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人工接种,采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移居高原(海拔3 700米)的成年家兔,观察感染后家兔红细胞渗透脆性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移居高原适应30d以上的成年家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经耳静脉接种人附红细胞体之后,连续30d观察相关指标,分别于接种前1d、窗口期、高峰期和消失期对家兔耳采静脉抽血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果窗口期观察2组、观察3组红细胞脆性增加,高峰期各观察组红细胞脆性均增加(P<0.05和P<0.01),消失期各观察组接近接种前和对照组(P>0.05);窗口期、高峰期各观察组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均升高,消失期观察2组、观察3组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升高(P<0.05和P<0.01),观察1组接近接种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环境条件下人附红细胞体感染成年家兔,红细胞脆性增加,致红细胞损伤破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变化与接种量有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花虫胶囊对高原人体的抗缺氧作用。方法将80名健康战士按体重随机分成花虫胶囊低剂量组、花虫胶囊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4组,每组20人。分别于给药前、第15天服药后1小时,用血氧饱和仪测定血氧饱和度,同时抽血,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4组在给药前血氧饱和度、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给药15天后,花虫胶囊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升高血氧饱和度(P<0.005),降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P<0.001),两剂量组之间存在量效关系(P<0.005)。结论 花虫胶囊对高原人体具有抗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33.
Wei L  Zuo H  Sun X  Liu T  Guo M  Liu G  Sun Q  Qiao J  Wang D  Yu C  Hu K  Dong Z  Ai H 《Clinical transplantation》2011,25(5):689-696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assay whether leukemia-associated antigen (LAA)-specific CTLs of recipient origin existed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ho achieved full donor chimerism (FDC) soon after nonmyeloablative transplantation (NST). In 15 patients who received haplo-identical NST, WT1(+) CD8(+) CTLs were detected with WT1/HLA-A*0201 pentamer, and the donor-recipient chimerism levels were analyzed by three methods. Results showed that WT1(+) CD8(+) CTLs could be detected in patients with HLA-A*0201 expressing only in recipient, and cells of recipient origin existed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ho achieved FDC, which suggested that LAA-specific CTLs of recipient origin may exist in patients achieving FDC soon after NST.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对常住较高海拔地区平原移居人群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09年3月,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常住4500m以上较高海拔地区487名由平原移居高原人群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评定受试对象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结果487名调查对象睡眠质量、入睡时问、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使用催眠药物、日问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各项总分分别为(1-33士0.82)、(1.65±0.97)、(1.12±0.84)、(1.02±0.96)、(0.81±o.58)、(0.08±0.38)、(1.59±1.08)、(7.63±3.89)分;其中PSQI及睡眠障碍总分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及移居高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500、4780、5000m地区人群睡眠质量较差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3.45%(37,275)、23.50%(43/183)和37.93%(11/29),移居时间小于或等于2、〉2—5、〉5~8、〉8年人群睡眠质量较差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26%(15/162)、16.44%(24/146)、27.62%(29/105)和36.49%(27n4);居住相对较高海拔地区及移居时间相对较长者与居住相对较低海拔地区及移居时间相对较短者比较.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较差者所占比例均相差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高原低压缺氧对常住4500m以上较高海拔地区平原移居人群的睡眠质量存在严重影响。其睡眠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睡眠结构紊乱,而且海拔越高、移居高原时间越长.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优化大花红景天再生体系并建立抗性筛选最佳条件,为建立大花红景天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奠定基础。方法 以大花红景天叶片为外植体,观察再生过程各阶段在不同配比的6-BA、NAA、IBA诱导下的诱导率及生长状况,并利用梯度筛选出外植体对卡那霉素(Kan)和抗潮霉素(Hyg)的抗性。结果 MS+3.0 mg/L 6-BA+1.0 mg/L NAA+700 mg/L L-Pro为叶片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化率达到92%;MS+700 mg/L L-Pro为根培养基;200 mg/L Kan、10 mg/L Hyg为大花红景天遗传转化的最佳筛选压;培养过程中添加10 mg/L Vc能有效抑制酚类物质的外泌。结论 优化了大花红景天植株再生体系,筛选出适宜于大花红景天遗传转化体系的Kan和Hyg筛选压。  相似文献   
36.
目的调查西藏高原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离职意愿和工作满意度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离职意愿量表和Mecloskey/Mueller满意度量表,对西藏高原某三级甲等医院244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离职意愿总均分为(11.42±4.24)分,指标值为47.58%;护士工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29±0.57)分;工作满意度8个维度得分最低为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不同年龄、学历、月均夜班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1)。结论医院管理者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而降低护士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由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血压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通过设计专门的调查表,并由指定的研究人员,通过培训后对由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的"亚习服期"血压进行测定,测定的时间点分别为平原、进入高原3 d、7 d、15 d、30 d、60 d。结果施工人员由平原进入高原后,在"亚习服期"即出现血压明显改变,其中进入高原第3天及第7天与平原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后逐渐下降,至第30天时血压开始接近平原水平,而至第60天时血压再次高于第30天和平原血压。与平原比较第3天(P<0.01),第7天(P<0.05)有显著差异;在1 000例对象中,高原高血压发病人数202例,患病率为20.2%,且高空作业人群高原高血压的发病显著高于地面作业人群(P<0.01),高原高血压的患病率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高。结论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在"亚习服期"即出现高原高血压,且其患病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8.
目的总结在西藏高原地区利用新型颅内专用支架Enterprise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出血的宽颈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6例破裂出血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并根据动脉瘤的特点实施个性化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5例行支架辅助铂金弹簧圈栓塞术,1例行单纯支架贴敷术。结果 6例中完全栓塞4例,次全栓塞1例,单纯支架贴敷1例。术中复查DSA显示:动脉瘤显影消失5例,单纯支架置入后瘤腔内对比剂滞留1例。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经治疗后,肌力恢复(上肢V-级、下肢V级)。除术前Hunt&HessⅣ级、Glasgow4分的1例因继发肺部感染、脑积水恢复至Hunt&HessⅢ级、Glasgow 7分继续留院治疗外,其余5例均恢复正常。门诊随访1~5个月,无再出血或缺血事件发生。结论高原地区利用Enterprise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破裂出血的宽颈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可行的,但围手术期的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需注意高原低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在高原环境下建立高原肺水肿(HAPE)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将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地塞米松组(D)、普萘洛尔组(P)、睡眠干扰组(G),在海拔3700 m高原冬季环境下,给动物以13.3 ml/min速度输37℃生理盐水200 ml,20 min后再输200 ml,共输400 ml。试验中观察动物血压、中心静脉压、呼吸、心率等情况。结果 G组3只发生HAPE,P组2只,而N组和D组没有发生;G组的肺含水量比N组明显增高(P〈0.01),P、D组肺含水量比N组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现场,通过输液诱导方式,在药物影响肺重吸收功能和睡眠干扰情况下,复制出了肺泡型HAPE模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枪弹伤后血浆电解质代谢的特点.方法 将2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每组8头.分别于伤前、伤后30分钟、2、6、12小时、1、2、3、5、7、10、14天采静脉血测定钾、钠、氯和钙、镁、磷的含量.结果 伤后平原平时组和高原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