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益肺方含药血清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15只大耳兔分别给予高剂量益肺方、低剂量益肺方和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4天处理,采心脏血液并取其血清,并在体外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株中加入上述益肺方含药血清。使用MTT法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能力,使用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使用Westen Bolt和RT-PCR定性、半定量检测Bcl-2、Bax、P-mTOR、P-AMPK、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量。结果MTT比色结果显示,相比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细胞抑制率显著升高(P0.01),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制率显著提高(P0.01);相比空白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含药血清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显著增加,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caspase-3、caspase-9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相比空白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Bcl-2、P-mTOR表达量显著降低,Bax、P-AMPK表达量显著增加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比低剂量组,高剂量组Bcl-2、P-mTOR表达量显著降低,Bax、P-AMPK表达量显著增加且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肺方含药血清可以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同时可以通过调控AMPK/mTRO信号通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局部治疗晚期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44例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顺铂灌注化疗;对照组20例,采用顺铂灌注化疗。每周1次,灌注3次后评定疗效、不良反应、PS评分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5.0%,治疗组胸水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改善率为75.2%,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类似,均以Ⅰ~Ⅱ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为主,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免疫指标CD3+、CD4+、CD8+各数据增高,CD4+/CD8+比值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用于胸腔局部治疗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毒增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竹沥胶囊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急慢性咽喉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竹沥胶囊;对照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沐舒坦。临床疗效以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来判定,观察记录咳嗽咳痰的持续时间评价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竹沥胶囊有效率94.7%,沐舒坦有效率9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持续时间,竹沥胶囊组为(5.2±1.2)d,沐舒坦组为(5.0±1.3)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结论:竹沥胶囊应用于急慢性咽喉炎的治疗,在临床疗效和症状的改善方面与沐舒坦相同。且竹沥胶囊的安全性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调和营卫法配合常规西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桂枝汤治疗,2组均治疗3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素(LH)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总分及部分单项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SH、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E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郑惠之  王运锋  黄梅  季一飞  王尚君  龙继发 《重庆医学》2021,50(8):1352-1355,1359
目的 比较针刺和托吡酯对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就诊的93例慢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予以针刺治疗,对照组予以托吡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通过头痛日记评估近1个月的头痛发作时间、头痛程度、急性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急性止痛药的疗效等.并采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头痛发作时间、头痛程度、急性止痛药物使用情况、急性止痛药的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角色妨碍、角色限制及情感功能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角色妨碍、角色限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情感功能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起到和托吡酯类似的改善慢性偏头痛预后的作用,且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可能更优于托吡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HTH〗方法〖HTK〗〓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高压氧室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76例,根据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分为迟发性脑病组及非迟发性脑病组。单因素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征, Logistic回归分析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1例(1 49%)为迟发性脑病组,235例(851%)为非迟发性脑病组。与非迟发性脑病组比较,迟发性脑病组的年龄偏大(641±135 vs 500±191,P=0014),取暖所致中毒(878% vs 613%,P=0004)及意识障碍时间大于10小时的比例(537%,vs 170%,P<0.05)均较多。非迟发性脑病组患者首次予以高压氧治疗后24小时内清醒比例明显高于迟发性脑病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高龄(OR 1043,95%CI 1018,1069,P=0001)和较长的意识障碍时间(OR 4268,95%CI 2094,8701,P<0.05)是影响迟发性脑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TH〗结论〖HTK〗〓高龄及较长的意识障碍时间是迟发性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予以积极高压氧治疗,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调和营卫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并分析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就诊符合纳排标准的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分成两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戊酸雌二醇片每天1次,每次2 mg,晚餐后半小时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桂枝汤加减方每天1剂,水煎分3次口服治疗.均连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Kupperman评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和促黄体素的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按疗程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P=0.02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Kupperman评分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雌二醇浓度明显增高,血清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素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和营卫法联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提高病人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改善肺胀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54例肺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77例)常规护理同时给予患者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干预,观察组患者(77例)则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患者血气情况、生活质量量表评分(SF-36)、患者并发症情况、活动耐力情况、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70%)高于对照组(90.91%),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肺功能各项指标、血气指标(PaO_2、PaCO_2)SF-36量表评分均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PaO_2、PaCO_2、SF-36量表评分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为1.30%,低于对照组9.09%,活动耐力正常率为96.10%,高于对照组85.71%,干预满意率为97.40%,高于对照组87.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肺化瘀固肾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及耳穴压豆可较好提升肺胀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患者并发症率降低,恢复好,满意率高,值得推广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梅  张燕  韩平  唐茂清 《西部医学》2012,24(2):359-361
目的观察复方沙棘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口服复方沙棘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疗程30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肝功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7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62.86%,对照组总有效率3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肝功能、血脂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方沙棘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郑惠之  达南  黄梅 《四川中医》2015,(3):102-103
目的:观察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当归拈痛汤加减联合塞来昔布与甲氨蝶呤,对照组予塞来昔布和甲氨蝶呤治疗,对比分析2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度、关节肿胀度、握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沉、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均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减可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