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开展糖尿病患者药学监护和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406例成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临床药师分发调查问卷,并定期做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等药学干预,通过对干预前后患者糖尿病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情况、治疗依从性、非预约门诊、急诊、住院情况等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学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及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1;非预约门诊、急诊情况也优于干预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临床药师开展糖尿病慢病管理,构建临床药师主导的慢病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合理化用药,达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黄瑾  李璐奕  祁炜罡  黄瑛  曾颖  唐帆 《药学实践杂志》2018,36(6):533-535,546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效果,评价其改善氯吡格雷抵抗作用的效果。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0人,随机分组,分别给予3种药物治疗方案:A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血府逐瘀胶囊;B组使用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C组用国产氯吡格雷(泰嘉)加用西洛他唑,连续3个月,采用血栓弹力图法检测干预后血小板抑制率。并随访患者半年,观察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抑制率均有所提高,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A组对血小板抑制的有效率达40%,优于C组(33.33%),与B组相当(40.74%)。对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不敏感的患者换用进口波立维对提高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佳;仅对氯吡格雷不敏感的患者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对血小板抑制有协同作用。随访半年后发现,联合使用血府逐瘀胶囊的时间延长可能会增强血小板抑制的效果,但并不增加出血及凝血功能异常等风险。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对提高血小板抑制率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对出血风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新芩梅颗粒,并对其药效学进行考察。方法:对处方药材进行提取得到干浸膏,采用一步制粒工艺制备新芩梅颗粒。建立3种不同的小鼠模型模拟银屑病症状,考察新芩梅颗粒对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形成、动情期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以及背部银屑病样皮损的影响。结果:新芩梅颗粒能够显著促进小鼠尾部表皮颗粒层的形成,明显抑制动情期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还可以减轻小鼠背部银屑病样皮损红斑症状,抑制皮损部位炎症因子一氧化氮和丙二醛的生成。结论:新芩梅颗粒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对中医药治病防病的需求逐年增加,由于医院中药房的场地和人员有限,中药代煎代配外包服务已逐渐成为医院中药的主流模式,中药代煎代配的质量是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性因素。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降低出错率或质量事故,是医院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1])。上海市中医药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药企建设信息化平台,采用最新互联网架构方案SOA的服务化模式,融合移动端、电脑端数据,通过JAVA技术自由组建功能层模板,基于XML Web Ser-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药方剂玉屏风的多糖组分在体外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法检测玉屏风多糖组分对激活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各炎症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分别用Real-time PCR法和Elisa法对聚角蛋白微丝蛋白(Filaggrin)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用Western bolt法检测多糖组分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 玉屏风多糖组分明显抑制激活的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促进Filaggrin的表达,并对NF-κB信号通路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信号通路对炎症和免疫细胞的活化有重要作用。结论 玉屏风多糖组分在体外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减缓皮肤局部炎症的发展,为玉屏风方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LC-MS/MS测定大鼠血浆样品中夏枯草消瘤合剂有效成分浓度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研究。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正离子模式下流动相为甲醇-水(0.1%甲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负离子模式下流动相为乙腈-水(0.1%甲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分别对正离子模式下咖啡酸、迷迭香酸、丁香酸、芦丁及负离子模式下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进行测定。正常大鼠灌胃给予夏枯草消瘤合剂7.8 ml/kg,给药后在不同的时间点眼眶取血,采用经过验证的LC-MS/MS法测定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的非房室模型计算大鼠给药后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夏枯草消瘤合剂药效成分咖啡酸等的药动学参数属于非房室模型,夏枯草消瘤合剂大鼠给药后体内咖啡酸、迷迭香酸、丁香酸及白术内酯Ⅲ等4种主要抗癌活性成分与文献报道单体给药后药动学特征相比,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UPLC-MS/MS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测定大鼠血浆中夏枯草消瘤合剂主要活性成分,为其主要抗癌活性物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药膏方联合八段锦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12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行PVP治疗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碳酸钙D3咀嚼片口服,同时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膏方口服,同时进行八段锦锻炼。两组均治疗6个月,并随访3年。观察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及治疗1、3、6个月的腰背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骨密度(BMD)、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椎体前壁高度(AVBH)变化情况及骨代谢指标水平,记录两组随访时间及随访期间PVP术后推体再骨折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6个月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腰椎、股骨颈BMD及AVBH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obb角及血清I型原胶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大鼠在体皮肤微透析技术,研究黄芩苷凝胶经皮吸收局部药动学。方法采用HPLC-MS/MS联用技术测定大鼠皮肤微透析液中黄芩苷的浓度。SD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做皮肤微透析预处理,然后将黄芩苷凝胶涂于探针所在皮肤表面,收集皮肤微透析液样品进行黄芩苷浓度测定,绘制黄芩苷浓度-时间曲线,计算经皮吸收局部药动学参数。结果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 447.3→271.2,黄芩苷在检测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色谱的专属性、精密度等测定结果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体内皮下探针对黄芩苷的回收率为(24.40±0.91)%,240 min内各取样点回收率保持稳定;黄芩苷经皮给药后8 h内微透析液中均可检测到黄芩苷的存在,且药物在皮肤组织内浓度持续升高,AUC0-t为(50.04±34.17)(mg·min)/L。结论在体皮肤微透析法可用于黄芩苷经皮吸收局部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易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TOLL样受体4(TLR4)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识别配体后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启动相关因子的表达,并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氧化应激、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NLRP3炎症小体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而针对TLR4及相关信号通路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可能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使其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靶点以及诠释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机制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含有环烯醚萜苷、氨基酸和糖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造血功能、抗肿瘤和抗阴虚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近年研究发现,地黄叶含有丰富的毛蕊花糖苷[1]。根据文献报道,毛蕊花糖苷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2],在治疗慢性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