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8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963篇
中国医学   352篇
肿瘤学   47篇
  2023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109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93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83篇
  1981年   109篇
  1980年   83篇
  1979年   75篇
  1978年   26篇
  1977年   37篇
  1976年   38篇
  1975年   39篇
  1974年   36篇
  1973年   31篇
  1972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尼可地尔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初步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血浆样品以甲醇沉淀,采用Kromasil 100-5-C18(2.1 mm×150 mm,5.0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以甲醇-含甲酸铵和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1,进样量4μL,LC-MS/MS分析,分别以m/z 212.1→136.0和m/z 271.2→172.2为尼可地尔和内标(甲苯磺丁脲)的质谱检测条件。大鼠灌服10 mg·kg-1尼可地尔后,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其血浆中尼可地尔的浓度。由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尼可地尔质量浓度在5.0~2 0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9,权重1/X2);定量下限为5.0 ng·mL-1;尼可地尔和内标的提取回收率均高于95%,日内、日间的RSD均小于15%;尼可地尔血浆样品在室温放置4 h,-70℃冰箱放置15 d以及预处理后室温放置24 h的变化率均小于15%。大鼠口服灌胃尼可地尔(10 mg·kg-1)后,尼可地尔在大鼠体内吸收较快,达峰时间约为0.3 h,达峰浓度约为15.0μg·m L-1。结论:建立的LC-MS/MS方法适合于尼可地尔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合成N-3,4,6,7-四氢-2H-取代嘧啶并[1,6-c]喹唑啉-2-烯胺类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以4,6-二氯嘧啶和6-氨基-1,4-苯并二氧杂环为起始原料,经过氨化、Suzuki偶联、缩合反应和环合反应合成一系列N-3,4,6,7-四氢-2H-取代嘧啶并[1,6-c]喹唑啉-2-烯胺类化合物,并采用MTT法对其体外肿瘤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设计并合成了18个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多个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与阳性对照药索拉非尼相近。结论发现了一类全新结构的骨架分子,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为新型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建立抗真菌药物-阿尼芬净关键中间体棘白菌素B(Echinocandin B,ECB)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析(pCEC)方法.方法 采用流动相为乙腈-4.35mmol/L的磷酸盐缓冲盐(pH 5.5)(52∶48,V/V),等度洗脱,流速为0.08mL/min,紫外检测波长212nm,分离电压-15kV.结果 各组分在0.015~3.84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5和30μg/mL;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均小于5%;加样回收率均高于98%.结论 该方法简单方便,重现性好,准确可靠,回收率较高,为阿尼芬净中间体ECB的分析和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阿西替尼。方法以6-硝基吲唑为原料,其3-位经碘代、1-位氮原子经四氢吡喃保护,再与2-乙烯基吡啶发生Heck反应,6-位硝基再经过硝基还原、重氮化、碘代,与硫代水杨酸甲酯在钯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偶联,最后经脱保护基和酯的氨解反应得到抗肿瘤药阿西替尼。结果与结论经过8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阿西替尼,总收率为33.4%,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经1H-NMR和MS谱确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氨水引起的急性咽炎家兔模型。方法采用6%的氨水溶液50μl,缓慢点滴涂抹在家兔咽部黏膜上,一日1次,持续2d。观察家兔的症状体征、血液学参数、组织学等指标,对家兔咽炎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与造模前相比,造模后家兔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P〈0.01),提示出现炎症反应。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家兔的咽部黏膜及组织病理变化显著,出现明显的炎症特征,提示造模成功。HE染色可见,模型组家兔咽部黏膜上皮增生,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该模型建立过程中,对动物损伤小,不引起呼吸抑制,具有模型稳定、成功率高等特点,不失为急性咽炎的一个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7.
黄栌在欧洲和我国均有分布,主要含有酚性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及促进毛发生长等活性。本文综述黄栌主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为进一步对其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植物、藻类和细菌等可利用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生物合成类异戊二烯前体异戊酰焦磷酸(IPP)及其异构体二甲烯丙基焦磷酸(DMAPP)等生长所必须的前体,因此MEP途径作为除草剂、抗菌药物和抗疟疾药物的药物靶点可用于新药开发。其中MEP途径中的第二个酶1-脱氧-D-木酮糖醇-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是研究最为广泛的靶点,膦胺霉索即为该酶的抑制剂。本综述主要介绍MEP途径、DXR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9.
鼻黏膜给药制剂是药物制剂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鼻腔给药可能会对鼻黏膜造成损害,因此应重视该类制剂对鼻黏膜毒性的考察。本文综述了鼻黏膜给药制剂的局部毒性评价方法,包括鼻纤毛毒性评价、鼻黏膜形态学评价、红细胞溶血实验及生化物质释放。不同评价方法各具优缺点,在对鼻腔给药制剂进行评价时,要根据研究内容与目的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