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8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目的了解浦东新区初中生交通安全知识和行为现状,分析知识和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改善初中生交通伤害相关行为的有效措施,为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浦东新区2,186名初中生的交通安全情况进行调查,描述其交通知识和行为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交通安全知识知晓率为76.6%;交通安全行为形成率为35.0%;曾经发生过交通事故的占12.6%。影响初中生交通安全行为的因素有学校、年级、知识知晓率、遵守交通规则的意愿、对于他人的交通违章行为的态度、家人和同伴提醒劝告的频率;影响初中生发生交通事故的因素有对于他人的交通违章行为的态度、同伴劝告不要闯红灯的频率、交通安全行为的形成。结论提高初中生对交通安全知识的知晓程度,督促其交通安全行为的形成,营造初中生安全出行的氛围,减少初中生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5-19岁学生伤害情况,为制定相应的伤害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以201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告的5-19岁学生伤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伤害类型、原因、发生地点及伤害发生时活动的关系。[结果]共报告1948例学生伤害病例,平均年龄为(11.86±4.38)岁,男女性别比2.57:1;前3位的伤害类型依次为挫伤(或擦伤)(42.35%)、锐器伤(或咬伤或开放伤)(31.72%)、扭伤(或拉伤)(14.94%),主要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或坠落)(55.39%)、刀(或锐器)伤(22.38%)和钝器伤(11.45%);学生伤害主要发生在学校-9公共场所(33.06%),易受伤害的活动为休闲活动(47.43%)。[结论]浦东新区学生伤害主要是在学校跌倒或坠落受到的伤害,学生伤害预防的优先领域是跌落伤预防。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染色体13q31.1-rs359790多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2006年10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浦东新区934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1年9~10月采用重复调查研究的方法追踪随访508例。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了解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膳食摄入、生理指标和血糖控制水平;采用Taqman等位基因分型试验对13q31.1-rs1359790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广义线性模型分析rs1359790位点多态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联。[结果]所研究人群的rsl359790G/A基因型频率为彳40.078、AG0.404、GG0.518,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O.971o广义线性模型分析显示,在调整可能混杂因素后,rsl359790基因型与两次调查间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31),该位点的风险等位基因G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膳食纤维摄入与染色体13q31.1-rs1359790多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存在负向交互作用(P=0.016),在低膳食纤维摄入组中,AA+AG基因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幅度高于GG基因型患者(P=O.002o[结论]染色体13q31.1-rsl359790多态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影响,且膳食纤维摄入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受该多态修饰。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浦东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群静脉血标本共计833份,进行抗-HIV、抗-HCV和梅毒检测。结果 833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0例;HCV抗体阳性602例,占72.27%(602/833);梅毒阳性38例,占4.56%(38/833)。HIV/HCV合并感染0例;梅毒/HCV合并感染24例,占2.86%(24/833)。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2011年1月—2012年7月美沙酮门诊监测的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明显下降,HCV、梅毒感染率较高。建议应针对在美沙酮门诊治疗的吸毒人员感染情况开展多种疾病的宣传教育和综合干预,并继续在这部分人群中持续开展HIV、HCV和梅毒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腹泻患者气单胞菌流行特征及毒力基因特征。方法 2012年1-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12家腹泻监测点医院对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例采集粪便,进行13种腹泻病原体检测,对分离到的气单胞菌株进行5种与腹泻相关的毒力基因(ast、aerA、act、alt、hlyA)检测。结果 2 533例腹泻患者中,101例感染气单胞菌,阳性率为4.0%,分离到嗜水气单胞菌17株(18.8%),维隆气单胞菌温和变种44株(52.5%),豚鼠气单胞菌12株(29.7%)。44例患者为气单胞菌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夏季为高发季节,≥20岁人群高发。71例(70.3%)患者临床症状为水样便,20例(19.8%)患者出现呕吐症状,11例(10.9%)有发热症状。95.0%的气单胞菌携带毒力基因,hlyA基因阳性率为5.9%,aerA基因阳性率为6.9%,act基因阳性率为67.3%,alt基因阳性率为42.6%,ast基因阳性率为13.9%。结论 浦东新区腹泻患者中气单胞菌感染阳性率较高,并存在较高比例的混合感染。绝大多数气单胞菌都携带毒力基因,且分布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疗机构中招募445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别采集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V DNA滴度。