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79篇
  免费   447篇
  国内免费   368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800篇
口腔科学   188篇
临床医学   1007篇
内科学   869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297篇
特种医学   2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72篇
综合类   279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735篇
眼科学   725篇
药学   999篇
  1篇
中国医学   560篇
肿瘤学   3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688篇
  2012年   1412篇
  2011年   1495篇
  2010年   1155篇
  2009年   842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880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目的 评价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的角膜屈光状态及其与术前胬肉大小的关系,探讨胬肉手术的时机与必要性。方法 对29例(3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测量,并于术前术后行角膜地形图检测,以资对比。结果 32只眼均有程度不同的顺规散光,其大小与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有关。手术显著降低了角膜散光,提高了角膜平均屈光力。手术导致的角膜散光变化、角膜平均屈光力变化和术前胬肉大小显著相关。结论 翼状胬肉的生长和手术切除对角膜的屈光状况有显著影响,胬肉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当胬肉较大时,角膜地形图的改变可能包括一部分假象。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重组杆状病毒(baculovinus)载体介导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对体外培养虹膜色素上皮(IPE)细胞的转染和表达情况。方法:将质粒pCMV—β中的CMV—LacZ表达盒插入杆状病毒表达栽体pFast BacI的Eco RI/Hind Ⅲ位点,构建重组质粒pBac—β,并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产生出重组杆状病毒BV—β。将MOI为200的BV—β感染经酶消化加显微法分离培养的IPE细胞,24h后进行X-gal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IPE中LacZ表达阳性的情况,记录阳性细胞所占的百分比。结果: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结果表明,我们已成功构建表达质粒pBac—β及重组杆状病毒BV—β。X-gal染色证实杆状病毒介导LacZ在细胞中的表达呈蓝色,弥漫于整个胞浆。感染后24h时表达阳性率达85%。结论:重组杆状病毒可有效介导报告基因在体外培养的IPE细胞中表达,为利用杆状病毒构建可供移植的基因工程化虹膜色素上皮细胞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哮喘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哮喘时血糖和相关激素的改变及其,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四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短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组和长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组,应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上述四组儿童的胰岛不,胰高血糖素水平,氧化法测定血糖水平并做糖耐量实验。结果:四组儿童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血糖之间差异无显性意义;糖耐量试验也证明,在哮喘和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的情况下血糖水平差异无显性。结论:轻中度哮喘患糖代谢基本正常,吸入小剂量糖皮质素不会引起机体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64.
目的 研究虹膜夹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ris-claw phakic intraocular lens,ICPIOL)植人术后对比敏感度(contrastsensitivity,CS)的变化。方法 2005年5月至12月于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受ICPIOL(Verisyse,美国AMO公司)植入术的高度近视眼患者12例(23只眼),分别在术前、术后1、3、6个月采用CS测试灯箱(CSV-1000型,美国Vector Vision公司)检查暗视状态下无/有眩光时的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结果 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60±0.77)D,(-0.48±0.77)D,(-0.34±0.53)D,与术前(-15.53D±3.65D)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最佳矫正视力(IogMAR)分别为0.064-0.12,0.02±0.09,-0.003±0.08,与术前(0.21±0.1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各空间频率的CS与术前比较有增高趋势。术后3个月6、12、18周/度的CS在无眩光时和有眩光时均明显提高(P均〈0.01),开始接近正常范围。术后3、6个月在各空间频率上C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ICPIOL植入术矫治高度近视眼可以使CSF恢复到接近正常范围,显著改善视功能,是一种适用于高度乃至超高度近视眼的可供选择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聚维酮(PVP)联合阿霉素(ADM)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的作用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黏附作用。对231例浅表膀胱癌患者术后膀胱灌注PVP ADM(实验组)或生理盐水 ADM(对照组),观察预防复发效果。结果2·5%PVP作用24h和72h细胞生长抑制率为15·11%和49·57%;7·5%浓度时,抑制率升为35·42%和79·66%。单用0·25mg/LADM作用48h抑制率为39·05%;合用2·5%和7·5%PVP抑制率升为68·51%和88·39%。5%PVP能使T24细胞的G0/G1期比率下降和G2/M期比率上升。PVP能提高抗鼠IgG1对T24细胞的黏附作用。194例患者获随访,实验组复发率明显降低,复发时间明显延长(均P<0·01)。结论PVP通过阻滞细胞周期G2/M期和增强黏附作用来抑制T24细胞生长,与ADM联合具有协同作用。PVP联合ADM膀胱灌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明确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叶酸的拮抗作用,阐明Bax和Bcl-2在同型半胱氨酸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及叶酸拮抗中的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Hcy处理内皮细胞后,应用末端转移标记技术(TUNEL)以及Annexin V/PI染色加流式细胞术了解细胞凋亡状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Bcl-2的表达。结果: Hcy能促进细胞凋亡,叶酸具有拮抗作用。Hcy能促进细胞Bax、Bcl-2的表达,上调Bax/Bcl-2比值,叶酸能减少细胞表达Bax及Bcl-2,下调Bax/Bcl-2比值。结论: Bax、Bcl-2参与了Hcy诱导内皮细胞凋亡以及叶酸拮抗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7.

