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34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5篇
中国医学   124篇
肿瘤学   4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探索土震素B结构类似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 以强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土震素B为先导化合物 ,对天然产物酸枣仁皂苷元进行结构简化和改造 ,使其形成A/B环与土震素B一致的立体结构 ,并再引入土震素系列化合物中的芳基结构。用Elisa法测试了所合成的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结果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土震素B的类似物,其中化合物7c和15在10-4mol·L-1条件下分别显示出乙酰胆碱酯酶26%和32%的抑制活性。结论 初步探明了此类具有与土震素B的A/B环的立体化学一致的2-烯-1-酮A环结构以及含芳基酯基药效团的化合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2.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梗死灶周围去极化、炎症反应及神经元凋亡等。几乎对缺血级联反应的所有环节都已进行过神经保护药物的开发和试验。许多神经保护药物在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中证明有效,但临床试验效果却难以令人满意。本文就目前各类神经保护药治疗脑缺血的临床前期和临床试验的结果与进展作简要的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43.
包兆胜  李和权  邵传森  章辉  谢强敏 《中草药》2005,36(9):1356-1360
目的建立脾虚证哮喘小鼠模型,观察隐孔菌发酵物(CVFS)对脾虚证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及炎症的影响。方法以卵白蛋白(OVA)致敏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伤脾法建立脾虚证哮喘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的肺阻力(RL)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炎症细胞,观察肺组织和免疫器官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脾虚证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目,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炎性病理变化以及脾脏指数与单纯哮喘小鼠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CVFS能明显改善单纯哮喘小鼠和脾虚证哮喘小鼠由乙酰甲胆碱(MCH)诱导的气道高反应性,减少BALF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目,以及改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炎性病理变化,而对脾虚证哮喘小鼠作用更为明显。CVFS能明显增加脾虚证哮喘小鼠脾脏指数,而对单纯哮喘小鼠的脾脏指数无明显影响。结论OVA致敏 饮食不节 劳倦过度伤脾法可建立脾虚证哮喘小鼠模型;CVFS可明显改善脾虚症状,抑制脾虚证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和炎症反应,提示CVFS可用于临床脾虚证哮喘的治疗。  相似文献   
44.
毛茛科植物石龙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对毛茛科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和各种色谱法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运用多种波谱技术 (EI-MS ,1H-NMR ,13C-NMR ,DEPT谱 ,NOE差谱 )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 3,6-二酮 (stigmasta-4- ene 3,6 dione ,Ⅰ )、豆甾醇 (stigmasterol,Ⅱ )、6 羟基 7 甲氧基香豆素 (isoscopoletin ,Ⅲ )、七叶内酯二甲醚 (scoparone,Ⅳ )、原儿茶醛 (protocatechuicaldehyde ,Ⅴ )和原儿茶酸 (protocatechuicacid ,Ⅵ )。结论 :化合物Ⅰ ,Ⅲ ,Ⅳ ,Ⅴ ,Ⅵ为首次从毛茛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5.
先天性巨结肠与其同源病的RET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先天性巨结肠与巨结肠同源病RET基因突变及其突变的差异。方法 30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14例巨结肠同源病,10例正常对照。取外周血,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ET基因第13外显子;单链构象多态(SSCP)分析外显子突变,并通过测序明确突变的位点和类型。结果 30例散发性先天性巨结肠RET基因13外显子检测5例存在基因突变,共发现三种突变类型:有3例在碱基18888位点,胸苷酸残基T被鸟苷酸残基G置换,导致亮氨酸的静默突变;有1例在碱基18919位点,腺苷酸残基A被鸟苷酸残基G置换,导致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为错义突变;有1例在碱基18974位点,插入一个鸟苷酸残基G,导致框架移位突变。RET基因13外显子突变率为16.7%(5/30)。巨结肠同源病和正常对照组未见RET基因13外显子突变。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与RET基因突变有关,而巨结肠同源病未发现RET基因突变,提示这两种疾病具有分子遗传学差异。  相似文献   
46.
