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6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489篇
耳鼻咽喉   73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46篇
基础医学   1265篇
口腔科学   225篇
临床医学   769篇
内科学   819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412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26篇
综合类   93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506篇
眼科学   269篇
药学   609篇
  2篇
中国医学   466篇
肿瘤学   60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30篇
  2022年   563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513篇
  2019年   23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427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49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241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CML患者CD4+和CD8+T细胞的TCR Vβ基因谱系和克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中TCR Vβ亚家族T细胞的基因表达和克隆性.方法:利用RT-PCR分别扩增19例CML-C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CD4^+和CD8^+细胞TCR Vβ亚家族基因的CDR3,阳性产物进一步经基因扫描分析其克隆性.结果:CML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分别表达部分(1~21个)Vβ亚家族,均以Vβ13的表达率最高,其次为Vβ9,多数患者的一些Vβ亚家族T细胞呈克隆性增殖,主要出现于CD8^+细胞中,分别以Vβ21(CD4^+)和Vβ11(CD8^+)亚家族的克隆性增殖多见.结论:CML患者外周血CD4^+和CD8^+细胞的TCR Vβ谱系均存在限制性分布,患者存在的克隆性增殖CD4^+和CD8^+T细胞可能与宿主抗CML抗原反应有关,它们可能在抗CML效应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早期小鼠胸主动脉钾通道的变化。方法:实验采用离体血管的方法测定糖尿病鼠和正常鼠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60mmol/LKCl和苯肾上腺素(PE)、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剂:硝普钠(SNP)以及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通道),钙激活型钾通道(KCa通道),ATP敏感钾通道(KATP通道)阻断剂的反应。结果:糖尿病鼠胸主动脉环对60mmol/LKCl、PE和SNP的效应都显著大于对照组;KCa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胸主动脉环在PE的激动下SNP的舒张效应,而且其-logIC50的差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KV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P)显著降低糖尿病和正常小鼠胸主动脉环对SNP的舒张效应,但是-logIC50差值无显著差异;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胸主动脉环对SNP的舒张效应,而对照组无显著阻断作用,-logIC50的差值也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早期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的开放或表达显著增强,也证实了KATP通道开放增强。  相似文献   
73.
精氨酸加压素在内毒素热限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本文观察了家兔静脉注射不同剂量ET后中隔区,下丘脑组织及血浆中AVP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ET发热过程中,中隔区,下丘脑及血浆AVP含量均显著增多(P<0.01);ET发热达热限时,体温不再升高,中隔区与血浆AVP含量也不再增多,且中隔区及血浆AVP含量变化与体温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984,0.05<P<0.01;r=0.994,P<0.01);此时,下丘脑升高的AVP含量开始下降(P0。  相似文献   
74.
鱼腥草注射液抗内毒素性心肌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鱼腥草注射液抗内毒素诱导的心肌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取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n=6),内毒素组(ET组,n=6),鱼腥草注射液+内毒素组(HHI+ET组,n=6)和单纯鱼腥草注射液组(HHI组,n=6),在Langendorff装置上用Krebs-Henseleit(KH)液对大鼠离体心脏行主动脉逆灌。在相应时点以HR、LVSP、LVEDP、LVDP、+dp/dtmax、-dp/dtmax等6项参数为指标,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心肌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与ET组相比,HHI+ET组在相应时点,左心室压差与心率乘积(LVSP-LVEDP)×HR、LVDP、+dp/dtmax恢复百分率明显改善,对内毒素诱导的心肌SOD、SDH活性的降低和MDA、NO含量的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抗内毒素心肌损伤作用,通过降低心肌中NO的量,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提高心肌对内毒素性损伤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75.
