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7篇
  免费   1362篇
  国内免费   798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101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909篇
口腔科学   305篇
临床医学   1613篇
内科学   1383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32篇
特种医学   2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63篇
综合类   3465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1028篇
眼科学   224篇
药学   890篇
  29篇
中国医学   994篇
肿瘤学   80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87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595篇
  2020年   590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493篇
  2015年   797篇
  2014年   1475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695篇
  2011年   1695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4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应用两种艾灸疗法治疗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2K1C-RHR),评价这两种艾灸疗法的降压作用,并对其降压机理作初步的探讨。方法:建立2K1C-RHR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六组:灸法Ⅰ组(百会、神阙、足三里)、灸法Ⅱ组(关元、涌泉、足三里)、卡托普利组、灸法Ⅰ+卡托普利组、灸法Ⅱ+卡托普利组、高血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经过10天治疗后,测量血压,并测定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结果:高血压对照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治疗组的SBP、DBP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间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血浆NO含量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各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血浆中ET含量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ET/NO比值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且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艾灸疗法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理与及纠正ET与NO的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景天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5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高胆固醇组(模型组), 血脂康组, 景天通脉方小、中、大剂量组, 共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并免疫损伤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 观察各组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以及主动脉斑块/内膜面积比、内/中膜厚度比等并比较。结果 对血脂的影响: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康组及景天通脉方小、中、大剂量组TC、LDL-C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景天通脉方中剂量组明显低于小、大剂量组及血脂康组(P<0.05);TG景天通脉方小、中、大剂量组及血脂康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景天通脉方大剂量组、血脂康组高于景天通脉方小、中剂量组, 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对CRP的影响: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景天通脉方3组、正常对照组、血脂康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正常对照组无斑块和内、中膜增厚, 景天通脉方组与模型组比较, 斑块面积、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斑块/内膜面积比、内/中膜厚度比均明显下降(P<0.05), 景天通脉方中剂量组明显低于小、大剂量组及血脂康组(P<0.05)。结论 景天通脉方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可能是通过调脂、抗炎作用来完成,效应以中剂量(人的等效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23.
24.
山莨菪碱对梗阻性黄疸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梗阻性黄疸时山莨菪碱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梗阻性黄疸模型组;模型组包括山莨菪碱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4、28天测定各组血浆内毒素含量,观察心肌病理、酶组织化学和心率改变及山莨菪碱治疗后的变化。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出现变性、局灶坏死、线粒体破损等病理改变,心肌组织琥珀酸脱氢酶、腺苷三磷酸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P<0.05),心率明显减缓(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则以上情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山莨菪碱对梗阻性黄疸时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在神经缺损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淋巴细胞,了解此种方法促进面神经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将20只Wistar大鼠的面神经颊支剪断并立即缝合(其余3支反折缝合)制成面神经损伤模型大鼠,将其分成淋巴细胞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成2周组和8周组。淋巴细胞组局部回输体外分离培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照组作对照。于2周和8周测定面神经颊支-触须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神经逆行示踪测定面神经核团的神经元阳性数目。结果:淋巴细胞组面神经颊支-触须肌复合动作电位传导速度8周时为0.64±0.07,与对照组(0.56±0.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P神经逆行示踪测定面神经核团神经元阳性数目,淋巴细胞组2周及8周与对照组同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淋巴细胞在局部应用于神经损伤处对面神经再生修复可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肝储备功能的预测和术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运用脉动色素浓度法(PDD)测定吲哚氰绿潴留率(ICGR15)及有效肝脏血流量(EHBF)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肝脏的储备功能.方法 对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应用PDD法检测ICGR15和EHBF并根据ICGR15分为3组,并行Child-Pugh评分;根据术后肝功的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肝功能恢复良好(G)、轻度不全(M)和重度不全组(S).分析ICGR15三组中术后肝功不全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肝功恢复组中ICGR15、EHBF与Child-Pugh评分比较.结果 术后肝功不全在ICGR15三组中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恢复不同组间ICGR15、EHBF同Child-Pugh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的Child-Pugh分级之间,ICGR15及EHB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GR15、EHBF比传统Child-Pugh评分可以更准确的评估肝储备功能并指导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7.
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3D-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3D-CTA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病人52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直接手术或进一步行3D-DSA检查。术后均复查3D-CTA。结果共发现58个动脉瘤,6例查3D-CTA及3D-DSA均未发现动脉瘤。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4.8%、100%、0.052。诊断颅内动脉瘤病人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似然比分别是97.8%、100%、0.022。术前3D-CTA在估计动脉瘤大小及形态方面与术中所见 3D-CTA结果相似。3D-CTA清晰显示了动脉瘤的自身形态和周边的关系。结论3D-CTA是诊治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快捷、安全、操作简便的方法,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阿魏酸在血瘀证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及研究症治药动学假说(syndromeandTreatmentPharmacokinetics,S&TPK)的客观性和基本规律,本文以RP-HPLC法同时测定了活血祛瘀药物阿魏酸在正常及高分子右旋糖酐所制血瘀症(微循环障碍)兔体内经时浓度,以MCPKP药动学程序在COMPAQ80386机上自动拟合了药动学参数。统计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阿魏酸在血瘀症兔体内的分布容积(V_1和V_B)及消除速率(CLB)显著减小(P<0.05),半衰期(t_(1/2β)及相同时间段曲线下面积(AUQ)非常显著增加(P<0.01)。结论:实验结果基本符合S&TPK的观点:即同一药物在不同证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青壮年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例接受膈神经移位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10 d)进行肺功能指标的比较,同时定期进行门诊随访,观察呼吸系统自觉症状程度.结果13例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氧不足症状,16例全部出现一侧膈肌抬高,术后第10天肺活量(VC)、肺活量预计值百分数(VC%)分别比术前减少37.98%和26.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c=11.532、tvc%=0,P<0.01).其它项目如残气量(RV)较术前轻度下降,肺总量(TLC)下降值达到术前肺总量的36.49%,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较术前上升了4.75%,上述各指标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1 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术前比基本无改变,但其差值有统计学意义.膈神经移位右侧(10例)与左侧(6例)术前、术后肺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8个月~2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呼吸困难和胸闷等症状.结论膈神经移位术后对青壮年患者肺容量有较大的丧失,肺通气功能减弱和小气道阻力增加,但其丧失程度在机体自身代偿耐受范围内,不会导致急剧发生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建议对右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患者,术前进行严格的肺、心功能检查,避免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0.
燥证研究的思维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文献学信息资源以计量与数理统计学方法,总结前人燥证研究中的思维规律,论述现代燥证研究的思维与创新,以及燥证研究的基本构架,以期为燥证证候体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