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住院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2013年共有1 044例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广泛,涉及20个科室,其中以普外科用量最大,肿瘤患者使用人数最多,70~80岁年龄段病使用人数最多,用量也较大,用药理由主要是低蛋白血症和营养支持。结论:该院对使用人血白蛋白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需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人血白蛋白。  相似文献   
2.
张正升  周家军  刘建军 《安徽医药》2023,27(7):1472-1475
目的 建立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评价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在重症医学科(ICU)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管理规范,建立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DUE标准,并对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使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应用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病人82例,临床有效率52.44%(43/82)、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4.88%(4/82),经评估该院ICU的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应用在剂量、处方权限、病程记录、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均符合评价标准要求,但仍有一些指标存在问题,如经验性用药较多89.02%(73/82)、用药前病原学检查率较低48.78%(40/82)、药物疗程不足45.12%(37/82),主要由病人出院或发生ADR造成。结论 建立的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的DUE标准实用性较强,可及时发现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GM)是细菌、真菌、古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的集合体,数量大、种类多。它们栖息在人体肠道中,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疾病。GM与宿主之间有着密切的信息交换,如免疫防御、神经系统调节,特别是在新陈代谢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维持自身与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也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有着密切的联系。临床资料和动物实验均揭示了GM失调,可加速CVDs的发展,其产生的生物活性代谢物可以影响宿主的生理作用。该文旨在系统阐述GM及其代谢产物与CVDs之间的联系,并综述可能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调控GM有望成为CVDs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吉马酮诱导肺癌 A549、 鼻咽癌 CNE-1、 肝癌 HepG2 细胞凋亡的机制 。 方法 50、 150、 200、250、300 μmol·L-1的吉马酮处理肝癌 HepG2、肺癌 A549、鼻咽癌 CNE-1、结肠癌 Caco-2 细胞 24、48、72 h 后,MTT 实验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的变化。100、150、200 μmol·L-1的吉马酮分别处理 A549、HepG2、CNE-1细胞 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 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标志蛋白 cleaved-Caspase-3、Caspase-3 的变化,检测乙型肝炎 X相互作用蛋白(HBXIP)、p53蛋白的表达量变化。分别在 A549、HepG2、CNE-1细胞中应用 siRNA 敲低 HBXIP,Westernblotting实验检测 HBXIP的敲低效果及 p53蛋白表达变化;MTT实验检测敲低 HBXIP对吉马酮诱导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吉马酮对鼻咽癌CNE-1、肝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较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200、250、300 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在高浓度时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较强,与溶剂对照组比较,250、300 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对结肠癌Caco-2细胞作用相对较弱。与对照组比较,100、150、200 μmol·L-1吉马酮处理A549、HepG2、CNE-1细胞 48 h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cleaved-Caspase-3、p5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以 150、200 μmol·L-1吉马酮处理A549、HepG2、CNE-1细胞48 h后,HBXIP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siRNA-HBXIP处理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HBXIP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53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与单独使用的相同浓度的吉马酮相比,沉默HBXIP后A549、HepG2、CNE-1细胞对吉马酮的敏感度明显提高,150、200、250 μmol·L-1组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吉马酮可以抑制A549、HepG2、CNE-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HBXIP/p53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目的:观察安徽地区心力衰竭(CHF)患者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及其对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安徽地区汉族CHF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地高辛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并采用PCR-荧光探针技术检测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多态性。结果:安徽地区汉族CHF患者CYP3A4*18B的3种基因型分布为*18/*18(0%),*1/*18(0%),*1/*1(100%),CYP3A5*3三种基因型分布分别为*3/*3(61.9%),*1/*3(29.4%),*1/*1(8.7%)。CYP3A4*18B中*1/*1组的地高辛血药浓度为(1.29±0.86)μg·L-1,CYP3A5*3中*3/*3组、*1/*3组和*1/*1组对应的地高辛血药浓度分别为(1.53±0.92)μg·L-1、(1.12±0.59)μg·L-1和(0.65±0.29)μg·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性别中CYP3A4*18B和CYP3A5*3不同基因型对应的地高辛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地区92例CHF患者中CYP3A4*18B和CYP3A5*3基因型分别以*1/*1和*3/*3型为主,其中CYP3A5*3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地高辛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2月门诊每月抽查的处方,对处方基本用药情况、不合理处方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基本合理,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偏高,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处方合格率为93.75%。不合理处方表现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其中用药不适宜处方的比例最大。医院应不断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和跟踪管理制度,医师要加强相关法规学习,药师要提高处方审核能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孟祥云 《北方药学》2014,(11):136-137
目的:建立单剂量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模式。方法:结合我院各病区、中心药房工作要求及单剂量全自动药品分包机的特点,从药品管理、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方面逐步建立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结果:确保全自动药品分包机高效、安全运行,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门诊抗肿瘤处方情况,提高专项点评整体水平。 方法 筛选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门诊开具的抗肿瘤处方和不良反应报告,利用帕累托图分析处方不合理的原因,并结合临床应用管理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抗肿瘤处方2 463张,经点评得到不合理处方294张。普通和限制使用级抗肿瘤药物处方数分别为1 857张和606张,使用金额分别为3 452 438.04元和847 884.90元,处方合格率为88.06%,处方干预成功率为90.14%。门诊全部不良反应报告份数为2 296份,其中抗肿瘤药物全部不良反应报告份数为285份,抗肿瘤药物严重及新的不良反应报告份数分别为8份和7份。不合理处方中主要人群为60岁以上人群。泌尿外科、血液肿瘤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是不合理处方涉及的主要科室;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是不合理处方的主要诊断;处方超量和适应证不适宜是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和次要类型。结论 本院门诊抗肿瘤处方合格率和干预成功率偏低,不合理原因较多,临床药师应结合临床应用管理指标和帕累托图定期进行专项点评并采取措施,确保肿瘤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观察艾托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0)和试验组(n=15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1.0~2.0 g,po(随餐),qd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艾托格列净5 mg,po(早餐前15min),q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的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BG、HbA1c、BMI、SB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DL-C和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托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