造血干细胞的可塑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其发育阶段不同 ,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 ;而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潜能则较为局限 ,只能定向分化为特化细胞。但新近的研究表明 ,成体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与其所在组织不同的其他组织类型细胞 ,这种干细胞的可塑性被称为成体干细胞的横向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其中造血干细胞 (hematopoieticstemcells,HSC)作为人们认识最深入 ,其临床应用也最为广泛的一类成体干细胞 ,目前已成为成体干细胞可塑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索p15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的变化及其在各分型中的表达。 方法:用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3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石蜡标本p15基因甲基化;检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标本21例,用RT-PCR方法测定p15基因的表达。 结果:非何杰金淋巴瘤p15基因操纵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8.9%(10/53),高度恶性比低度恶性更易发生甲基化,其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 结论:p15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非何杰金淋巴瘤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与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通过观察比较LDL-ACM复合物和游离ACM对胃癌SGC-7901,NKM-45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的抑制效应,从而了解LDL作为抗癌药物靶向载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首先采用温育交换法制备LDL-ACM复合物,然后建立人胃癌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瘤重、肿瘤体积、白细胞计数、抑瘤率、生命延长率等指标观察LDL-ACM对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 LDL-ACM组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及游离ACM组,外周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尤其对SGC-7901瘤更为明显。结论: LDL-ACM复合物与游离ACM相比有更强的抑癌效应。LDL-ACM复合物有可能是通过LDL受体介导起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比较血清HBV DNA水平对一片段PCR法和两片段PCR法这两种不同方法的HBV全基因组克隆效率的影响,选择出合适的HBV全基因组克隆技术,供后续的HBV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方法:采集了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85份血清,分别用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及两片段PCR法扩增HBV全基因组,经双酶切鉴定后将PCR产物克隆入载体,进行HBV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85份血清的HBV DNA滴度。 结果: 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扩增成功需要的血清HBV DNA浓度高于两片段PCR法,两种方法扩增的效率比较为:一片段PCR法扩增的阳性率低于两片段PCR法(P<0.01)。一片段PCR法的保真性和灵敏度分析发现: 保真性:核苷酸的人为突变率为1.13 bp/kb;灵敏度:为102个初始模板。浓度大于103的重组质粒DNA80%可以成功扩增,浓度低于该值的扩增效率比较低。结论: 血清HBV DNA水平对两种扩增方法的阳性率有一定影响,滴度高低是选择合适PCR扩增方法的依据。HBV DNA滴度大于106copies/L的样本,可选用一片段PCR法的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技术,而对HBV DNA滴度小于106copies/L样本,则可选用两片段PCR法的全基因组扩增、克隆技术。本研究建立的一片段PCR法扩增HBV全基因组克隆的技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但还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急性肾衰竭(ARF)对胎肝Sca-1+细胞向肾组织细胞分化频率的影响。 方法: 用磁性细胞分选(MACS)和PCR技术分离、鉴定小鼠雄性胎肝Sca-1+细胞;将2×104的雄性胎肝Sca-1+细胞输注给致死量射线照射([60Co],8 Gy)的同系雌性小鼠体内;8周后,将受体小鼠随机分为A、B和C 3组(A组:单纯辐射;B组:ARF和C组:ARF-Sca-1+),用50%(V/V)的甘油(11.6 mL/kg)诱导B组和C组小鼠产生ARF;72 h后,将新制备的2×104的雄性胎肝Sca-1+细胞输注给C组小鼠。8周后处死全部实验小鼠,取肾脏固定制片;用Y染色体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显微观察、摄像并用专业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和数据处理。 结果: 在单纯辐射、ARF和ARF-Sca-1+ 3种模型小鼠的肾小管上皮、间质、肾小球和肾小球边缘等部位,均发现含Y染色体的细胞;在ARF和ARF-Sca-1+小鼠的肾组织切片中,分别发现成对和成环状排列的含Y染色体的细胞,有组成部分肾小管的趋势;胎肝Sca-1+细胞在单纯辐射、ARF和ARF-Sca-1+ 3种模型小鼠的肾组织切片中的分化频率分别为(1.65±0.18)%、(8.58±1.34)%和(18.13±1.91)%,后者与前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显示分化频率伴随肾组织的损伤和再生而增加。 结论: 急性肾组织损伤和自然再生的生理微环境有助于促进胎肝Sca-1+细胞向肾组织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甘氨酸受体在心脏保护中的作用及甘氨酸受体的性质。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氧/复氧(A/R)模型,并用甘氨酸受体阻断法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法, 测定各组培养心肌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钙离子浓度和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A/R组用甘氨酸处理后SOD活性、NO含量升高,MDA含量、[Ca2+i、细胞凋亡率降低,与A/R组比较显著差异。分别用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和消除细胞外氯离子处理后,甘氨酸的上述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与A/R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甘氨酸能抑制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的自由基生成、抑制钙超载,减轻心肌细胞的凋亡并增加细胞内SOD等保护蛋白和NO的合成而发挥细胞保护作用。甘氨酸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甘氨酸受体发挥作用的,甘氨酸受体的本质可能是甘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