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5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66篇
基础医学   309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322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2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365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165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175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0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96例报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总结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5岁。96例中移行细胞癌91例,WHO分级Ⅲ级39例、Ⅱ级51例、Ⅰ级1例;鳞癌3例;腺癌2例。肿瘤多发92例(移行细胞癌91例、腺癌1例),单发4例(鳞癌3例、腺癌1例)。TNM临床分期T2N0M088例,T3N0M06例,T3N1M02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和输血量,对新膀胱功能、并发症、肿瘤控制和患者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96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19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出血150~1200ml,输血30例。病理分期T1N0M01例,T2N0M089例,T3aN0M、T3aN1M0和L3bN1M0各2例。随访5~58个月,平均31个月。无瘤生存94例,因肿瘤死亡2例。新膀胱白天控尿良好93例(97%),夜间控尿良好80例(83%)。剩余尿量0~80ml者87例,100~250ml者7例。主要并发症:切口裂开3例,二次缝合治愈;输尿管吻合151漏1例,再吻合后治愈;输尿管口狭窄2侧和输尿管口粘连4侧,经内镜下手术纠正;严重肠梗阻3例和慢性酸中毒低钾2例均经内科处理纠正。无严重远期并发症。结论 改良全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后肿瘤控制满意,严重并发症少,新膀胱控尿良好,患者生活质量高,是目前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3.
125I粒子组织间置入治疗骨转移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置入在骨转移瘤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不同来源骨转移瘤患者采取^125I粒子永久置入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骨痛缓解及术后病灶影像改变的情况。结果^125I粒子永久置入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有效率为91%(20/22),术后2个月粒子置入病灶的影像检查结果显示,32个骨转移灶中,完全缓解(CR)4个、部分缓解(PR)18个、稳定(NC)10个,总缓解率68.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组织间永久置入^125I粒子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2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血浆中FG020326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逆转剂FG020326在KM小鼠血浆中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将KM小鼠(20·0~25·1)g随机分组,每组6只,♀♂各半,尾静脉注射,给药量为30mg·kg-1,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色谱柱,应用外标法测定FG020326在KM小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结果在所建立的方法学下,FG020326的保留时间为7·9min;标准曲线为Y^=0·0144X-0·0285(r=0·9998),在162·5~41600μg·L-1血浆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40μg·L-1(S/N=3);在650、2600、20800μg·L-1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绝对回收率为68·66%~84·63%,相对回收率为92·58%~110·88%;日内及日间RSD均小于3·2%(n=5)。在室温及冷冻-解冻试验中,FG020326具有良好的稳定性,RSD分别小于1·3%和6·0%。尾静脉单次给药后,FG020326在体内过程符合二室模型,T12α为0·088h,T21β为5·33h,AUC0~∝为14183h·μg·L-1,Vd为0·37L。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能够满足FG020326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26.
27.
14-3-3σ调控p27抑制Rat1-Akt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腺病毒介导14-3-3·σ(Ad-14-3-3·σ)对Akt过表达Rat1-Ak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是否通过调控p27而实现。 方法: 通过5-溴-2′脱氧尿嘧啶(BrdU)实验检测Ad-14-3-3·σ对Rat1-Ak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激酶分析法和免疫荧光实验探讨Ad-14-3-3·σ对p27磷酸化水平及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 结果: Ad-14-3-3σ转染的细胞BrdU阳性率(45%)低于PBS处理组(100%)或Ad-β-gal转染的对照组细胞(98%)。14-3-3σ可降低磷酸化p27的水平和减少Akt介导的p27在胞浆中的定位。 结论: 转染14-3-3σ基因能抑制Akt过表达细胞株Rat1-Akt增殖,14-3-3σ通过降低Akt激酶磷酸化p27的活性,阻断Akt介导的p27胞浆错位,从而发挥其抑制Rat1-Ak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8.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is a tumor derived from epithelial cells and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a cause of this disease. Chemokine receptor CXCR4 was found to be involved in HIV infection and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human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and the ligand for CXCR4, CXCL12 (SDF-1), exhibited high expression in organs in which breast cancer metastases are often found. The metastatic pattern of NPC is quite similar to that of malignant breast tumor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CXCR4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tissues by immunohistostaining. We found different staining patterns, which included localization in the nucleus, membrane, cytoplasm or a combination of them. The staining intensity was also variable among samples. The metastatic rates in patients with high compared to low or absent expression was 38.6% versus 19.8%, respectively (P = 0.004). High expression of CXCR4 was associated with poor overall survival (OS = 67.05% versus 82.08%, P = 0.022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XCR4 may be involved in the progression of NPC and that a high level of CXCR4 expression could be used as a prognostic factor.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草酸铂、卡培他滨三药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110例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病人入组:试验组55例患者.第1天应用紫杉醇135mg/m^2、草酸铂130mg/m。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连服l-14d,每3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个周期;对照组55例患者,第1-5天应用DDP 20mg/m^2、5-Fu 0.5g/m^2静脉注射,3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个周期;治疗结束2-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可评价55例,对照组疗效可评价53例。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CR+PR)50.9%(28例)和32.1%(17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6个月和8.6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5)。安全性方面:试验组Ⅳ反应主要为手足综合征8例(14.5%)、骨髓抑制2例(3.6%)和消化道毒性4例(7.3%);对照组Ⅳ反应主要为消化道毒性8例(15.1%)、骨髓抑制2例(3.8%)。结论紫杉醇联合草酸铂、卡培他滨三药方案对晚期转移性鼻咽癌的疗效较DDP+5-Fu有优势,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葸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确诊葸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试验组):40例患者口服江苏豪森酒石酸长春瑞滨软胶囊45.50mg/(m^2-d),第1、8、15天服用,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连服1—14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注射长春瑞滨联合希罗达组(对照组):40例患者,长春瑞滨(江苏豪森)25mg/(m^2·d)第1、8天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连服1-14d,每3周为1个周期,连用4个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患者80例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有效率为42.5%,1年生存率为45.0%,中位进展时间4.7月,中位生存时间11.0月;对照组有效率为37.5%,1年生存率为42.5%,中位进展时间4.6月,中位生存时间10.6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Ⅲ/IV便秘、局部静脉炎、HB下降、WBC下降、ANC下降、总Ⅲ/IV反应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葸环类、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与静脉剂型疗效一致,并且在毒副反应上,口服长春瑞滨明显较静脉剂型轻,并且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