Background/Purpose

Nemonoxacin is a novel nonfluorinated quinolone with excellent in vitro activity against most pathogens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especially Gram-positive isolat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nemonoxacin compared with levofloxacin in patients with CAP.

Methods

A phase 3, multicenter, randomized (2:1)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in adult CAP patients receiving nemonoxacin 500 mg or levofloxacin 500 mg orally once daily for 7–10 days. Clinical, microbiological response and adverse events were assessed. Non-inferiority was determined in terms of clinical cure rate of nemonoxacin compared with that of levofloxacin in a modified intention-to-treat (mITT) population. NCT registration number: NCT01529476.

Results

A total of 527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and treated with nemonoxacin (n = 356) or levofloxacin (n = 171). The clinical cure rate at test-of-cure visit was 94.3% (300/318) for nemonoxacin and 93.5% (143/153) for levofloxacin in the mITT population [difference (95% CI), 0.9% (?3.8%, 5.5%)]. The microbiological success rate was 92.1% (105/114) for nemonoxacin and 91.7% (55/60) for levofloxacin in the bacteriological mITT population [difference (95% CI), 0.4% (?8.1%, 9.0%)].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Es) was comparable between nemonoxacin (33.1%, 118/356) and levofloxacin (33.3%, 57/171) (P > 0.05).

Conclusion

Nemonoxacin 500 mg once daily for 7–10 days is as effective and safe as levofloxacin for treating adult CAP patients in terms of clinical cure rates, microbiological success rates, and safety profile.ClinicalTrials.gov identifier: NCT01529476.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细脚拟青霉粗多糖(cPtPs)及其纯化多糖(PtPs)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坏死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CCl4组、cPtPs +CCl4组和PtPs +CCl4组),分别用生理盐水、cPtPs和PtPs灌胃15 d,最后2 d,腹腔注射CCl4,16 h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变程度;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分别检测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甲基百里香酚蓝比色法测定肝细胞线粒体中Ca2+ 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Cl4组血清中ALT、AST、TBIL、DBIL和IBIL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HE染色肝组织变性坏死累及全小叶。与CCl4组比较,PtPs+CCl4组血清中ALT、AST、TBIL、DBIL和IBIL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PtPs +CCl4组HE染色病变程度较轻,变性坏死局限于肝小叶的Ⅲ区;PtPs +CCl4组胞浆中SOD活性提高, MDA水平降低(P<0.05);PtPs +CCl4组和cPtPs +CCl4组线粒体中Ca2+ 浓度均下降(分别为P<0.05,P<0.01);PtPs +CCl4组α-SMA在肝组织的坏死区几乎无表达。结论:PtPs能显著减轻CCl4诱导的肝损伤,可能与PtPs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效果优于cPtPs。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慢性低O2高CO2对大鼠肺动脉L-精氨酸(L-Arg)转运的影响与L-Arg脂质体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NC)、单纯低O2高CO2组(HH)、低O2高CO2加L-Arg组(HL)和低O2高CO2加L-Arg脂质体组(HP)。将肺动脉孵育,测定其对[3H]-L-Arg的摄取率,同时光镜下观察肺细小动脉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量比值(RV/LV+S)比较:HH组明显高于NC组(P<0.05),HP组明显低于HH组及HL组(P<0.01);HL组与HH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2)肺动脉薄片对0.005mmol/L、0.01mmol/L、0.02mmol/L、0.05mmol/L、0.1mmol/L和0.2mmol/L[3H]-L-Arg摄取率比较:HH组明显低于NC组,HL组明显高于HH组;HP组显著高于HH组及HL组(P<0.01)。(3)光镜下HH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管腔明显狭窄;HP组肺细小动脉内弹力板扭曲明显减轻,中膜平滑肌层变薄,管壁较均匀一致。结论:慢性低O2高CO2大鼠肺血管存在L-Arg的转运障碍,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可显著提高肺血管对L-Arg的跨膜转运,L-Arg脂质体治疗慢性肺动脉高压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股后区主要穿支的形态学分析与皮瓣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股后区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6具(12侧)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混悬液的新鲜成人整尸标本,解剖观测股后区外径≥0.5mm的穿支,测量其管径及其走行、分支与分布情况等。取下整个下肢被覆组织拍摄X线片,观测皮动脉的数量以及彼此间的吻合情况等。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分析穿支供血的趋向性及每个分支的供血面积等。结果:股后区共有穿支(外径≥0.5mm)27支,其中65%为皮穿支,35%为肌皮穿支。平均外径为0.8mm,平均蒂长为2.93cm。自股深动脉之穿动脉发出者平均长度为6.81cm。每侧穿动脉在股后区供血面积平均为229cm^2,平均每个穿支供血面积为43cm^2。结论:股后区的皮肤穿支管径较粗,营养皮肤面积较大,以股后诸穿支为蒂设计的穿支皮瓣可为下肢或身体其它部位皮肤移植提供:①游离皮瓣;②近端蒂皮瓣;③远端蒂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