目的了解1.8 GHz移动电话射频电磁场(RF EMF)对大鼠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射频电磁场反应基因。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SD大鼠皮层和海马神经细胞至第13天,将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辐照组)和对照组(假辐照组)。实验组使用217 HZ调制的1.8 GHz射频电磁场,SAR为2 W/kg,间断辐照24 h(5 min开/10 min关);对照组置于同样的波导腔中,但不输入射频信号,进行假辐照。辐照后即刻抽提两组细胞的总RNA,然后用Rat Neurobiology U34 array基因芯片进行基因转录水平分析,找到可能的RF EMF反应候选基因。利用核糖核酸酶保护分析(RPA)法对功能相对明确、表达丰度和表达相对比值较高的变化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Rat Neurobiology U34 array 1 200个候选基因中,筛选出34个差异表达基因,从中确定上调基因微管结合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2,Map2)为候选基因,经RPA方法验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p2作为神经细胞特有的骨架蛋白,它的表达和功能的调控对于神经细胞维持正常细胞骨架和功能十分重要。1.8 GHz射频辐照可以引起大鼠神经细胞Map2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47.
医务人员工作中社会心理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工作上的付出-获得不平衡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付出-获得不平衡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the Effort-Reward Imbalance,ERI)量表测量,抑郁情绪调查采用美国流调中心的抑郁自评(Center of Epidemiology Survey Depression,CES-D)量表测量医务人员的抑郁症状.研究对象来自在浙江大学6个附属医院工作的1 179名医务人员.调查表包括ERI量表、CES-D量表和一些基本特征.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Mann-Whitney检验、Pearson χ^2检验或似然比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医务人员中工作上的付出-获得不平衡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48.12%(95% CI:45.08%~51.16%),护士抑郁症状的阳性率为52.40%(95%CI:47.87%~56.93%),较医生抑郁症状的阳性率[44.70%(95%CI:10.64%~48.7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7,P=0.014).工作高付出-低获得和超负荷是医务人员抑郁症状发生的相关因素(OR=1.859,95%CI:1.337~2.585;OR=2.207,95%CI:1.656~2.942).结论 医务人员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工作高付出-低获得、超负荷有关.  相似文献   
48.
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直肠肿瘤中血管生成素(ang iopo ietin,A ng)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结直肠腺癌、20例结直肠腺瘤、24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A ng-1和A ng-2的蛋白表达,以F-Ⅷ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并计数MVD。结果:A ng-1在正常组织(7.07±2.00)的表达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1.75±1.98)和腺癌(1.40±1.22),P<0.01;结直肠腺癌的A ng-2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腺瘤、正常组织(P<0.01)。A ng-2的表达与结直肠腺癌的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犯密切相关;在135例组织中,A ng-1表达与A ng-2表达(r=-0.338,P<0.01)、A ng-1表达与MVD(r=-0.388,P<0.01)、A ng-2表达与MVD(r=0.59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A ng-2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过度表达对血管新生起重要作用,可能是评估结直肠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49.
微囊藻毒素致毒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单环七肽毒素,主要由微囊藻产生。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微囊藻毒素能诱导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改变,并发现凋亡相关蛋白Bcl-2蛋白家族和P53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0.
XRCC1单核苷酸多态及单体型分布与乳腺癌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X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外显子C26304T、G27466A和G28152A三处最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以自然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84例乳腺癌患者组和以1:3成组频数匹配原则获得的252例对照组进行研究,XRCC1 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基因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方法。单体型分布采用EH linkage software 1.2分析软件进行预测和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组和对照组吸烟状况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曾经或现在吸烟个体比例7.1%明显高于对照组2.0%(P〈0.05),性别、年龄、饮酒状况及一二级亲属家族恶性肿瘤史等基本特征因素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多态基因型和多态等位基因分布在两组间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经上述因素校正后,XRCC1 SNPs与乳腺癌发病没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应用EH linkage software 1.2单体型分析软件显示,XRCC1 SNPs在各组内均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单体型组间分布同样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RCC1 C26304T、G27466A和G28152A SNPs与乳腺癌的风险没有相关关系,各SNPs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CGG、CGA、CAG和TGG是最常见的4类单体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