别了17个和9个特征共有峰。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毛冬青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内在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毛冬青药材指纹图谱HPLC-UV分析条件如下:Lichrospher C18(250 nun×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不同来源的9个毛冬青样品与对照药材相比.除3个样品具有相似的指纹图谱外,其余样品的指纹图谱差异较大.对照药材显示16个主要色谱峰,通过对各色谱峰的紫外光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比较:4、6.7、10.12,13、14、16号峰分别鉴定为丁香脂素.4,4'-O-β-D-双葡萄苷(liriodendin)、广玉兰赖宁苷C(magnolenin C)、无梗五加苷B(acanthoside B)、冬青苷O(ilexoside O),毛冬青皂苷B2(ilexsaponin B2)、毛冬青皂苷A1(ilexsaponin A1)、毛冬青皂苷B1(ilexsaponin B1)和冬青素A(ilexgenin A).根据色谱峰的紫外吸收光谱特征,可将毛冬青药材的指纹图谱分为2个区域:第一个区域的保留时间为5~35 min,共9个主要色谱峰,主要为木脂素类成分;保留时间在35-80 min的色谱峰为第2区,共7个主要峰,多为皂苷类类成分.结论:所建立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可作为毛冬青药材内在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9.
李立  丁黎  马鹏程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3):1008-1010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阿折地平的HPLC-MS测定方法,并对其人体药动学进行评价。方法12名健康受试者分别po单剂量阿折地平片8,16 mg,受试者经清洗期后,连续po阿折地平8 mg,每日1次,连续服药8 d。采用HPLC-MS测定人血浆中阿折地平浓度,并计算单次及多次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单次口服阿折地平片8及16 mg后,阿折地平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25.0±4.3)和(24.6±5.6)h,达峰时间分别为(2.9±1.4)和(2.6±0.8)h;达峰浓度分别为(5.13±2.20)和(9.48±3.70)μg·L-1;AUC分别为(53.6±17.1)和(107.9±39.1)μg·h·L-1。多次po阿折地平片8 mg后,阿折地平的消除半衰期为(25.2±5.0)h,达峰时间为(3.1±1.1)h,达峰浓度为(6.12±2.27)μg·L-1,AUC为(53.6±18.4)μg·h·L-1.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测定方法灵敏、准确、简便。阿折地平在8~16 mg内呈线性药动学特征,多剂量给药与单剂量给药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0.
BAPTA-AM在体外大鼠血浆中3个代谢产物的结构确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证BAPTA-AM在体外大鼠血浆中3个代谢产物的结构。方法:采用碱性催化水解法,制备得到BAP-TA-AM3个降解产物,并通过NMR和MS对其进行结构解析。比较体外代谢产物和制备的对照品的色谱和质谱行为,对体外代谢产物的结构予以确认。结果和结论:BAPTA-AM在体外大鼠血浆中的3个代谢产物是:1,2-双(邻氨基酚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N-乙酰氧甲基酯、1,2-双(邻氨基酚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N,N′-二乙酰氧甲基酯和1,2-双(邻氨基酚氧基)乙烷-N,N,N′,N′-四乙酸-N,N,N′-三乙酰氧甲基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