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病理变化复杂,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直是血管外科的复杂难题。了解其病理学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特殊检查,如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多普勒超声检测,有助于诊断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该病的原则,尤其要重视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早期解除髂静脉回流障碍。预防PTS发生比缓解PTS症状的意义更为重要。腔内导管溶栓术(CDT)能够有效减少血栓形成后PT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分析医源性股动静脉瘘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例医源性股动静脉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病人均为下肢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股动静脉瘘,瘘口位于股总动脉3例、股浅动脉2例、股深动脉1例,均以彩超检查明确诊断,瘘口直径2~4mm,均行瘘口修补术。结论 彩超是医源性股动静脉瘘的诊断首选方法,积极的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国内比较经济有效、可操作性强、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233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35例、女98例,年龄17~85(58.69±15.73)岁,行腔内治疗200...  相似文献   
44.
白塞综合征(Beh?et's syndrome,B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症性疾病[1-4]。BS依其主要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狐惑病”范畴,狐惑病,始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主方甘草泻心汤沿用至今[5]。1937年,土耳其Hulusi Behcet医师首次报道了一组“眼-口-生殖器三联征”病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心脏、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附睾等器官[6]。皮肤黏膜为基本临床表型,预后良好;重要脏器累及尤其是出现葡萄膜炎(Beh鐌et's uveitis,BU)、心脏或大血管累及、脑干梗死或肠道巨大溃疡是主要致残,甚至致死原因。  相似文献   
45.
正所谓主动脉夹层,指的是因为主动脉内膜的破裂,该腔体内的血液流向动脉中膜,使得动脉中膜产生了分离,进而引发了主动脉真腔及假腔分离这样的病理性改变~([1])。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累及弓部分支的腔内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热门话题。因为这一技术有关人体颈动脉以及锁骨下动脉这两个位置血管中的血流重建,无论是在解剖学、血流动力学、手术设计及器材上均面临极大的风险与挑战,一旦出现意外,患者可能因脑部缺血引起脑梗塞,严重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腔内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受压综合征(nonthrombotic 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NIVCS)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6月到2008年6月在我科行NIVCS腔内治疗的技术成功率、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68例NIVCS患者,男性21例,女性47例;左下肢64例,右下肢4例;年龄37~86岁,平均49.6岁;均采用经患肢股静脉穿刺行髂静脉受压段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术,对61例合并有浅静脉曲张患者同时予曲张浅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4~48个月(平均26.7个月),髂静脉通畅率100%(68/68),肿胀缓解率79.2%(42/53),溃疡治愈率76.2%(16/21),疼痛缓解率75.0%(18/24),1例静脉曲张复发,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治疗NIVCS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并发症等优点。  相似文献   
47.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特殊检查的临床应用(附10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双功能超声、阴部内动脉造影和海绵体造影三项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主要特殊检查结合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对血管性ED动脉功能和静脉关闭机制进行评估。方法105例血管性ED,其中12例有骨盆骨折尿道断裂。本组病人先行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判断动脉功能和静脉关闭机制异常情况。外伤动脉性ED病人进一步行阴部内动脉造影,静脉性ED进一步行海绵体造影。结果(1)阴茎双功能超声检查显示,动脉性ED 63例,静脉性ED 42例;(2)12例外伤性动脉性ED阴部内动脉造影显示,阴茎勃起供血动脉受损,包括阴茎动脉主干狭窄、断裂和阴部内动脉断裂;(3)42例静脉性ED阴茎海绵体造影显示静脉漏,包括背深静脉漏、脚静脉漏、海绵体间静脉漏和混合性静脉漏。结论(1)双功能超声检查提供了阴茎勃起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客观数据,可鉴别动脉功能或静脉关闭机制异常,为血管性ED第一线检查方法;(2)动脉造影检查可对阴茎供血动脉病变损伤部位进行解剖定位;(3)海绵体造影检查提供了静脉漏病变的解剖部位,后二项造影检查可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8.
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主动脉疾病治疗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脏动脉分支主要指肾动脉、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范围.累及内脏动脉分支的主动脉疾病主要有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和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等疾病.经典的胸腹主动脉瘤,Crawford-Safi五型分型:Ⅰ型,病变从左锁骨下动脉始,延伸至腹主动脉上段,正好位于肾动脉水平以上,没累及肾动脉.Ⅱ型,病变最广泛,从左锁骨下动脉始,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Ⅲ型,病变从降主动脉下部,约第6肋间隙处,延伸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Ⅳ型,病变累及全部腹主动脉,从膈肌处主动脉至腹主动脉分叉处.Ⅴ型,病变从第6肋间隙处的降主动脉,延伸至肾动脉水平以上的部位.  相似文献   
49.
黄新天 《腹部外科》2010,23(4):201-202
无论在国内或西方,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均为常见病,其中2/3表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1/3则为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DVT常发生于下肢,如未及时和正确治疗,常遗留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但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则是PE,而PE的栓子95%来自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血栓的脱落.  相似文献   
50.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主要由于右髂总动脉与第五腰椎同压迫左髂总静脉而引起的左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的症候群。绝大多数IVCS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但有症状的多为年轻人并影响其生活质量。常因为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而表现出下肢静脉曲张、肿胀及静脉性间歇性跛行,也可因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股青肿。此征诊断主要依靠静脉造影、磁共振、CT及腔内血管超声等。传统的治疗方式创伤大、效果差。而应用腔内血管重建术治疗此征能取得极佳疗效。将近几年来对此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