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5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重复单位(mycobacterial interspersed repetitive units,MIRU)基因分型技术在山东省局部地区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对山东省12个县级结核病防治所实验室分离培养的826株结核分枝杆菌,应用MIRU基因分型技术进行分型。结果826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201种基因型,123个独特型,78个簇,最大簇基因型为223325173533。成簇的菌株中相对应的患者有流行病学接触史者18例。MIRU基因分型法分辨率为0.90,位点26显示相对较高多态性。该基因分型法的重复性为100%。完成1株菌株基因分型需要成本人民币约50元。结论MIRU基因分型技术的重复性好,快速、简单、经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不足之处是223325173533基因型菌株在山东是社会传播的优势菌群,占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30.89%,需要通过二线分型方法IS6110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基因分型技术或增加新的多态性较高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位点进一步提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42.
43.
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关于脑血管支架置入后局部机械性血管壁损伤后发生血管内再狭窄研究中涉及的安全性、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疗效尚无确切的结论。 目的:探讨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脑动脉狭窄的安全性、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对20例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行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狭窄病变22处,位于大脑中动脉6处、颈内动脉6处、椎动脉4处、基底动脉3处,3例为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长度为3~10 mm,平均为7 mm,其中6处狭窄长度超过10 mm。行自膨式及球囊膨胀式支架置入,使用脑保护装置保护伞12例。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22枚支架均1次放置成功, 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置入后即刻血管造影结果显示,病变段动脉残余狭窄程度小于20%,与治疗前相比较,管腔狭窄明显改善。同时再造影的实质期可见脑组织血流灌注得到改善,临床症状全部得到改善。置入后临床随访6~24个月,20例未再有脑缺血发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12~24个月7例,1例出现支架内内膜轻度增生,未引起临床症状。经颅超声多普勒随访结果示狭窄部位血流通畅,支架内未见内膜过度增生,无主要分支血管的闭塞。结果说明脑血管腔内支架置入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安全,近期疗效明显,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4.
目的总结分析晚期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围术期处理经验,促进术后患侧肺功能的恢复。方法回顾分析13例经手术治疗的晚期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术中处理(包括麻醉、吻合技术等)、术后并发症防治(包括呼吸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防治复张性肺水肿、控制感染等措施)及随访结果。结果行主支气管重建术8例,主支气管重建术+胸膜剥脱术5例,肋骨骨折复位内固定5例(3例因局部胸廓塌陷明显,2例因骨折肋骨明显胸内错位)。本组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复张性肺水肿。结论晚期主支气管断裂患者应给予手术治疗,正确的术前评估、细致的术中处理及完善的术后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肺不张、肺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肺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保留胸肌腋下开胸术存肺癌完全性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4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的完令性切除术,保留背阔肌和前锯肌,经第4或第5肋间完成。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术侧上肢活动范围、肺功能等情况。结果 无1例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相似,术后疼痛轻、术侧上肢活动范围及肺功能恢复快。结论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应用于肺癌完全性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支气管灌洗术在开胸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48例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在监护条件下,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并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并评价效果.结果全组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后恢复良好,合并肺部感染者均得以控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开胸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灌洗术,能正确指导抗生素应用,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7.
内科胸腔镜术辅助治疗结核性脓胸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辅助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价值。方法26例结核性脓胸患者,在正规抗结核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在局麻下行内科胸腔镜术,清理粘连带,剥脱纤维膜,抽尽残余积液,消灭脓腔,促进肺复张。结果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减轻,肺功能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显效18例(18/26),有效8例(8/26),有效率100%。结论内科胸腔镜辅助治疗结核性脓胸安全、有效、经济、微创。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2年6月—2005年6月诊治的5例肺结核并发PE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肺结核并发PE后,咳嗽、咳痰、发热加重,并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查体为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PE诊断。5例确诊时间均已超过溶栓时间,其中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后应用抗凝药物治疗,余4例均给予抗结核治疗同时抗凝治疗。其中1例未坚持服用抗凝药物,2年后再次复发PE抢救无效死亡,余4例病情好转。结论肺结核可并发PE,因临床症状类似,易延误诊断,错过溶栓时间,PE诊断以影像学检查为主,抗凝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