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耳鼻咽喉   33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81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406篇
内科学   414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45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72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367篇
  4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15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203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中青年女性颈椎椎旁肌群体质成分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方法招募218名21~59岁的成年女性进行颈部定量CT(QCT)检查,测量C6椎体骨密度(BMD)及C6椎体中心层面椎旁肌群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和平均CT值。检验样本正态性,使用方差分析比较各样本均数。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测量重复性。使用偏相关分析研究颈椎椎旁肌群与骨密度的相关关系。结果C6水平椎旁肌群CSA与年龄(r=0.142,P<0.05)、体质指数(BMI)(r=0.575,P<0.01)呈正相关关系,椎旁肌群密度与年龄、BMI无显著相关性。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179,P<0.01),与BMI无显著相关性。控制年龄、BMI因素,C6水平椎旁肌群CSA与BMD无显著相关性,平均CT值与BMD呈正相关(P<0.01)。结论中青年女性颈椎椎旁肌群脂肪浸润程度与BMD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中处理复杂性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的不同方式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136例,总结并归纳术中情况及相对应处理技巧及经验。结果 本研究中腹腔粘连病例占全组120例(88.2%),其中炎症粘连73例,手术后粘连47例,术中遵循“宁伤胆囊、远离肝门”的处理原则及相应的处理技巧,98例(81.7%)腹腔粘连患者按照原定手术方式顺利完成,但22例(18.3%)腹腔粘连患者因术中胆总管或胆囊颈管辨别不清、术中发现胆囊癌变等原因施行中转开腹手术。结石嵌顿病例占全组16例(11.8%),包括胆囊颈管及胆总管结石嵌顿,术中应用推挤法、直接取石法、液电碎石等技巧联合应用胆道镜、碎石仪及扩张球囊等设备,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结论 腹腔粘连和结石嵌顿是腹腔镜下复杂性胆囊结石及胆总管结石手术中较常见的困难,相应的术中决策和处理技巧能够为提高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等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24.
(1)目的 探讨甲状腺摄^99mTcO4率测定方法及其与吸^131I率,含碘食物和药物、FT3及FT4的关系。(2)方法 采用SPECT对52例受试者行甲状腺动态显像30min,计算各段时间摄^99mTcO4率、52例中25例忌食含碘食物与药物者用甲状腺功能仪测定吸^131I率。RIA法检测52例及另外32例受试者血中FT3,FT4浓度。(3)结果 静脉注射^99mTcO4后,10min内甲状腺摄  相似文献   
25.
本文总结了我院B超检出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85例。叙述了子宫肌瘤的声象图表现,病理结果与超声结果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96%。本组病例所见最大肌瘤为25×20×21cm,最小肌瘤为12×15×15cm,对子宫肌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声象图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超声显象诊断子宫肌瘤迅速、可靠、诊断符合率高,是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易误诊病例的声象图特点,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皮瓣和肌皮瓣修复头颈组织缺损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耳鼻咽喉科组织缺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额正中皮瓣、鼻唇沟皮瓣、脐旁腹直肌皮瓣修复或重建耳鼻咽喉科组织缺损30例。结果:29例皮瓣存活,1例额正中皮瓣失败。结论:皮瓣、肌皮瓣应用于耳鼻咽喉科较大组织缺损的移植修复,安全可靠、成功率高,但应掌握一定的原则,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声反射技术在测量正常人咽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咽腔大小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人发病机理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声反射测量技术对24名健康志愿者的咽腔进行测量,咽腔面积测量是测量持续的缓慢呼气终末的肺总容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和残余量(Residual Volume,RV),比较咽腔横断面积在男女成人肺容量的三个方面的表现:TLC,50%VC(50% of vital Capacity)和RV。结果 男性咽腔面积在TLC6.4±1.3cm2,在50%VC5.4±0.9cm2和RV4.1±0.8cm2。女性咽腔面积在TLC4.8±0.6cm2,50%VC4.2±0.5cm2和RV3.7±0.6cm2。男女间不同的咽腔面积在TLC和50%VC中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在RV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不同性别的咽腔面积与身体的尺寸大小有关。(2)在男女成人中显示咽腔面积随着肺容量的变化有相似的变化。(3)男性成人的咽腔面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  相似文献   
28.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 12例 ,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 ;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 ;确诊良性肿瘤 8例 ,恶性 4例。除降部 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 ,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 :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 5 / 7、81 8% ( 9/ 11)、8/ 9及 83 3 % ( 10 / 12 ) ;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 2 5h ( 1 5~ 4h)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 5 5h( 4 5~ 6 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 ,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 18d( 12~ 2 3d)。随访时间 3 0 ( 3~ 48)个月 ,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 ,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 ,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 ,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WT 1基因表达水平与急性白血病 (AL)预后的关系及在微小残留病 (MRD )检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 PCR法 (FQ RT PCR ) ,测定 40例不同类型及处于不同疾病阶段 (2 6例初治、5例复发、9例CR >3年 )的A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WT1基因均为阴性。 40例AL患者中有 2 6例WT 1基因表达阳性 ,阳性组与阴性组CR率分别为 3 4.6%和 78.5 % (P <0 .0 5 )。其中初治、复发与CR >3年的患者 ,WT 1阳性基因拷贝数的平均值分别为 4.14× 10 3 拷贝 /ml、8.5 8× 10 3 拷贝 /ml和 7.87× 10 1拷贝 /ml。CR后WT 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复发后又显著升高。结论 FQ RT PCR实验方法客观准确 ,WT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AL患者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检测MRD的标志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检测腹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检测38例恶性腹腔积液和20例良性腹腔积液(对照组)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测未发现端粒酶活性,而38例癌性腹腔积液36例(94.7%)端粒酶阳性。所有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恶性腹腔积液端粒酶均为阳性,而3例恶性腹腔积液者,细胞学检查阴性但端粒酶阳性,当复查细胞学检查时,其中1例发现了癌细胞。结论 癌性腹腔积液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良、恶性腹腔积液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尤其对细胞学检查阴性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