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与HBV DNA阳性者定义为新生儿HBV阳性。新生儿均按国家规定注射疫苗,对104名新生儿开展出生后随访到7月龄,采集血样进行乙肝血清学与HBV DNA滴度检测,7月龄婴儿HBsAg阳性定义为儿童HBV突破免疫感染。 结果 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HBV阳性率为8.0%。HBsAg和HBV e抗原(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sAg单阳性产妇的新生儿(26.7% vs 1.8%,P<0.05);HBV DNA大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V DNA小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23.6% vs 2.3%,P<0.05)。产后7个月,婴儿突破免疫感染率为3.8%,其母亲均为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 结论 母体HBeAg阳性与HBV DNA高浓度是新生儿HBV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可能导致新生儿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江西省、上海市、青海省3地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水平及相关的行为,探究影响预防接种知识水平和相关行为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上海市、青海省各选择2个县(区)作为调查现场;采用连续抽样,在接种门诊对接种儿童家长使用结构化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家长知识水平、接种行为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此次调查总计收到有效问卷760份。3地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掌握情况较好,青海省及上海市家长的接种知识水平略高于江西省家长。家长主要通过医务人员、阅读接种手册获取相关的知识。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近似误差均方根=0.033);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应的接种知识水平也越高(β?=0.082);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会影响接种儿童是否留观半小时(β?=0.541)以及面对媒体关于孩子注射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是否会放弃给孩子接种疫苗(β?=0.515)。结论江西省、上海市、青海省接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水平较高。应当重点关注中、低文化程度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宣教。可通过医务人员、接种手册或移动应用程序普及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2007-2009年原上海市南汇区食物中毒样品、食品样品和腹泻患者肛拭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情况。方法根据WS271-2007中的方法对区内6家医院就诊腹泻患者肛拭及食物中毒患者肛拭采用直接增菌法,食品监测样品经匀质后按1∶10增菌,增菌后分别进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并对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同样品中的检查情况、季节分布、地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共检测样品9897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328株,检出率为3.31%。7-10月是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的高峰月份。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发生总数的25.93%。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病例年龄在6-9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1∶1,患者大部分处于靠近东海的东部地区。64.28%的副溶血性弧菌为水产品食品样品中检出,且样品均在东部地区的摊位上采集。结论副溶血性弧菌是原南汇地区最主要的致病性病原菌,存在季节性差异,人群分布差异,样品分布差异和地域分布差异。加强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和注意饮食卫生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空肠弯曲菌检验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空肠弯曲菌基因序列,在其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以建立基于TaqM an探针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研究。结果该方法对空肠弯曲菌可产生特异扩增信号,对其他非空肠弯曲菌菌属无响应,其检测敏感性可达10 cfu/mL。反应体系具有很高的稳定性。结论实时荧光PCR可快速、特异、灵敏地检测空肠弯曲菌,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健康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QRs波群各波振幅特点及其与疾病诊断有关的一些参数,以评估现有国内外标准应用于当今我国儿童的可行性.方法 记录上海地区1557名健康婴幼儿和儿童(男812例,女745例,1~17岁)Q波电压、Q/R值、R波振幅、S波振幅、RV1+SV5、Sokolow指数、QRS波总振幅及R/S比值,并用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QRS波各波振幅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Q波振幅的正常上限较湖南标准大,与国外标准比较也有差异.胸前导联R波、S波振幅与既往标准比较有差异.胸前导联QRS波振幅的性别差异较肢导联明显,12岁后的年长儿童中,男性和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几乎都是男性大于女性.结论 正常婴幼儿及儿童QRS波群各波振幅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时间和种族差异.沿用传统的国内外正常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标准不合适,有必要进一步修订更新传统的正常值标准,并应重视年龄、性别间的差异.此外,与此相关的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应修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