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15篇
  免费   984篇
  国内免费   1454篇
耳鼻咽喉   454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1128篇
口腔科学   265篇
临床医学   1939篇
内科学   2691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895篇
特种医学   8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68篇
综合类   2932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434篇
眼科学   370篇
药学   641篇
  6篇
中国医学   427篇
肿瘤学   67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772篇
  2020年   814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525篇
  2015年   668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183篇
  2012年   1530篇
  2011年   1641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620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272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2.
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挽救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复发后的临床表现、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再手术的意义及缺损组织的修复。方法 排除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仅收集治疗后复发并且有再手术意义的病例。应用乘积极限法估计生存率,Stata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运算。结果 1993~2002年共有25例患者符合要求。男19例,女6例,年龄13~66岁,平均46.1岁。所有患者均有至少1次手术或放射治疗史。末次治疗至复发的时间2周~46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80%的患者肿瘤复发出现于末次治疗后2年内。术后随访1~65个月。再手术中无死亡病例。5例健在无肿瘤复发;局部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经过1刀或手术治疗后2例健在、1例带瘤生存;死于局部复发13例,死于肺转移1例,死于无关疾病1例,失访2例。1年生存率62.5%,2年生存率43.7%,3年生存率29.1%,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次,中枢性尿崩症1例次,皮瓣部分坏死1例次。手术修补脑脊液漏l例。结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多发生于末次治疗后2年之内,主要症状是头痛及局部隆起。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与复发密切相关。合理、及时的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运用有效修复手段的再手术可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并发症主要是脑脊液漏,多数可通过保守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CD4^+CD25^+T调节细胞(Treg)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通过其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治疗前后的变化,了解抗TNF-α制剂治疗AS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纳入的10例AS患者均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治疗使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腹部皮下注射,50mg,每周1次×8周。健康志愿者10名,分别抽取外周血10ml,常规分离淋巴细胞惮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T细胞、CD4^+CD25^high T细胞数量、CTLA-4表达。结果治疗前A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CD4^+T为(24+9)%,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经rhTNFR—Fc治疗后的患者(P均〈0.05)。AS患者CD4^+CD25^high/CD4^+T淋巴细胞为(6±6)%,亦高于健康志愿者和经rhTNFR—Fc治疗后的AS患者(P均〈0.05)。AS患者CTLA-4为0.15±0.15,高于健康志愿者和治疗后AS患者(P均〈0.05)。结论 在AS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reg数量升高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CD4^+CD25^+Treg数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于抗TNF-α治疗前后病情的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近期及远期效果。方法139例TCCF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术后3个月开始通过再次入院、邮寄调查表或电话随访.其中再次入院完成及收回调查表共64例,电话随访62例,获随访126例(90.6%)。结果126例中26例术后行MRA检查,20例行颅脑CT检查,均未见异常;10例术后半年行DSA复查,未见复发。11例复发,经再次栓塞后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TCCF,术后复发率不高,临床随访即可。  相似文献   
3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样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样分化的诱导条件,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肝细胞培养液中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定向诱导。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性质。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HGF和EGF诱导7d后变为肝细胞样圆形;2周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分化后细胞表达肝细胞标志物CK18和白蛋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条件诱导下可以向肝细胞方向分化。有可能作为肝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36.
癫痫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999年1月~2006年4月在我院癫痫专病门诊就诊或长期随访的109例成年癫痫患者和7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神经认知心理测验,包括语义流畅性试验、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色词干扰测验和连线试验检查。结果癫痫患者组语义流畅性显著差于正常对照组,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癫痫组连线时间、Stroop试验反应时显著延长,Stroop试验错误数显著增加(P〈0.01)。颞叶癫痫患者数字广度低于额叶癫痫患者。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文化程度高、非颞叶癫痫对语义流畅性有保护作用:文化程度高、单一抗癫痫药物治疗、病程短、年龄大对数字广度有保护作用;病程短、文化程度高和颅内无病灶对数字符号有保护作用。结论癫痫患者在多项执行功能方面均存在损害.文化程度高的患者执行功能相对较好;颞叶癫痫患者语义流畅性差;病程、药物、年龄对数字广度有影响:病程、有无病灶对数字符号有影响。  相似文献   
37.
用同位素标记~(15)Ca法测定大鼠突触体内游离钙的浓度,探讨了腺苷对高钾、N-甲基-D-天冬氨酸(NMDA)谷氨酸(Glu)等刺激所致的Ca~(2 )内流增加的影响。结果发现腺苷在10nmol/L~0.1μmol/L范围内对高钾、NMDA、Glu等刺激所致的Ca~(2 )内流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1.68±7.68%、31.32±6.17%、37.52±2.29%。这可能是腺苷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38.
39.
甲襞微循环观测辅助诊断的初步研究胡金麟*田牛*刘凤英*宋欣*李向红*规范化的甲襞、球结膜、舌、口唇、牙龈、耳廓、皮肤、子宫颈、阴茎头微循环观测方法标志着我国临床微循环的研究与应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2]。临床微循环观测结果的数学公式表达,促进了...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国产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在不同溶液中光漂白反应动力学规律,加深对光漂白反应复杂反应过程的理解,并为HMME-PDT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数学建模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参数。 方法 根据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从理论上推导出在单纯溶液和复杂溶液(含可被光氧化的底物)中,单态氧介导的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通过对实验测定的漂白数据(不同时间点的HMME浓度)进行拟合,进一步验证理论推导出光漂白反应动力学方程。 结果 HMME在单一溶液体系(PBS、DMSO)中的光漂白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含底物的复杂体系(白蛋白缓冲液、细胞悬液)中符合2级反应动力学过程。 结论 HMME在不同溶液体系中的光漂白遵循不同的反应动力学规律。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原理进行光漂白等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数学模拟是可行的,并有利于对复杂光化学反应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