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调查塔里木盆地荒漠型黑热病疫区小型啮齿动物本底情况。方法夹日法和动物昆虫分类法调查动物密度、分布和体外寄生虫。结果总捕获率为9.91%(578/5802)。共捕获7种啮齿动物,小家鼠和子午沙土鼠分别占总数的47.9%和29.1%,荒漠区科氏三趾矮跳鼠,毛脚三趾跳鼠和子午沙土鼠分别占总数的36.8%,28.7%和21.8%。从5种鼠类获得6种体外跳蚤和7种体外寄生蜱螨。结论本次调查的小型啮齿动物和体外寄生物结果与以往调查结果相似,仅荒漠区科氏三趾矮跳鼠数量比过去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并掌握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的多样性。方法根据塔里木河流域地理环境特征,在上、中、下3个区段设立植物群落生态学和土壤地质调查研究样方,采用生态学方法统计分析不同生态景观下植物群落和土壤地质的特征。结果塔里木河流域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由沼泽湿地、草甸湿地、盐碱地、沙质盐碱荒漠和盐碱风蚀荒漠组成,其植物群落构成和分布与流域土壤地质类型的分布一致,群落结构随地质类型的改变而变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结论干旱和半干旱的沙质盐碱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完整和物种丰富多样性,是维持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疾病流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3.
24.
Influenza epidemic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severe illness in the elderly. Age‐dependent morbidity of influenza in the elderly is associated with weakened immunity. The baseline age‐related memory T cell activity in Chinese persons who are exposed to influenza virus through natural infe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tective response to the virus after vaccination, thus providing important pre‐vaccination information. A cohort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as established at the end of an influenza season in an area where influenza occurs regularly, and followed for 24 weeks. The subjects had no vaccination history for 5 years. Memory T cell responses were evaluated using a set of peptides spanning the influenza A (H3N2) entire proteome in a gamma interferon (IFN‐γ)‐enzyme‐linked immunospot (ELISPOT) assay, prior to the next influenza season. Changes of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I) antibody titers were also evaluated. IFN‐γ+ T cell responses against influenza peptid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subjects of 60 years and older. Although the age‐related decline of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was clear,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antibody titers with age was found. The pre‐vaccination baseline of memory IFN‐γ+ T cell immunity state in elderly Chines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people younger than 60 years. Measurement of the ex vivo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to influenza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valuation of protective immunity in elderly persons. J. Med. Virol. 81:1471–1476, 2009. © 2009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了解新疆地州(市)尿碘、盐碘实验室以及县级盐碘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法,盐碘检测专用GB/T 13025.7- 1999直接滴定法.结果参加质控的15个地州(市)尿碘、盐碘实验室中,有14个实验室反馈了结果,12个实验室合格.30个县级盐碘实验室中,有15个实验室反馈结果,11个实验室合格.结论绝大多数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高、可比性强,县级盐碘实验室反馈率低.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初步评价新疆已运行6个月、12个月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在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中发挥的综合效果.方法 根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评估方案要求,对新疆12个门诊开诊后2个月内新参加维持治疗病人进行了基线调查,3个开诊后满6个月、2个开诊后满12个月门诊的参加服药人员进行了高危行为、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家庭功能、有关疾病感染情况等4方面调查,以反映维持治疗促进吸毒者行为发生向好的方面转变,阐述维持治疗的效果. 结果 吸毒者服药前后毒品滥用次数有非常明显下降,且共用针具下降尤其明显, 服药人员服药后安全套使用率也有一定程度提高,与既往毒友往来大幅度减少,与家庭成员关系明显改善,就业机会有一定程度增加,同时还极大地降低了服药人员艾滋病感染机会. 结论 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是应用合法、安全的美沙酮药物替代正在使用毒品的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减少吸毒人员毒品使用、静脉注射毒品和共针现象的发生,能大幅度减少艾滋病经共用针具传播,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种违法犯罪,促进服药人员回归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非常有效地减少毒品危害、预防艾滋病的手段.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伤害的发生情况,为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家伤害监测的哨点医院,对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7 492例患者,其中,男性42 932例(63.61%),女性24 560例(36.39%);伤害高发年龄为25岁~和5岁~年龄组,分别占38.51%和30.34%;以商业服务人员伤害比例最高,占24.40%;夏季为伤害发生的高发季节;29.92%的伤害发生在公共居住场所,31.09%的女性在家中发生伤害;跌倒/坠落(44.47%)为伤害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结论在乌鲁木齐市青壮年是伤害威胁的重点人群,女性在家中发生伤害较多,6—8月为伤害高发月份,应提高女性从事家务劳动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旅游季节对游客的安全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已经建立的集合HIVRNART-PCR的方法,进行新疆艾滋病年发病率的估算。方法采用50:1、10:1、1:1三级集合HIVRNART-PCR方法及用于Pooling估计HIV年发病率的公式进行发病率估计。结果2009年、2010年、2011年新疆艾滋病检测人数分别为1047份、2857份、2191份,连续3年总发病率为4.025%、1.405%、1.218%,总体处于下降趋势;吸毒人群连续3年检测人数分别为328份、1782份、1053份,发病率为9.447%、1.504%、1.267%,吸毒者配偶人群连续3年检测人数分别为719份、1075份、1138份,发病率为1.878%、1.241%、1.171%。结论新疆连续3年HIV发病率下降,表明我们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工作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5--2012年准噶尔盆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大沙鼠血清鼠疫抗体检测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并结合地理地貌特征,分析鼠疫抗体阳性率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结果 共获得准噶尔盆地13个行政区域大沙鼠血清鼠疫抗体检测数据4 825份。大沙鼠动物鼠疫主要流行于准噶尔盆地中东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阳性率为8.39%)和准噶尔盆地西部低山平原粘土荒漠(阳性率为1.56%)2个地区。准噶尔盆地西部地区鼠疫抗体阳性率由2005年的7.59%下降至2008年的0.61%,其后一直处于静息状态。东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地区的东、中、西3个区段鼠疫抗体阳性率变化有所不同,西段于2006年和2010年间出现2次流行高峰,其间隔期为4年,2010年高峰期鼠疫抗体阳性率则达到45.65%,为3个地理区段最高值;中段于2006、2009和2011年出现3次高峰,间隔期为2.5年,鼠疫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92%,流行强度低于东、西段;东段是大沙鼠鼠疫最活跃的地区,各年度均可检出鼠疫抗体阳性血清,其变化呈现2006、2009和2012年3个高峰期,间隔期为3年。大沙鼠鼠疫抗体检测阳性率秋季高于春季,说明大沙鼠鼠疫流行为春季至秋季的持续流行。结论 准噶尔盆地大沙鼠鼠疫流行存在地理区域和时间上的双重波动,以及地理区域上的异质性,并可分为准噶尔盆地西部低山平原粘土荒漠和中东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2个流行区域。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维吾尔族年轻人的成年型糖尿病家系膳食结构特点。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方法,对新疆地区年轻人的成年型糖尿病家系成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MODY家系成员主要食物为谷类、畜禽肉类、奶蛋类,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达不到推荐量,鱼虾类几乎不食用;三大营养素均超标摄入;钙、维生素C摄入不足,磷、钾、钠、镁、铁等摄入超标。结论维吾尔族特有的饮食结构导致维吾尔族MODY家系成员膳食营养的不合理,维吾尔族MO-DY家系饮食结构需调整或应改革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