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8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515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788篇
内科学   617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230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27篇
综合类   134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548篇
眼科学   357篇
药学   588篇
  8篇
中国医学   261篇
肿瘤学   41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15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141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512篇
  2013年   532篇
  2012年   784篇
  2011年   851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早期临床特点,提高NEC的早期预警、尽早干预,从而提高NEC的预后。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22日—2020年11月22日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NICU确诊为NEC的患儿95例,按照1∶1配对比例,选取同期95例非NEC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变量采用χ2 检验,筛选可能对NEC发生有影响的因素,再对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等级资料运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统计学方法,α= 0.05。  结果  提示早产、低出生体重、感染、机械通气是NEC的独立高危因素,早期以腹胀、胃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NEC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淋巴细胞及血小板与病情严重程度成负相关(P < 0.05),腹部立位X片对NEC早期诊断无明显特异性。  结论  当患儿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感染、机械通气危险因素时,且出现腹胀、吃奶欠佳表现,同时伴有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升高,需警惕NEC的发生,并动态行腹部立位X片,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3.
何安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191-192
目的探讨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外科利用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47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开肝胆管取石的47例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TAO患者(62条患肢)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采用主观指标包括患肢疼痛、冷感以及客观指标包括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足部溃疡变化、皮温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例患者(4条患肢)移植后3周因小腿中段以下出现坏死导致低位截肢;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移植后1个月,小腿疼痛及冷感觉均消失,足部疼痛和冷感评分均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个月,10例(10条患肢)溃疡全部愈合;46例保肢患者,间歇性跛行距离由(80.38±45.53)m增加到(330.56±142.31)m,下肢皮温由(26.50±0.46)℃增加到(31.49±0.45)℃,ABI由0.41±0.02增加到0.71±0.05,移植后以上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6个月,46例保肢患者58条患肢动脉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侧支血管形成。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或CT检测,均未发现恶性肿瘤、视网膜增生、动脉瘤等并发症。40例患者移植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2.5个月)症状改善后无加重;6例患者6个月后因下肢疼痛加重,疼痛评分为4分,并伴有足趾溃疡,再次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再次移植后18个月,患者仅有下肢乏力,疼痛改善,疼痛评分为1分,足趾溃疡愈合,无间歇性跛行。结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TAO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无法进行搭桥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54例需要安装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将心室起搏螺旋电极先后定位于右室心尖部及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并测试起搏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电极定位成功率为98.15%,该部位起搏参数满足起搏要求,同时起搏的QRS波时限较心尖部变窄(130.45±18.24msvs153.11±20.10ms,P<0.001)。结论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性高、可行性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采用基于图论的复杂网络分析观察短期正念减压训练对大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属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纳入16名健康志愿者,对其进行8周正念减压训练,采集训练前后静息态fMRI数据,并对其进行正念五因素量表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评定。计算复杂网络小世界属性参数,并比较正念减压训练前后的差异。结果 8周正念减压训练后,稀疏度阈值为1%~16%时,受试者全脑局部效率(Eloc)、标准化聚类系数(γ)、小世界值(σ)均下降(P均<0.05)。稀疏度阈值为20%时,双侧扣带回中部、双侧杏仁体、右侧壳核、左侧丘脑的节点全局效率(Ei_glob)升高,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额上回眶部、双侧缘上回Ei_glob降低(P均<0.05);左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右侧丘脑的节点局部效率(Ei_loc)升高,右侧扣带回后部、顶下缘角回Ei_loc降低(P均<0.05)。Ei_glob与正念能力呈负相关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上回眶部、右侧缘上回,呈正相关的脑区有右侧杏仁体、右侧壳核;双侧杏仁体的Ei_glob与消极情绪得分呈正相关,左侧丘脑的Ei_glob与积极情绪得分呈正相关,右侧顶下缘角回的Ei_loc与观察因子、积极情绪得分呈负相关。结论 短期正念减压训练能引起大脑功能网络小世界属性改变,主要涉及皮质-基底核环路,部分脑区节点效率可反映训练后正念能力及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97.
Background:To explore the ideal trajectory of lumbar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s and provide the optimal placement schem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Methods:Lumba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data of 4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cortical vertebral bone contour model was reconstructed in three dimensions (3D).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screw through the entrance and exit of the pedicle, 9 trajectori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combinational design: T-Aa, T-Ab, T-Ac, T-Ba, T-Bb, T-Bc, T-Ca, T-Cb, and T-Cc.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CBT) screws with appropriate diameters were selected to simulate screw placement and measure the parameters corresponding to each trajectory (screw path diameter, screw trajectory length, cephalad angle, and lateral angle), and then determine the optimal screw according to the screw parameters and screw safety. Then, 23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 navigation template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ideal trajectory before operation, CBT screws were placed during the operation to further verify the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ideal trajectory.Results:T-Bc and T-Bb are the ideal screw trajectories for L1–L2 and L3–L5, respectively. The screw placement point 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inner 1/3 vertical line of the superior facet joint and the bottom 1/3 horizontal line of the outer crest of the vertebral lamina (i.e., 2–4 mm inward at the bottom 1/3 of the outer crest of the vertebral lamina). CBT screws were successfully placed based on the ideal screw traject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During the operation or the follow-up period, there were no adverse events.Conclusion:CBT screw placement based on the ideal screw trajectory is a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achieving effective fixation and satisfactory postoper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心肌桥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冠脉造影等技术的普及,心肌桥的发现并非罕见,被认为是良性变异的心肌桥也可以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其引起心肌缺血的机制是多方面的。有症状的心肌桥需要处理,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心肌桥严重程度不同, 预后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